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三月末的北京城,春寒料峭。
连日的阴雨让紫禁城的朱红宫墙显得格外深沉。
成国公府门前的血迹虽已被冲刷干净,但那日的惨状仍萦绕在每个勋贵心头。
酉时三刻,乾清宫西暖阁内。
十余位在京勋贵垂手肃立,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英国公张维贤站在最前方,这位历经三朝的老臣此刻也是面色凝重。
他身后是武清侯李国瑞,这位以豪富闻名的侯爷不时用袖口擦拭额角的冷汗。
再往后是阳武侯薛濂、忻城伯赵之龙等勋贵,个个都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御座。
暖阁内静得可怕,只有铜漏滴答作响。
自从三月中旬成国公朱纯臣被抄家问斩,西市刑场的血腥味似乎还弥漫在空气中。
紧接着京营案发,襄城伯、遂安伯等数位勋贵接连落马。
这些往日里威风八面的贵人,转眼间就成了阶下囚。
此刻被突然召见,每个人都感到脖颈发凉。
陛下驾到——
随着内侍一声通传,崇祯皇帝缓步走入暖阁。
他身着玄色常服,袍角绣着的金龙在烛光下若隐若现。
年轻的帝王面容平静,目光却如利剑般扫过在场众人。
每个被注视的勋贵都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
崇祯在御案后坐下,随手翻开一本奏折,似乎并不急着开口。
这种沉默让气氛更加压抑。
武清侯李国瑞的腿已经开始发软。
他想起自己府库中那些来路不明的银两,想起与关外商人那些不清不楚的交易。
英国公张维贤则是在盘算着如何表态。
他的儿子张之极现在御马监任职,这既是皇恩,也是人质。
终于,崇祯合上奏折,抬眼看向众人。
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要给诸位一条新的财路。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
不是问罪?不是抄家?
而是财路?
勋贵们面面相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崇祯对王承恩微微颔首。
王承恩会意,高声宣道:宣,工部员外郎宋应星觐见!
片刻后,宋应星快步走入暖阁。
这位中年官员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癯,眼神中透着读书人特有的专注。
臣宋应星,叩见陛下。
平身。崇祯语气温和,宋爱卿,将你这些时日的成果,给诸位国公、侯爷们展示一番。
臣遵旨。
宋应星起身后,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声音清晰而沉稳:
启禀陛下,经三月试制,臣已试制出数种新物。
其一曰水泥。以石灰石、黏土煅烧研磨而成,遇水则化,凝固后坚如铁石。
他示意宦官打开第一个锦盒,取出灰白色粉末:
臣试验过,以水泥砌墙,三日便可坚固。若用于修筑城防,可省时七成,坚固倍之。
英国公张维贤忍不住问道:宋大人,此物可能耐炮火?
宋应星躬身答道:回国公话,水泥墙体虽不能完全抵御红夷大炮,但远胜寻常夯土城墙。若配合砖石使用,效果更佳。
崇祯微微颔首,示意继续。
宋应星又打开第二个锦盒,取出肥皂:
其二曰肥皂。以油脂混合碱水熬制,去污之力十倍于皂角。臣在工部试验,一件沾染油污的官服,用肥皂搓洗片刻便可洁净如新。
他取出一块脏布当场演示,只见泡沫翻涌,污渍迅速消退。
武清侯李国瑞看得目不转睛,他立即意识到这东西在民间会有多大市场。
第三个锦盒打开时,暖阁内响起一阵惊叹。
宋应星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件玻璃器皿:
其三曰玻璃。以石英砂、纯碱等物熔炼而成。透明度远胜窗纸,硬度不输瓷器。
他举起一个玻璃杯,烛光透过杯壁,在墙上映出斑斓光彩。
若是制成窗户,可使室内明亮如昼。若是制成器皿,光洁胜于陶瓷。
阳武侯薛濂忍不住问道:宋大人,此物可能制成更大尺寸?
回侯爷,只要工艺得当,制成丈许见方的玻璃也不在话下。宋应星自信地回答。
崇祯满意地看着众勋贵震惊的表情,缓缓开口:
宋爱卿研制这些新物,功在社稷。赐金百两,绢十匹。
臣谢陛下隆恩!宋应星躬身退到一旁。
崇祯环视众勋贵,声音沉稳:
水泥之利,在于固国安民。朕意成立皇家水泥厂,利润五成归入户部,用于筑城修路。剩余五成,准许诸位按爵位高低入股,年底分红。
肥皂之利,在于惠及百姓。朕准许诸位在各自封地及指定区域专营销售。
至于玻璃...崇祯的目光在英国公、武清侯、阳武侯脸上扫过,此物利润最厚,就由三家专营,朝廷抽取三成利税。
被点到的三人顿时喜形于色。
就在这时,王承恩捧来了第四个锦盒。
宋应星上前解释道:此物名香皂,是在肥皂基础上加入花香精油制成,沐浴时使用可使肌肤留香。
崇祯的声音突然转冷:香皂此物,是皇后与袁妃、田妃、王妃四位,在宫中闲来无事,弄来贴补用度的玩意儿。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就不与诸位爱卿的生意掺和了。
话音刚落,第五个锦盒打开。
宋应星取出一个琉璃瓶:此物名香水,是将花香萃取成液,留香更持久。一滴可用整日。
香水也是后宫专用。崇祯补充道。
暖阁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刚才还沉浸在喜悦中的勋贵们,顿时清醒过来。
这是恩典,更是警告。
英国公张维贤率先跪倒在地:老臣谨记陛下教诲!定当恪守本分,绝不敢越雷池半步!
其余勋贵也纷纷跪倒表态。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些:
过去的,朕可以不计较。但从今日起,谁的手再敢伸向军饷、伸向国帑、伸向朕给你们的这份恩赏之外...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冰冷如铁:
朱纯臣的地窖,就是他的埋骨之所!
臣等不敢!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
众勋贵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颤抖。
都起来吧。
崇祯挥了挥手,对英国公道:
张爱卿,你即刻以朕之名义,拟写手谕。将今日之事详加说明,传谕南京守备、定国公徐允祯,及各地镇守勋臣。
老臣遵旨!
待众勋贵退下后,崇祯特意留下宋应星。
宋爱卿,朕还有一事交托于你。
请陛下吩咐。
这些新物的制作工艺,你要好生整理,编纂成书。将来要在各地设厂生产,需要培养更多工匠。
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
宋应星退出暖阁时,心情激荡。
他没想到自己钻研的这些技艺,竟能得到皇帝如此重视。
殿门缓缓关上,将渐深的夜色隔绝在外。
崇祯独自坐在御案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恩威并施,刚柔相济。
这是他驾驭这些勋贵的手段。
水泥、肥皂、玻璃,这些新事物将带来巨大的财富。
足以让这些勋贵安心为他所用。
而香皂和香水,则是他划下的红线。
提醒着这些人,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
窗外,一轮新月升起。
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泽。
这个夜晚,注定有很多人难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