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翟添坐在分配给自己的工作站前,屏幕幽光映照着他毫无波澜的脸。
江季黎和沈鸿审核通过的加密通讯框架已经发送出去,内容简洁而克制,强调了“玄武”在应对地脉危机和新型威胁(隐晦指向金属侵染)方面取得的技术进展,以及对“稳定合作”的开放态度,并询问对方的身份与意图。
等待回应的间隙,他调出了基地部分非核心区域的架构图——这是他被允许接触的,作为技术合作的一部分。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稳定,如同精密钟表。
代号“烛龙”……这个称谓唤醒了一些尘封的记忆,关于权力,关于掌控,也关于背叛与决断。
旧部的联络在他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他在“熔炉”经营多年,留下的不仅是敌人,也有盘根错节的利益关联和……几个或许还残存着些许愚忠或投机心思的棋子。
他们是谁?目的是什么?是真的走投无路来投靠,还是“熔炉”高层布下的又一重试探与陷阱?
何翟添的大脑飞速运转,将所有可能性逐一列举、分析、权衡。
他必须谨慎,每一步都如同在悬崖边行走。
江季黎的信任脆弱如纸,任何一丝可疑的动向都可能让他失去这来之不易的、能够继续推进自己目标的平台。
数小时后,加密频道传来了回复。
信号经过多次跳转,来源模糊。
“‘烛龙’大人,”对方的称呼依旧恭敬,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获悉您安好,吾等倍感欣慰。当前‘熔炉’内部因‘破城锤’损毁及灰烬城异动,决策层陷入分歧。激进派主张不计代价强攻‘玄武’,夺取地脉控制权;保守派则认为应暂避锋芒,优先破解灰烬城信号,获取‘方舟’遗产。两派争执不下,资源调配混乱,前沿部队已现颓势。”
信息很关键,印证了江季黎之前的猜测,也揭示了“熔炉”并非铁板一块。
“吾等隶属原第三技术支援小队,队长‘黑隼’,”对方继续传来信息,“现被划归激进派序列,奉命执行高风险侦察任务,实则近乎送死。吾等不愿毫无价值湮灭于此。‘烛龙’大人若需‘熔炉’内部情报、前沿布防细节,乃至……特定人员的动向,吾等愿效犬马之劳。只求一条生路,或至少……一个值得战斗的目标。”
“黑隼”……何翟添记得这个人,一个能力不错但出身低微、在派系倾轧中难以出头的中层军官。
他的说辞听起来合理,绝望中寻求昔日领袖的庇护,并提供有价值的投名状。
但何翟添不会轻易相信。他需要验证,也需要掌控。
他回复,语气通过文字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冷静:“证明你们的诚意和价值。提供西北方向,第七、第九扇形区,‘熔炉’侦查单位的实时活动规律及能量特征签名。另,查询数据库,关于‘纳米同化’项目,所有非公开研究记录及后续处理报告,加密传输。”
他索要的是极具操作性的战术情报和一项他本人也未曾完全接触的禁忌技术资料。
前者可以立刻验证真伪,并用于基地防御;后者则能更深层试探对方的权限和诚意,同时也确实对目前应对金属侵染威胁有潜在价值。
信息发出后,便是等待。
何翟添关闭了通讯界面,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他转而开始协助沈鸿团队,对复合干扰模式的能量核心进行稳定性优化,态度专注,贡献卓着,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
与此同时,在基地另一端的医疗中心,林默在苏婉清的强制要求下,尝试进行一些温和的精神力恢复训练。
他闭目凝神,不再试图深入浩瀚的地脉网络,而是仅仅感知自身周围微小的能量流动——空气的扰动,仪器运行的微弱电磁场,甚至是他自身生物电的细微变化。
头痛依旧存在,但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在这种极致的静默与细微的感知中,他恍惚间捕捉到一丝异样。
并非来自地脉,也非来自任何已知的能量源,而是源自……他自身精神图景的深处。
那是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坚韧的“连接感”,仿佛有一根无形的丝线,从他意识的核心,延伸向某个极其遥远、无法定位的方向。
这根“丝线”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概念性的锚定,带着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气息。
熟悉,是因为其上萦绕着一丝与利维坦同源的、古老的混沌意味。
陌生,是因为这丝线本身透出的,是一种更加冰冷、更加……秩序的感觉。
是“谐波锁”崩解时留下的烙印?还是与“信息流”对抗时被反向标记?亦或是……他体内那混沌与秩序力量在极度透支后,产生的某种未知变化?
林默无法确定。
这根“丝线”太微弱了,时断时续,难以捉摸。
但他本能地觉得,这很重要,或许关系到他未来能力的走向,甚至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他暂时将这个发现压在心底,没有告诉任何人。
在彻底弄清楚之前,他需要更多的观察和恢复。
……
几个小时后,何翟添收到了“黑隼”的回复。
第七、第九扇形区的侦查单位活动规律、常用的能量伪装被详细列出,甚至标注了几个临时设置的微型感应器位置。
数据详实,逻辑清晰,初步判断可信度较高。
而关于“纳米同化”项目的资料,传输过来的却是一个残缺的、带有明显暴力破解痕迹的数据包。
附言解释道:“此项目权限极高,核心数据无法直接调取。此为我们能获取的最大片段,涉及部分早期抑制实验记录和……项目最初灵感来源的模糊提及,似乎与某个已失落的‘方舟’前哨站有关。”
何翟添快速浏览着残缺的数据,目光在其中一段关于“灵感来源”的模糊描述上停留了片刻,那里提到了一个代号——“织网者”。
他将情报和资料整理好,连同通讯记录一起,提交给了江季黎和沈鸿。
“情报初步核实有效,已转发防御部门。”江季黎看完后,看向何翟添,“关于‘纳米同化’和‘织网者’,你怎么看?”
何翟添沉吟片刻,回答道:“‘织网者’在‘熔炉’档案中是比‘方舟’更古老的禁忌代号,传闻与初代管理者构建全球网络时使用的某种……底层架构智能有关。如果‘纳米同化’技术真的源自于此,那么‘净化协议’掌握并优化了它就毫不奇怪了。这或许意味着,‘灰烬城’的信号源,与‘织网者’存在关联。”
线索如同散落的拼图,正在一点点汇聚,指向更深的黑暗与更古老的秘密。
江季黎眼神锐利:“继续与‘黑隼’保持联络,进一步榨取情报,但务必确保信息安全。重点查明‘熔炉’对灰烬城的真实意图和已掌握的信息。另外,‘织网者’这个代号,列入最高优先级调查项。”
“明白。”何翟添点头,转身离去。
指挥中心内,江季黎、沈鸿和刚刚能下床行走、脸色依旧苍白的林默对视一眼。
“山雨欲来。”沈鸿轻声道。
“熔炉”的内部分歧、神秘的“织网者”、虎视眈眈的“信息流”、以及那片散发着不祥信号的灰烬城……所有的线索和矛盾,似乎都即将在那个死亡废墟交汇、爆发。
“玄武”基地,必须在这场风暴来临前,获得足够的力量,或者……找到那条唯一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