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十七分,公司大楼的灯还亮着。老夫子盯着屏幕上最后一行数据,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两下,像是给某个念头盖了个章。
他没起身,也没揉眼睛,只是把桌角那杯早就凉透的茶推到了一边。刚才金手指刚跳出一条提示:【冷却模块响应阈值调整建议已生效,能效转化稳定性达99.3%】。
“成了。”他低声说,声音不大,却让一直趴在旁边工位打盹的大番薯猛地一激灵,脑袋从胳膊上弹起来,嘴里还含着半截笔帽。
“头儿?绿灯了?”
“绿了。”
大番薯腾地站起身,动作太大,椅子直接往后滑出半米远,撞上了墙。他顾不上扶,一把抓起对讲机:“喂!研发中心!听见没!我们成功了!效率提升多少?多少?”
对讲机里传来一个睡意朦胧的声音:“二十三点四,比预估高零点二。”
“听见没!”大番薯对着空气挥舞对讲机,“我们超纲了!”
老夫子瞥他一眼:“你这嗓门,楼下保安都以为咱们炸锅炉了。”
“可这是历史性时刻啊!”大番薯激动得脸发红,“我刚刚梦见自己站在领奖台上,台下全是外国人鼓掌,我还用英文说了句‘thank you very much’——虽然说完就忘了自己咋上的台。”
“那你梦里有没有梦见发布会流程?”老夫子打开新文档,标题敲下五个字:“超越临界点”。
“有!我梦见我端着点心盘子穿梭在人群里,没人注意我,但我知道,我在执行秘密任务。”
“现实也差不多。”老夫子抬头,“明天你进后台,穿最普通的工装,带工具包,别说话,多走动。万一设备抖一下,你就立刻上去拧颗螺丝,显得很忙。”
“懂了!”大番薯挺胸,“低调如影,稳重如山!”
“你像颗土豆就行。”老夫子合上电脑,“回去睡俩钟头,八点前到会场彩排。”
大番薯刚要走,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头儿,秦先生刚发消息,说几家外媒已经拿到参数摘要,估计会上有人要问‘你们是不是只挑好数据放’这种问题。”
老夫子脚步一顿,转身调出金手指界面,输入几组关键词。系统立刻生成三套应答策略,每条都附带对方可能追问的路径预测。
“让他们问。”他说,“我们不光有结果,还有全程录像。”
“啥?”
“过去七十二小时的运行日志,每一秒都能调出来。第三方监测报告也同步上传,现场扫码就能看。”
大番薯瞪大眼:“这么硬气?”
“不是硬气。”老夫子关掉窗口,“是懒得跟耍花招的人玩猜谜。”
天刚蒙蒙亮,国际会展中心的主展厅已灯火通明。全息投影架设完毕,中央展台的新能源核心装置正缓缓旋转,蓝白色的能量流在透明外壳中稳定流动,像一条安静的河。
秦先生穿着黑色西装,站在媒体区入口核对名单。他手里拿着平板,时不时抬头扫视四周,眼神平静,但手指在屏幕边缘轻轻敲击的节奏,暴露了内心的紧绷。
“老赵那边派来的人,安排在后排左侧。”他对耳机低语,“两个,都没带正式采访证,说是‘合作观察员’。”
“留着。”老夫子的声音从另一端传来,“让他们看,看得越清楚越好。”
“不怕泄密?”
“他们能看到的,都是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老夫子站在舞台侧翼,看着技术人员做最后调试,“真正的底牌,不在参数里,在逻辑链上。他们抄不动。”
秦先生嘴角微动:“你还真打算当众拆解算法结构?”
“当然。”老夫子点头,“越公开,越安全。谁都知道怎么做菜,但没人知道我家祖传酱料是哪一步加的。”
彩排开始,老夫子走上台。灯光打下来,他眯了下眼,随即站定,语气平稳:“这不是一次升级,而是一次跃迁。”
台下模拟提问响起:“如果竞争对手三个月内推出类似产品,您如何回应?”
老夫子没停顿:“欢迎。我们专利布局已完成全球覆盖,底层控制逻辑加密层级为六级,破解成本高于自主研发三倍以上。他们可以造个壳,但跑不出这个速度。”
秦先生在台下悄悄竖起拇指。
大番薯则蹲在后台角落,正往嘴里塞包子。他面前摆着一套备用电路板,工具包敞开,手里还捏着一把螺丝刀。
“你吃归吃,别弄掉渣。”技术主管提醒,“待会要切镜头。”
“放心。”大番薯咽下一口,“我连打嗝都憋得住。”
发布会正式开始前十分钟,会场坐满。国内外媒体、行业代表、政府观察员齐聚一堂。大屏幕上滚动播放项目历程短片,最后一帧定格在“23.4%效率提升”的金色字体上。
老夫子整理了下领带,深吸一口气。
“该上场了。”他说。
灯光渐暗,聚光灯亮起。他迈步走上主舞台,脚步沉稳,没有多余动作。
开场视频结束,全场安静。
他拿起话筒,声音清晰:“各位,今天我们要发布的,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起点。”
大屏幕上缓缓展开三维模型,新能源系统的每一层结构逐一亮起。
“从材料选择,到能量转换路径,再到动态调控机制,全部由我们自主完成。过去七十二小时,系统连续运行无中断,平均效率稳定在预测值上方。”
台下已有记者举起手。
“我们知道,外界对我们这次突破有不少猜测。”老夫子目光扫过提问区,“有人说数据经过筛选,有人怀疑测试环境特殊。所以——”
他抬手一挥,大屏幕切换画面:实时调取的日志流开始滚动,时间轴精确到秒,第三方监测机构的认证标识浮现在角落。
“现在,您可以随机指定任意十分钟区间,我们会当场调出当时的完整记录,并开放接口供现场验证。”
短暂沉默后,掌声从第一排响起,迅速蔓延全场。
大番薯在后台咧嘴笑了,悄悄比了个“oK”。
秦先生低头看了眼手机,老赵刚刚发了一条朋友圈:一张模糊的发布会现场照片,配文是“见证历史”。
他冷笑一声,回了两个字:“快看。”
老夫子继续讲解,语速不急不缓:“这项技术不会锁在实验室。接下来三个月,我们将启动首批商用试点,覆盖交通、储能、偏远供电三大场景。”
这时,工作人员递来一张匿名提问卡。
他接过看了一眼,念道:“请问,实验数据是否经过选择性呈现?”
台下气氛微微一紧。
老夫子没解释,而是转向大屏幕:“请看第七分区监控画面,这是昨晚十一点二十三分的实时读数。再切到备份服务器日志,时间戳对应,误差波动小于0.3%。”
他又调出一段视频:“这是第三方团队独立驻场监督的全程记录,包括夜间无人值守时段。您可以随时申请调阅原始文件。”
说完,他看向提问方向:“还有疑问吗?”
那人没再举手。
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响。
老夫子微微颔首,准备进入下一环节。
就在这时,大番薯突然从后台探出半个身子,疯狂挥手。
老夫子皱眉,按下耳麦:“怎么了?”
“头儿!”大番薯压低声音,“展台右下角,那个散热口,好像有点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