林仲秋抱着那捆竹简蹲在藏经阁角落,指尖划过斑驳的刻痕,嘴里念念有词:“‘金生水者,精化为气也’——这不就是物质形态转化吗?金属遇冷凝结为水,搁第一世界叫物理变化。”
她突然拍了下大腿,“难怪单灵根修炼快,他们是单线操作,咱这杂灵根是多线程运行,得搞个‘五行操作系统’!”
白胡子管事端着茶碗路过,闻言差点呛着:“小姑娘胡言乱语什么呢?五行相生是基础常识,可没人能让五灵根同时转起来。”
“那是他们没学过能量守恒。”林仲秋头也不抬,从兜里摸出个小本本——这是她在第二世界当记者时记采访提纲的本子,现在用来画灵力循环流程图,“您看,金灵根输出的灵力转化成水灵根的动力,水灵根的尾流给木灵根当燃料,这不就闭环了?”
她画的图像个齿轮组,五个小齿轮咬着一个大齿轮,旁边还标着“效率提升30%”。
管事凑过来看了半晌,捋着胡子沉吟:“有点意思……老夫年轻时也试过,总在木生火那步卡壳,灵力乱窜差点爆体。”
“那是没加‘缓冲装置’。”林仲秋笔锋一转,在木火衔接处画了个螺旋状的圈,“就像第一世界的变压器,电压不稳得加个稳压器。您试试在丹田存一股土灵根当‘蓄电池’,木生火时 excess(多余)的灵力就存进去,缺的时候再放出来。”她顺嘴飙了句第二世界学的外语,又赶紧改口,“就是……余电回收利用。”
管事眼睛一亮,丢下茶碗就往阁外跑:“老夫这就去试试!成了回来谢你!”
林仲秋看着他的背影笑出声,转头继续破译竹简。
本质透视镜突然在“火生土”那句闪了红光,她凑近一看,发现竹简背面还有层极浅的刻痕,用指甲刮了刮,露出一行小字:“火炼其形,土藏其神,形神相生,方得始终。”
“形神相生?”她摸着下巴,突然想起第三世界处理儿童创伤时用的“身心联动疗法”,“难道灵力运转也得兼顾身体和精神?”她试着按这句话调整呼吸,果然,刚才运转到火灵根时总觉得烦躁,这会儿沉下心神,火灵力竟温顺了不少。
傍晚整理典籍时,李媚带着两个内门弟子来了,趾高气扬地说:“长老让你把《五行轮转诀》交出来,那是内门秘法,不是你这外门废物能碰的。”
林仲秋把竹简往怀里一揣,笑眯眯地掏出个小铜镜——这是她用第一世界的反光原理做的简易法器,对着阳光一照,光柱直刺李媚眼睛:“内门秘法?标注‘外门参阅’的牌子还挂着呢,要不要我请管事来评评理?”
那两个内门弟子被晃得睁不开眼,李媚捂着眼睛骂:“你耍诈!”
“彼此彼此。”林仲秋收起铜镜,指了指她身后的弟子,“这两位师兄也是来抢功法的?正好,我刚破译了‘金生水’的新解法,用齿轮传动比算出来的,效率翻倍哦。”
那俩弟子眼睛瞬间亮了:“真的?能讲讲吗?”
“想听啊?”林仲秋挑眉,“那得看你们是听长老的,还是听真理的。”她晃了晃手里的竹简,“这功法缺了后半部,我正琢磨着用杠杆原理补全呢。”
李媚气得跳脚,那俩弟子却拉着林仲秋问:“杠杆原理?是用灵力当支点吗?”
林仲秋顺势往旁边的石阶上一坐,开始给他们画受力分析图:“看见没?以丹田为支点,金灵根的力臂长,水灵根的阻力臂短,按这个公式算……”
李媚看着自己带来的人被拐跑,差点气背过去,跺着脚走了。林仲秋等她走远了,冲那俩弟子眨眨眼:“谢啦,回头教你们完整的。”
那俩弟子嘿嘿笑:“秋姐牛啊!比长老讲的好懂多了,还带这什么公式的!”
