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与秦风通过元初试炼后,正式成为首批“元初守护者”,肩负起巡查多元宇宙、清除残余混沌隐患的使命。太初鼎的监测显示,黑袍残魂虽已消散,但混沌本源在时空乱流中留下的“本源余波”仍在扩散——这些余波无法被普通修士感知,却能缓慢侵蚀世界的法则根基,若不及时处理,千年后可能引发新的混沌危机。
“本源余波的特性是‘寄生’。”林尘解析着太初鼎传回的影像,余波会附着在各世界的核心法则节点上,如同藤蔓般吸收法则能量,“气感境修士的感知无法捕捉其轨迹,元婴境以下的魂核也难以抵御其侵蚀,必须由元初境修士出手净化。”
元初守护者的巡查按“三界九域”划分区域:
- 阿木负责洪荒界的混沌海与太古墟,这里的本源余波最密集,且常与太古法则交织形成“混沌法则结”;
- 秦风掌管凡俗界与三千小世界,重点清理隐藏在低境界修士聚居地的余波;
- 林尘与苏瑶则坐镇仙界,监控跨世界的余波流动,同时为守护者提供法则支援。
阿木在混沌海的巡查遭遇了极大挑战。混沌法则结融合了混沌本源与太古重力法则,表面覆盖着密密麻麻的灰色纹路,每道纹路都是一条余波通道。他尝试用元初平衡剑直接斩击,却发现剑招刚接触法则结,就被重力法则扭曲轨迹,斩击威力分散了七成,仅能斩断表层纹路。
“需用‘法则共振’破解。”苏瑶通过双生羁绊传递建议,“让元初法则与太古重力法则形成短暂共鸣,找到共振间隙再注入净化能量。”
阿木调整战术,先以气感境感知捕捉重力法则的振动频率,再让元初法则按相同频率波动——当两种法则共振时,混沌法则结的灰色纹路出现瞬间停滞,他抓住这千分之一息的间隙,将净化能量化作细针注入,精准切断余波通道。这种“共振破结术”效率极高,一天内便净化了三十余个法则结,混沌海的余波浓度下降了三成。
秦风在小世界的清理则更考验耐心。本源余波常伪装成普通能量流,潜伏在气感境修士的感知范围内。在一个名为“雾隐界”的小世界,余波附着在雾气法则中,导致当地修士的感知出现“选择性失明”——能看到雾气却察觉不到其中的混沌侵蚀。一名气感境少年因此修炼出岔,感知中混入灰色杂质,金丹凝聚时出现明显的能量失衡。
秦风没有直接净化余波,而是先传授少年“元初感知提纯法”:用指尖凝聚一丝元初能量,顺着感知脉络游走,像筛子般过滤灰色杂质。三天后,少年的感知恢复纯净,竟能自主发现雾气中的异常波动。秦风顺势引导他与其他修士组成“感知网”,共同定位余波源头,最终在雾隐界的本源之树中找到寄生的余波核心。
“让本土修士参与清理,才能形成长效防御。”秦风将感知网的布设方法教给雾隐界的修士,“就像气感境需要不断打磨感知,世界的法则防御也需要持续维护。”
半年后,元初守护者的巡查取得显着成效:洪荒界的混沌法则结减少了七成,小世界的余波感染率下降至不足百分之一,仙界的跨世界通道已完全清除余波威胁。但林尘在分析太初鼎的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异常点——永恒渊深处的“时间结晶矿”中,余波的浓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缓慢上升,且结晶矿的时间法则出现了不规则的加速与减速。
“是余波与时间法则结合形成了‘混沌时晶’。”苏瑶的星环投射出结晶矿的内部结构,灰色的余波在晶体中形成时间闭环,每过一个时辰,余波能量就会按闭环轨迹再生一次,“普通净化术只能清除表面余波,无法打破时间闭环,必须用元初法则的‘时空平衡’之力。”
林尘与苏瑶决定亲赴永恒渊。永恒渊的时间流速本就极不稳定,混沌时晶的影响让这里的法则更加紊乱——前一刻还是白昼,下一刻就可能陷入千年黑暗;修士的修为会在瞬间从气感境跃升至元婴境,又在瞬息间倒退回去。
两人展开混元双生大道,林尘的混元法则化作“时间锚”,锚定彼此的相对时间;苏瑶的太阴法则则构建“空间屏障”,隔绝外界的时间乱流。深入矿洞后,他们发现混沌时晶已形成庞大的晶簇,核心处的时间闭环正源源不断地滋生新的余波。
“用‘双生时空斩’。”林尘与苏瑶对视一眼,双生之力交织成金绿色的时空剑,剑身上同时流淌着过去的本源能量与未来的平衡法则。斩击落下时,时间闭环被强行拉成直线,过去的能量净化已存在的余波,未来的法则则阻断余波的再生路径。晶簇在剑光照耀下寸寸碎裂,永恒渊的时间法则逐渐恢复稳定。
清理结束后,林尘在晶簇的残骸中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碎片——碎片中没有余波,反而蕴含着一丝精纯的元初本源,像是黑袍残魂被净化前,无意间留下的“混沌平衡印记”。
“或许混沌与平衡,本就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苏瑶握住碎片,银绿色星环与其产生共鸣,“这或许是黑袍人留给我们的最后启示。”
元初守护者的使命仍在继续,但多元宇宙的法则防御体系已愈发完善。随着越来越多的修士突破元初境,林尘知道,即使未来出现新的危机,平衡之道也能像磐石般守护着万千世界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