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已经行动,赵瑞不能脱离军队时间过长,温大雅也劝说赵瑞早日行进,毕竟若是赵瑞不走,自己就死了,到时候赵瑞留不是走不是,更有甚者,古人用兵还有些迷信,大军征伐,大臣却死了,不是个好兆头。
赵瑞离开洛阳了,温大雅去世,那就无关紧要了。在这种氛围下,赵瑞只好忍痛辞别,带着房玄龄等人离开,京中早已安排好李大亮任洛阳留守,武士彟任洛阳别驾,可以随时接替,独孤怀恩进京任黄门侍郎。
赵瑞等人自洛阳离开到太原时,杨师道和苏定方前来迎接,杨师道还好些,苏定方跟在赵瑞身边,多次想要开口,跟随赵瑞行动,
“别乱转了,这次东征不带你了,此次东征的战略目标是在辽水边打下一座城市,作为桥头堡,能永久驻兵,为以后的覆灭高句丽做准备,我们还没打算一战功成,以后的战争还有的打,不要着急。”
苏定方嘿嘿笑着,他心里很清楚这次是去不了了,不过是故意在赵瑞跟前做做样子而已,希望赵瑞能记得他,下次行军别忘了自己。见自己目的达到,苏定方不再纠缠,给左屯卫做好粮食准备。
杨师道知道自己不会跟随,不过作为太原留守现在是他能达到的顶点了,自己哥哥杨恭仁可是宰相之一,堂堂中书令,自己目前再调回中枢的可能性也低,只要自己做好太原留守,等到哥哥退了,回到中枢做为宰相之一是非常有可能的,从赵瑞目前安排来看,事情也是这样安排的。
杨师道规规矩矩处理政务,将一些重点事项一一说明,尤其是防备突厥方面,别看现在阿史那思摩被赵瑞收服,但是突厥一向是服从、反叛、服从这么一个反复的过程,只要中原王朝露出一点疲态,他们就会像狼一样龇着獠牙扑上来,将你吃个干净。
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过了,所以尽管阿史那思摩很温顺,对赵瑞已经不能用恭敬来形容了,赵瑞下马的时候,他堂堂突厥可汗当着所有突厥人的面,都能扑过来当垫脚石,毫无底线可言。
可是中原王朝的官员包括赵瑞在内,对突厥还是防范的严密的很。杨师道知道朝里大臣们的心思,更知道赵瑞的心思,所以,太原和忻州的防御,针对突厥的突然袭击从来没有放松过。
房玄龄对于杨师道的工作大为赞赏,尤其是杨师道拒绝阿史那思摩将箫后等人送回中原的提议。杨师道做为观王后人,和前隋杨家那是一个家族的,杨广的孙子杨政道也在突厥,要是箫后回归,杨政道肯定也会一道回来,尽管这个杨政道和杨昭容是姐弟,但做为杨家人,杨师道还是拒绝了。
当然这事最后如果杨昭容求赵瑞,将他们接过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杨师道是不能让身具杨广血脉的人回来的。哪怕是在朝中商议此事,他和杨恭仁都要提出反对。这是立场问题。
赵瑞其实现在也没有想好是否让箫后等人回归,杨昭容也没有提出此事,事情就僵持在这里了。按照赵瑞的想法,回不回来无所谓,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在定襄,距离太原已经不远了。
箫后等人现在也不是像突厥那样逐水草而居,而是定居下来了。这样就能抵挡住冬季的暴风雪,人不至于太受苦,当然,无论怎么样,和当年的锦衣玉食是没法比了。
赵瑞想了想,觉得这个事情还是需要和杨秀聊一下再说,毕竟这些人都是他的亲眷。
“此事不急,等大军回京,我会询问杨昭容的意见后定夺。”
这要是其他帝王恐怕直接决定了,根本无需商量,赵瑞来自后世,总觉得夫妻之间涉及家人的都要商量着来。
赵瑞在太原也没有耽误太多时间,仅仅停留了三四天便再次出发,等到了幽州,此时幽州城粮草充足,早先聚集在此的粮草为大军提供物资保障。
张公谨和薛万彻的大军已经出发去了营州,依旧在为大军打前站,赵瑞的大军在幽州休整,同时等待周绍范的水军,周绍范在接到北上的军令后,和李大江两人开心坏了,两人将船只装满了物资,尤其是粮食,几乎将船舱装满,临近水位线才停下来。
去年两人占领卑沙城,抢夺了高句丽的黄金,那是居功至伟。整个水军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朝廷不但发了犒赏,还允许他们空船的时候可以带货,这一下可不得了,原本不受待见的水军立马成了香饽饽。
这时候长途运输的损耗太大了,要是使用骡马,货物不能是易损耗的,不然一路上的损耗就会让众多商家不敢乱跑。行船就方便多了,一些类似瓷器之类的,大大降低了沿途的损失,很多商家将水军快要供起来了。
最后大家发现,朝廷给的赏赐还没有来回做趟生意,帮忙运输挣得多。水军有了这个优势,早已经完成自给自足,不用朝廷发饷了,相反水军还能缴纳一批财物给皇室。
两人收到赵瑞的诏令,沿海岸线一路北上,在塘沽登岸,一些运送物资的船继续北上营州,将粮草放在营州。
周绍范和李大江两人赶往幽州见驾,赵瑞将他们调来就是预防李世民从新罗派遣水军趁虚攻击山东等地,要是李世民等人学着突厥登录劫掠,那到时候大明政权内部肯定产生巨大动乱,历史你趁机返攻大陆。
两人从陆路快马加鞭赶到幽州,此时赵瑞已经准备好继续北上了,看见他们到来。
“海上风浪大,变幻莫测,尤其是这个季节,我还担心你们到不了幽州,只能到营州等你们,这次叫你们来就是一件事,封锁住海峡,无论是高句丽还是新罗,我要他们片帆不得下海,你们在大海上随机应变,只要是敌国船只,容许你们自行决定攻伐。”
这个权利就相对较大了,两人可以决定是否攻伐,什么时间地点进攻。给了他们很大自主权。
这其实是赵瑞一贯作风,大的计划和任务目标一旦确定,至于具体细节可以由带队将领自由发挥。尽量减少对他们临阵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