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内心深处,始终埋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拥有着一段超越这个时代的记忆与见识。
正是这份“天启”,让他深知,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下,必须拥有一支绝对忠诚、能力超群、且完全独立于现有体系之外的私人武力,用以执行最隐秘、最危险的任务。
这支力量,不录于兵部案牍,不显于朝臣视野,只对他一人负责,名为——暗卫。
而暗卫的核心成员,并非凭空而来,他们与崇祯那段朦胧的“前世”记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都来自湖广省桂阳州(今湖南郴州嘉禾县),那是崇祯记忆中“故乡”的模糊投影。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最为顶尖的四名高手,竟有三人同出一脉,乃是唐代中兴名将、西平郡王李晟的直系后裔。
渊源:名将之后,避祸南迁
显赫出身: 李晟,唐代中期名将,平定朱泚之乱,收复长安,功盖天下,图形凌烟阁。其家族世代将门,武风昌盛。
南迁隐脉: 南宋末年,为躲避蒙古铁骑南下带来的战乱,李晟的一支后裔李钊(化名),携家带口,远离中原纷争,一路南迁,最终选择了桂阳州这片群山环抱、相对闭塞的丘陵之地隐居下来,悄然开枝散叶。
家学传承: 虽隐于山林,但李氏一族从未忘记祖上的荣光与安身立命之本。家族内部世代秘传武艺兵法,虽因时代变迁有所损益,但核心的搏杀技巧与战斗意志却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桂阳李氏武学体系。
选拔与培养:崇祯的“门生”
崇祯在”零号“杀手穿越醒来后,便已开始凭借“天启”的指引,暗中布局。
他派人秘密寻访天下奇人异士,最终在桂阳州发现了李氏族人的不凡。
通过一系列暗中观察与考验,崇祯选中了族中四位天赋异禀、根骨奇佳的年轻子弟:李伟军、李二雄、李卫华、周雄(周雄为李氏外戚,自幼在李家习武,情同手足)。
崇祯并未将他们简单招募,而是以一种近乎“师尊”的身份,亲自对他们进行教导。
这种教导,不仅是权谋心术的灌输和绝对忠诚的塑造,更包括崇祯根据“天启”记忆,将一些超越时代的、高度精简实用的格斗理念与技术,与李氏家传武学融合,开创出了四套致命的擒拿格杀术,分别传授给四人:
李伟军——黑龙十八手: 崇祯称此术源于“幽燕之地”,特点狠辣刁钻,擅关节技与锁喉,动静如黑龙出洞,一招制敌,追求瞬间瓦解敌人战斗力,是为暗杀与突袭而生。
李二雄——少林十八手: 崇祯言此乃“禅武合一”的根基之法,刚猛霸道,下盘稳固,硬打硬进,尤重拳、掌、指的硬功修炼,适合正面强攻与硬撼。
李卫华——形意十八手: 崇祯授以“象形取意”之妙,动作古朴,发力爆烈,贴身短打,招式如形意拳般直取要害,劲力透骨,擅长在狭小空间内解决战斗。
周雄——军警擒拿十八手: 崇祯谓之“近代制敌精华”,极度实用,融合了摔、拿、控、绞,强调在最短时间内制服并控制对手,是为抓捕、审讯量身打造。
这四套“十八手”,并非传统武学的简单复刻,而是经过崇祯现代化军事格斗理念提炼的杀人技。四人各有所长,配合无间。
这四人带领的暗卫队伍,也在历次的不公开场合下,完成诸多任务:比如水太凉、江南盐商案、白莲教起事、朝堂死硬大臣且私德恶劣等许多不便公开场合行事,而且需要用雷霆之势镇压的场合。
暗卫的使命与登场
当西南叛乱爆发,沐国公府被夷平的惊天噩耗传来,崇祯在震怒之余,知道常规的军事手段需要时间,且难以应对叛军的诡诈和内部可能存在的叛徒。他需要一把能直插敌人心脏的尖刀。
在一个深夜,崇祯在乾清宫西暖阁秘密召见了这四位暗卫首领。
四人如鬼魅般现身,跪伏在地,静待圣谕。
“朕的西南柱石已折,”崇祯的声音冰冷如铁,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安邦彦、奢崇明,藐视天威,屠戮勋臣,此仇不共戴天!常规进剿,耗时日久,朕等不了!朕要你们四人,即刻秘密南下,潜入西南。”
他下达了终极指令:
首要目标:斩首。 不惜一切代价,刺杀死安邦彦、奢崇明等叛军核心首领,造成叛军指挥系统瘫痪。
次要目标:破坏。 焚毁其粮草大营,破坏其重要攻城器械,暗杀其军中法师、工匠等关键技术人员。
情报与甄别: 查明清军内部可能存在的通敌者,并评估各土司的真实态度。
“记住,”崇祯最后凝视着他们,一字一顿地说,“你们是朕的影子,是帝国的复仇之魂。朕不要过程,只要结果。必要时,可调动当地影卫一切资源。去吧!”
四人领命,无声无息地退入黑暗之中。
次日,四匹快马便从京城不同城门悄然驰出,扮作商旅、郎中、游方道人,分头向烽火连天的西南疾驰而去。
李伟军的阴狠、李二雄的刚猛、李卫华的凌厉、周雄的精准,这四把由皇帝亲手淬炼的致命利刃,即将在西南的腥风血雨中,掀起一场叛军首领从未想象过的、来自黑暗世界的恐怖风暴。
暗卫的出动,意味着崇祯的报复,将不仅是明面上的大军征讨,更伴随着无所不在的暗杀与破坏,西南叛乱的局势,即将进入一个更加残酷和不确定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