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昨夜与杨辉、萧远等人小聚,畅谈至凌晨两点才睡,但长久以来养成的生物钟还是让黄政在清晨七点准时醒来。
短暂的睡眠并未让他感到多少疲惫,反而因为解决了父母手术的大事,心头一块巨石落地,精神带着一种卸下重负后的清明。
洗漱完毕下楼,杜玲和杜珑已经坐在餐桌旁。
夏铁准备的早餐很简单却营养:熬得浓稠的小米粥,几样清爽的小菜,还有街上买来的新鲜包子和豆浆。
“老公,早!”杜玲笑着打招呼,眼神里满是关切,“昨晚睡那么晚,怎么不多睡会儿?”
“习惯了,到点就醒。”黄政拉开椅子坐下,看向安静喝粥的杜珑,“我爸妈那边昨天的情况怎么样?”
杜珑放下勺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动作优雅:“医生说恢复得很好,指标一切正常。说再观察两天,稳定的话就可以考虑出院休养了。”
黄政心下稍安,点了点头:“那就好。辛苦你们了。”
杜玲摆摆手:“跟我们客气什么。快吃吧,吃完我们一起去医院。”
匆匆吃完早餐,黄政便陪着杜玲杜珑赶往医院。
病房里,父母的气色果然比昨天又好了不少,已经能在床上稍微活动一下手脚,也能说更多话了。
黄政陪着二老聊了会儿家常,说了些宽慰的话,看着父母脸上欣慰的笑容,他心中充满了暖意。
但想到省政府那边的工作,他不敢久留,见父母有些倦意,便嘱咐杜玲杜珑多加照顾,自己驱车赶往单位。
进入省政府大楼,那股熟悉的、略带肃穆的气氛扑面而来。
黄政深吸一口气,将家庭生活的温情暂搁一旁,迅速切换到了工作状态。
他提前了二十分钟到达四楼省长办公室区域。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保洁阿姨做完卫生后离开的轻微脚步声。
黄政打开办公室的门,窗明几净,显然是早上已经有人打扫过。
他先是进入里间郑省长的办公室,检查了一下办公桌的整洁,将可能需要批阅的文件分门别类放在顺手的位置,调整好窗帘的角度,让清晨柔和的阳光能恰好洒在办公桌上,又不至于刺眼。
接着,他回到自己的外间办公室,动作麻利地烧上热水,整理好今天可能需要呈报的文件摘要,将郑省长今天的日程安排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疏漏。
一切准备就绪,他这才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拿起一份内参资料翻阅,静候省长的到来。
就在黄政如同精密仪器般进入工作节奏的同时,三楼,新上任的常务副省长麦燕的办公室,也迎来了它的主人。
麦燕比规定的上班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到达。
她今天换了一身深灰色的职业套裙,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显得干练而利落,眼神锐利,完全看不出昨夜曾主持过一场接待宴请。
她刚在办公桌后坐下没多久,门外就传来了恭敬的敲门声。
“请进。”
进来的是省政府秘书长伍子田。他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手里拿着三份装订整齐的档案。
“麦省长,您早。”伍子田微微躬身,将档案轻轻放在麦燕的办公桌上,“按照您的指示,这是我初步筛选的三位秘书人选资料。他们都是我们省政府办公厅里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政治可靠,业务能力也各有侧重,请您先过目。”
麦燕抬起眼皮,目光在伍子田脸上停留了一瞬,又扫了一眼那三份档案,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随手将档案往旁边推了推,并没有立刻翻看的意思。
她端起刚刚泡好的热茶,轻轻吹了吹气,呷了一口,才不紧不慢地开口:“伍秘书长,费心了。资料先放这儿吧。”
伍子田脸上的笑容不变,应道:“好的,麦省长。您有什么具体要求,随时指示。”
“对了,”麦燕放下茶杯,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等下郑省长来了,通知我一声,我上去坐会儿,拜拜码头嘛。”
按照惯例,省长办公室在四楼,副省长办公室在三楼,麦燕初来乍到,主动去拜访一把手郑家权,是必要的礼节。
伍子田立刻点头:“好的,麦省长,郑省长一到,我马上通知您。”
伍子田离开后,麦燕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目光掠过那三份纹丝未动的档案,投向窗外。她慢慢地品着茶,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似乎只是在等待。
那三份由秘书长亲自挑选的秘书人选资料,仿佛成了无关紧要的摆设。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桌上的内部电话响了起来。
麦燕接起,是伍子田的声音:“麦省长,郑省长已经到办公室了。”
“好,我这就上去。”麦燕放下电话,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便径直向外走去。
伍子田已经等在办公室门口,准备陪同引路。两人一前一后上了四楼,来到省长办公室外间。
伍子田上前一步,轻轻敲了敲敞开的门,对正伏案工作的黄政说道:“黄秘书,麦省长来了。”
黄政闻声立刻站起身,动作迅速却不显慌乱。他看到伍子田身后的麦燕,脸上露出标准的、带着敬意的笑容:“麦省长,早上好!省长在里间,我带您进去。”
他的举止无可挑剔,完全符合一个省长秘书面对常务副省长应有的礼节。
然而,麦燕却摆了摆手,对伍子田说道:“伍秘书长,你先去忙吧,我这里不用陪了。”
伍子田微微一愣,但立刻反应过来,脸上笑容不变:“好的,麦省长,那我先下去了。”说完,便转身离开,脚步沉稳,心里却难免泛起一丝嘀咕。
待伍子田走远,麦燕的目光才重新落到黄政身上,那锐利的眼神里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她嘴角微勾,带着点戏谑的语气低声道:“黄政,怎么,这才几个月不见,连老师都不叫了?”
