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在温家的书房里,洒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混合着微苦的药味。
温如玉坐在书案后,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却比前几日好了许多。
她正在看一份礼单。
一份,由凤阳王府送来的,拟定的聘礼礼单。
礼单很长,用上好的宣纸书写,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足以让任何一个世家大族为之侧目。
黄金万两,东海明珠百颗,上等绸缎千匹,良田千亩,京城旺铺十间……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珍稀的古玩字画,名贵药材,其价值,几乎相当于温家数年的全部收入。
这份聘礼,不可谓不重。
重到,不像是在娶两个侧君,倒像是在迎娶一位身份尊贵的正君。
温星羽站在一旁,看着那份长长的礼单,脸色复杂。
“母亲,”她低声道,“凤阳王这是……在安抚我们,也是在向整个京城宣告,她对兄长们的‘重视’。”
温如玉的指尖,轻轻划过礼单上“千年龙血芝”那几个字,眼神黯了黯。
是啊,重视。
用绝对的强权,将人逼到绝境,再用泼天的富贵,来粉饰太平。
这就是帝王心术。
“事已至此,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温如玉摇了摇头,将礼单放到一旁,“婚期,定下了吗?”
“定下了。”温星羽的声音,有些艰涩,“下月初八。礼部和王府的人,已经在着手准备了。”
下月初八,距今,不过半月。
一切都进行得如此之快,快到让人没有丝毫喘息和反悔的余地。
温如玉闭上眼,靠在椅背上,眉宇间,是化不开的疲惫。
“母亲,您别太难过了。”
温星羽看着母亲瞬间苍老的容颜,心中一痛,上前为她轻轻按揉着肩膀,“兄长他们……在王府,一切都好。”
“好?”温如玉自嘲地笑了笑,“寄人篱下,身不由己,如何能好?”
“不一样的。”温星羽连忙道。
“女儿昨日去王府探望过。王爷将听竹苑整个都划给了兄长们居住,里面的陈设用度,皆是顶尖。”
“伺候的下人,也都是精挑细选的。最重要的是……女儿看大兄的脸色,比在家时,红润了许多。”
温如玉闻言,猛地睁开了眼。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温星羽肯定地点头。
“女儿还特意问了王府的管事,说是王爷每日,都命人将王府药库里最好的温补药材,流水似的,往听竹苑送。”
“大兄他……似乎已经开始接受王爷的‘龙气’滋养了。”
温如玉的身体,微微一颤。
龙气滋养……
这四个字,像一根针,刺在她的心上。
那是她儿子活命的希望,也是她儿子屈辱的根源。
她的心中,五味杂陈,有欣慰,有酸楚,更多的,是无力。
“知许……他……可有说什么?”
“大兄他……”温星羽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他看起来,很平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里看书。”
“只是,女儿觉得,他看书时,不再像以前那般,是为了寻找出路,而更像是……单纯地,在打发时间。”
温如玉的心,又是一痛。
她知道,这是她那个孤傲的儿子,在彻底放弃了挣扎之后,一种认命的姿态。
“那知意呢?”
提到温知意,温星羽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二兄他,倒是如鱼得水。女儿去的时候,他正带着王府的厨子,研究什么‘黄金炒饭’。”
“说是王爷赏赐了一种名为‘金穗草’的神奇稻米,做出来的米饭,粒粒金黄,香气扑鼻。他还打包了一份,让女儿带回来给您尝尝。”
说着,她将身边一个食盒打开。
一股奇异的,带着勃勃生机的米饭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书房。
温如玉看着食盒里那份金灿灿,颗粒分明的炒饭,一时之间,竟有些失神。
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清冷认命,一个乐天安命。
或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王爷……对他们,真的很好吗?”温如玉喃喃地问,像是在问女儿,又像是在问自己。
“至少,表面上是。”温星羽收起食盒,神色重新变得凝重。
“女儿还听说了一件事。张凝倒台后,王爷将她名下所有的产业,都清算了一遍。其中,查抄出了不少珍贵的孤本古籍。”
“王爷下令,将所有关于医道、血脉、奇闻异志的书籍,全部都送到了听竹苑,供大兄翻阅。”
温如玉的瞳孔,猛地一缩。
她知道,楚凤辞这是在做什么。
她不仅在用“龙气”为知许续命,还在用这种方式,告诉知许——她会和他一起,寻找真正能够根治“通明血”死劫的方法。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施舍与控制了。
这其中,带着一丝……真正的,想要拉拢人心的诚意。
“母亲,”温星羽看着温如玉变幻的神色,低声道,“或许……嫁入王府,对兄长们来说,并非最坏的选择。”
“如今,张凝已倒,朝中凤阳王一家独大。我们温家,与王府联姻,在外人看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王爷党’。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向前看。”
温如玉沉默了良久。
窗外的阳光,移动了角度,一缕金光,正好落在那份聘礼单上。
她缓缓地,伸出手,将那份礼单,重新拿了起来。
这一次,她的目光,不再是屈辱与痛苦,而是多了一丝,属于一家之主的,审视与决断。
“星羽。”
“女儿在。”
“传我的话下去。”温如玉的声音,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清冷与沉稳。
“从今日起,温家上下,全力配合礼部,操办婚事。”
“排场,要大。”
“规格,要高。”
“我要让全京城的人都看到,我温家的儿子,即便是嫁入王府为侧君,也依旧是,风风光光,无人敢轻视的!”
温星羽看着母亲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心中一震,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母亲!”
她知道,她的母亲,那个风骨铮铮的温家主,回来了。
不是为了抗争,而是为了,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里,为自己的儿子,争得最大的一份体面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