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快速扫过一个个名字和官职,手指无意识地在名单上轻轻划过,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显然在飞速地分析、判断着。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刘伯温缓缓合上奏折,抬起头,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和凝重。
直接问道:“陛下将此名单示于老臣,需要老臣做些什么?”
朱元璋也不绕弯子,直接下达了指令:
“咱需要你在两日之内,根据这份名单上空缺出来的关键职位,以及可能牵连罢黜的官员,拟出一份详细的举荐名单!列出你认为可堪大用、能顶替上去的合适人选!”
“什么?!” 刘伯温闻言,饶是他心性沉稳,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语气急切地劝谏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若按此名单擢升,所涉职位多为要津,其中大半人选,恐皆出自浙东故旧或与臣有渊源之门生!
“如此一来,浙东一党在朝中的势力必将急剧膨胀,尾大不掉!”
“此绝非朝廷之福,更非平衡之道啊!陛下三思!”
如此安排,无异于将他刘伯温和浙东集团架在火上烤!
朱元璋早就料到刘伯温会有此反应,示意刘伯温坐下:“诚意伯,你的担忧,咱明白。”
“你看的这份名单上的人,皆是附逆胡惟庸、心怀叵测之辈!”
“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绝无幸理!”
“此次清洗之后,朝堂必将为之一空。咱并非要让你浙东一家独大,而是要借此机会,对朝廷官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后续会推行‘内阁’之制,分散相权,相互制衡。你举荐的人,只是暂时填补空缺,稳定局势。”
“待新制推行,自然会有新的平衡。这一点,你无需过分担忧。”
听到“内阁”、“改革”等词,又见朱元璋态度坚决,刘伯温神色稍缓:
“那……陛下希望老臣,具体谈谈哪些方面的看法?”
朱元璋身体微微前倾:
“第一,这份名单上,哪些人是罪证确凿、必须严惩的?”
“哪些人是太子可以争取、戴罪立功的?界限要给咱划清楚!
第二,针对这些空缺的职位,你认为朝中及地方,有哪些官员是真正清廉干练、忠于王事、可堪重任的?
不论他出自何处,只要于国有利,皆可举荐!
第三,对于即将推行的新政,你有何见解?如何平稳过渡,减少震荡?”
朱元璋最后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目光扫过朱霖:
“伯温,咱今日特意带朱先生同行,也不单单是为了让你们见面相识。
朱先生推荐内阁制,对于大明亦有独到见解。”
“接下来的谈话,你不妨也听听他的看法。集思广益,方能谋定而后动。”
“且后日,咱会让人接你,与咱一起回宫!届时,胡惟庸,皆由你来!”
农舍小屋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只有秋虫的鸣叫声,断断续续地传来。
李福来垂手侍立在紧闭的房门外,如同一尊融入了夜色的雕像,神情恭谨,耳朵却微微竖起,仔细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起初,屋内只有隐约的、压低的谈话声,听不真切。
渐渐地,里面的声音似乎变得激动起来。听到了太子殿下震惊的吸气声;
听到了陛下时而恍然大悟、时而拍案叫好的洪亮嗓音;
更听到了朱先生不疾不徐、引经据典的侃侃而谈。
突然,屋内传出一声惊呼:
“卧槽!先生此言当真?!世间竟真有如此……如此不可思议之盛世景象?!”
这声惊呼,中气十足,隔着门板都清晰可闻!
门外的李福来被这声惊呼吓了一跳,差点没站稳。
连忙捂住嘴,肩膀忍不住轻轻耸动起来,脸上露出笑意。
侍奉陛下多年,见过诚意伯无数次,何曾听过这位素来沉稳如渊的谋士发出过如此……如此“接地气”的惊呼?
这简直是破天荒头一遭!心中暗道:
“哎呦喂!我的诚意伯哎!您老这……这真是由感而发,由‘干’而发啊!”
“这等君臣同乐、毫无拘束的情景,咱家可是许久许久未曾见过了!”
屋内,这声石破天惊的“卧槽”之后,谈话声戛然而止,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片刻的沉默后,响起了朱霖带着几分惊好笑的声音:
“呃……青田先生……您……您怎会知晓这海外番邦的……语气助词?”
显然,刘伯温这脱口而出的现代感叹词,把朱霖也给整不会了。
只听刘伯温干咳了两声,解释道:“咳咳……这个……朱先生见笑,见笑了!”
“老臣……老臣这是由感而发! 实在是先生所描绘的那番景象,太过……太过匪夷所思,远超老臣想象,一时失态,一时失态!”
解释完,屋内又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随即,传来刘伯温一声悠长的叹息:“唉……”
“听先生一席话,方知天地之广阔,造化之神奇。先生口中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富足安康的盛世……老臣……真想亲眼看一看啊!”
“先生言重了。那不过是在下根据海外见闻,结合心中理想,臆想勾勒出的一番景象罢了,当不得真。”
刘伯温没理会朱霖这番作态,转而对着朱元璋拱手施礼:
“陛下!陛下!老臣恳求您!无论如何,一定要让老臣……亲眼看到那盛世!”
“看到我大明也有如此盛世降临的那一天!”
“否则……否则老臣宁愿就此老死在这深山老林,也绝不愿带着遗憾离去!”
朱元璋有些哭笑不得,故意板起脸,哼了一声:
“哦?既然如此……那好吧,咱就成全你。就当咱今日没来过!”
“过会儿等咱走了,你自己挑选风水宝地,咱让人送你‘上路’吧!也省得你在这深山老林里苦熬了!”
刘伯温一听“上路”二字,再结合朱元璋那语气,顿时急了,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连忙起身,带着哭腔喊道:
“别别别!别啊!陛下!陛下息怒!老臣……老臣这条老命是陛下的!陛下说如何便如何!老臣一定好好活着,等着看陛下开创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