黄政猝不及防,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连忙压低声音解释:“麦老师,看您说的……这不是在单位嘛,情况特殊,该讲的规矩还得讲。”
麦燕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向前走了两步,距离黄政更近了些,声音也放得更低,确保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
“你在这边的情况,我或多或少都关注着。表现不错,没给我丢脸。听说还干了几件挺漂亮的大事,很好,沉得住气,也有魄力。”
这番近似长辈对晚辈的嘉许,让黄政心里微微一暖,但也更加警惕,不知道这位心思深沉的老师接下来要说什么。
果然,麦燕话锋一转,直接切入主题:“黄政,我对这边的人不熟,伍秘书长推荐的人,我信不过,也懒得花时间去甄别。上来主要就是为这事,你帮我物色一个秘书。”
她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能力经验差一点没关系,可以慢慢学,不是还有你在一旁帮衬着教吗?”
黄政这下是真的愣住了,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
让一个省长的秘书,去给常务副省长推荐秘书人选?这于规于矩,都显得有些……不合常理。他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老师,这……这也能行?”
麦燕瞥了他一眼,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有什么不行的?我说行就行。你好好想想,尽快给我个人选。”
她说完,不再给黄政反驳或询问的机会,径直走向里间省长办公室的门,轻轻敲了敲,得到允许后便推门走了进去。
黄政站在原地,看着那扇关上的门,半晌没回过神来。脑子里反复回荡着麦燕刚才的话。
“让我帮她选秘书?”黄政喃喃自语,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这位老师也太大胆,太……信任我了吧?”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陆续驶入的车辆,心绪难平。
按理说,常务副省长的秘书人选,由秘书长伍子田推荐安排,是再正常不过的组织程序。
就算麦省长新来,对伍子田不信任,也可以从原来工作的部委带人过来,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考察,怎么也不该轮到他这个省长秘书来插手。
“可她偏偏就这么做了……”黄政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头疼。
这不仅仅是一个推荐人选的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考验。
人选推荐得好,自然能在麦燕这里加分,进一步巩固这层师生关系;可万一推荐的人出了什么问题,那责任可就大了,连带他也会受到影响。
(“首先,得是女的。”黄政开始在心里罗列条件,这是麦燕虽然没有明说,但大概率会有的要求,女性秘书在工作和生活上照顾女领导更为方便。
“年轻,有活力,长相要端正,不能太扎眼但也不能太普通,学历至少要拿得出手,综合素质要高,关键是……忠诚可靠。”
他顿了顿,补充了最后一点,“最好性格活泼开朗些,能调节气氛,麦老师那个人,虽然表面严肃,但应该也不喜欢身边跟着个闷葫芦。”)
条件一条条清晰起来,但符合条件的人选在哪里?黄政在脑海里快速过滤着自己认识的人。
省政府办公厅里年轻的女干部他认识一些,但大多只是点头之交,知其面不知其心,忠诚度根本无法保证。
这秘书岗位,某种程度上就是领导最贴身的身边人,能力可以培养,但忠诚和可靠必须是第一位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里间办公室的门内,麦燕与郑省长的谈话声隐约可闻,但听不真切。
黄政知道,必须在麦燕出来之前,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他感到有些焦躁,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目光无意间扫过桌面上的一份文件,上面有秘书一处经办人的签名。
一个名字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他的脑海——夏珍连!
夏铁的妹妹,那个他当初看在夏林、夏铁的情分上,又考察过其品性和能力后,才想办法安排进省政府秘书一处的年轻女孩!
“对啊!怎么把她给忘了!”黄政眼前一亮,立刻在脑海里快速评估起来:
夏珍连,女性,年轻,名牌大学毕业,学历过关。长相清秀可人,性格开朗大方,甚至有点古灵精怪,符合“活泼”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背景干净,社会关系简单,哥哥夏铁是自己的绝对心腹,忠诚度有天然的保障!
而且她在秘书一处也工作了一段时间,对基本的文书、接待流程应该有所了解,不算完全的门外汉。
虽然经验可能不如那些老资格的秘书,但正如麦老师所说,“不会没关系,不是还有你教吗?”
越想越觉得合适。夏珍连或许不是能力最强的,但绝对是目前情况下,他能找到的、在忠诚度和可控性上最有保障的人选!
就在这时,里间办公室的门“咔哒”一声轻响,被从里面拉开。麦燕和郑家权省长谈笑着走了出来,看样子交谈甚欢。
郑家权看到黄政,随口吩咐了一句:“黄政,送送麦省长。”
“好的,省长。”黄政连忙应道。
麦燕走到外间,目光再次落到黄政身上,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里的询问意味很明显。
黄政深吸一口气,迎着她的目光,用清晰而肯定的语气,低声说道:
“麦老师,人选我初步想到了一个。秘书一处的夏珍连,您看是否可以考察一下?”
麦燕脚步微微一顿,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深深地看了黄政一眼,随即点了点头:
“好,我知道了。你把她的基本情况,简单整理一份给我。”说完,她便不再停留,径直向外走去。
黄政将她送到电梯口,看着电梯门缓缓关上,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推荐夏珍连,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
接下来,就要看麦老师是否认可,以及夏珍连自己能否抓住这个机会了。
他转身往回走,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该如何尽快找夏珍连谈一次,又如何向麦燕提交这份“简单”却不“简单”的情况说明。
新的博弈,似乎从他踏出这推荐的第一步,就已经悄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