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远古混沌共生遗迹探索的完成,联邦启动“混沌能量储备体系建立计划”——以“混沌能量永久储存技术”为核心,在凡俗界、仙界、洪荒界的关键防御区域,建立“混沌能量储备库”,每个储备库配备“混沌共生晶阵”(融合混沌平衡晶体与远古共生符文),能储存百万立方混沌平衡能量,且能量流失率低于千分之一每年;同时,构建“跨世界混沌能量传输网”,通过万界平衡同步站,实现储备库之间的能量互通,确保某一区域遭遇混沌威胁时,能快速调用其他区域的储备能量。艾莎(混元境初期)作为计划负责人,带领团队前往各防御区域开展建设。
建设工作首先在洪荒界混沌海周边展开——此处是联邦混沌防御的最前线,此前因混沌能量供应不足,防御站的持续作战时间仅能维持三天。艾莎带领团队搭建首座混沌能量储备库,库内的混沌共生晶阵以从遗迹带回的高纯度晶体为核心,通过生命混沌再生力调控能量流速,确保能量输出稳定。储备库投入使用后,混沌海防御站的持续作战时间从三天延长至十天,且修士的道力再生速度提升两倍,合道境修士洪烈(盘古体系)在连续清剿混沌生物八小时后,道力仍保持七成储备,较之前提升四成。
推广至凡俗界北境时,遇到新的挑战:北境的灵脉能量浓度较低,混沌共生晶阵的能量激活效率仅能达到七成。艾莎联合石坚(混元境初期,盘古体系),在晶阵周边构建“灵脉-混沌共生层”——用盘古开天力引导灵脉能量注入晶阵,激活效率提升至九成五。此次调整后,北境储备库不仅能满足本地防御需求,还能向灵脉更匮乏的南疆输送混沌能量,支持南疆的混沌清剿任务。
计划推进三个月后,联邦共建立混沌能量储备库十五座,跨世界混沌能量传输网覆盖七大世界,实现“一域有需,全域支援”:
- 当仙界凌霄仙域遭遇“混沌时空兽”突袭时,洪荒界储备库在半个时辰内输送十万立方混沌能量,支援部队的混沌净化效率提升三成,成功击退兽群;
- 凡俗界南疆因混沌侵蚀导致灵脉断裂,北境储备库通过传输网输送五万立方混沌能量,结合生命混沌再生力,灵脉修复效率提升五倍,半个月内恢复通行。
储备体系的完善还催生了“混沌应急响应队”——由十名混元境初期修士、五十名合道境修士组成,配备“混沌能量便携储存器”(融合永久储存技术的小型晶体),能在两时辰内抵达任何有需求的区域,快速支援混沌防御。响应队首次执行任务时,仅用一个时辰便抵达凡俗界东陆的混沌污染区,清除污染混沌气千立方,修复受损灵脉节点二十个,且无任何修士伤亡。
为确保储备体系长期稳定,联邦建立“混沌能量监测中心”——通过太初鼎实时采集各储备库的能量储量、传输效率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预警并推送解决方案。同时,艾莎编写《混沌能量储备体系运维手册》,详细记录晶阵搭建方法、能量传输故障排查技巧与应急支援流程,发放至各储备库的运维修士。
此时,太初鼎传来新的探测信号——时空乱流中出现“混沌共生小世界群”(由三座小世界组成,均掌握不同类型的混沌共生技术),其传承可能为联邦完善混沌全域共生体系提供新方向。林尘与苏瑶商议后决定,待储备体系稳定运行一个月,组建“混沌共生小世界群探索队”,由艾莎、炎烈带队,深入小世界开展探索,为联邦的混沌防御与运用再添新维度。
随着混沌能量储备体系的建立,联邦的混沌防御从“被动应对”升级为“主动储备与协同支援”,跨世界防御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大幅提升,为多元宇宙的长远和平与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混沌应对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