林仲秋想把《五行轮转诀》的前两式炼成丹药辅助修炼,可炼丹房的丹炉都是按单灵根设计的,五灵根的灵力一灌进去就炸炉。
她盯着那口黑黢黢的炉子看了半天,突然想起第一世界的分液漏斗。
“得改造改造。”她翻出藏经阁找的《五金锻造术》,又从后山捡了堆废铜烂铁,在炼丹房角落支起个“临时工作台”。
白胡子管事不知啥时候凑过来的,抱着胳膊看她把丹炉底座钻了五个孔,分别焊上铜管。
“你这是要给丹炉装‘分流阀’?”管事惊得茶都洒了。
“差不多。”林仲秋给铜管装上活塞,“金灵根走这个细管,水灵根走带螺旋纹的,增加接触面积,就像冷凝管……”她边说边拧动活塞,“需要哪种灵力就开哪个阀,想混合就调流量,再也不用担心打架了。”
正忙得热火朝天,李媚带着执法堂的人来了:“林仲秋!私改丹炉是重罪!你可知这丹炉是宗门传下来的宝贝?”
林仲秋手里的扳手都没停:“传家宝?那正好,让它与时俱进一下。”她往改造好的炉子里丢了把青灵草,拧开金、水两个阀门,只见两股灵力顺着铜管进去,炉顶竟飘出淡蓝色的烟,闻着还挺香。
“你看,不炸了。”林仲秋舀出一勺翠绿色的药液,晶莹剔透,“普通丹炉炼青灵草得三个时辰,我这改造版,一刻钟搞定,纯度还高。”
执法堂的人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忍不住问:“秋姐,你这分流阀能给我那口炉也装一个不?我木灵根,总被火灵根的师兄弟借炉子,每次都得清半天灵力。”
“没问题啊,材料自带,手工费随便给点灵草就行。”林仲秋笑得像个奸商,“批量改装打八折。”
李媚气得脸都绿了:“执法堂!你们还愣着干什么?把她抓起来!”
执法堂的领头咳嗽一声:“李师姐,宗门规矩没说不能改丹炉啊……再说,这改造看着确实有用。”他偷偷给林仲秋竖了个大拇指,“我们还等着秋姐帮忙改炉子呢。”
李媚差点当场气哭,跺着脚跑去找长老告状。
林仲秋耸耸肩,继续给围观的弟子们讲“灵力分流公式”:“记住啊,流速和管道直径的平方成正比,想炼出高阶丹药,得算准这个比例……”
入秋时节,后山突然爆发妖兽潮,比往年早了半个月。外门弟子慌成一团,李媚趁机在长老面前说林仲秋坏话,说她私采药草惊动了妖兽巢穴。
“慌什么?”林仲秋站在了望塔上,拿着自制的望远镜(镜片是用紫金藤的汁液泡过的水晶片)观察,“妖兽潮分三波,第一波是低阶的疾风兔,速度快但攻击力弱;第二波是铁甲猪,皮厚血多;第三波才是棘手的三眼狼,数量不多但有智慧。”
她在地上画了张地形图,用石子代表妖兽:“东边是峡谷,适合设陷阱;西边是斜坡,铁甲猪上去得打滑;北边小树林,正好用藤蔓做绊马索。”
她转头对围观的弟子说,“炼气三层以上的跟我守东边,用符文弩;炼气一层二层的去西边,把滚石堆备好;剩下的去北边,砍藤蔓!”
有弟子犹豫:“可……可我们没学过布阵啊。”
“不用布阵,用物理。”林仲秋掏出个弹弓(用紫金藤做的,弹性十足),“疾风兔怕响声,把爆竹绑在弩箭上,射中了就炸,能吓退一片。铁甲猪体重超标,斜坡上撒点滑石粉,它们自己就滚下去了。”
白胡子管事扛着把大弓走来:“小姑娘这法子靠谱!老夫年轻时跟妖兽打架,靠的就是土办法。”他递给林仲秋一张兽皮地图,“这是老巢位置,你说的三波妖兽,确实对应着巢穴的三个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