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刚走进主控室,几个技术员正围在大屏幕前调试新协议。有人看见他进来,立刻喊了一声:“头儿来了!”
一群人转过头,脸上都带着笑。刚才还在炸空调的测试现在成了段子,谁提谁笑出声。一个戴耳机的年轻人递过来一杯咖啡,“您尝尝,这次没放辣椒粉。”
老夫子接过杯子,没喝。他刚把外套搭在椅背上,西装内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不是来电,是一条加密信息自动弹出。
标题是:**异常资金流向追踪报告**。
发件人显示“匿名”。
他低头看了两秒,把咖啡放在桌上,坐下来戴上耳机。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金手指”系统界面。输入解密指令后,屏幕闪了闪,文件开始加载。
旁边的技术员还在聊测试的事,“咱们这回要是真能把防御层压到毫秒级响应,下次黑客来都不用您动手,系统自己就把人踢出去了。”
没人注意到老夫子的手指停顿了一瞬。
信息内容出来了。三小时前,有一笔伪装成日常运维的数据包,通过子公司接口上传。路径很隐蔽,走的是常规同步通道,连日志都没留下明显痕迹。如果不是“金手指”自带的行为模式比对功能自动标记异常,这条记录会直接混进正常流量里。
他又调出资金流分析模块。老赵名下的空壳公司最近七十二小时有密集转账动作,收款方绕了三层公司结构,最终指向一家注册地在境外的企业。
系统自动关联数据库,弹出一行提示:该企业为**星辰科技**控股子公司。
星辰科技——老夫子知道这个名字。对手公司的掌舵人从不露面,但业内都知道,这家公司专挑危机时刻出手,要么低价收购崩溃项目,要么趁乱抢客户资源。作风狠,手法干净,从不留把柄。
他盯着屏幕,没有说话。
“头儿,您看这边。”有人叫他。
大屏幕上正在跑模拟测试,绿色光点代表数据流,红色区域是预设攻击路径。目前一切正常。
老夫子抬起手,“先停一下。”
“啊?”那个操作员愣住,“我们正要开始压力测试……”
“所有非必要外部接口,暂停同步。”
“可这是计划内的……”
“照做。”
声音不大,但没人再问。操作员快速敲击键盘,一条条指令发出去。主控台上方的指示灯由绿转黄,部分连接被切断。
“那测试还做吗?”
“改期。”
空气一下子安静下来。刚才还热热闹闹的气氛像被抽了气。有人偷偷 exchanged 眼神,没人敢大声喘气。
老夫子摘下耳机,重新打开手机,把那份报告加密归档。他没有通知管理层,也没给法律团队发消息。
他知道,一旦公开预警,公司上下立刻进入紧张状态。员工焦虑,客户动摇,股价波动——这些都会成为对方利用的破绽。
他得先把棋布好。
手指滑动屏幕,他调出“金手指”的战略推演模块。导入近期市场动态、人事变动和财务异动数据。系统开始运算,几分钟后生成一张风险热力图。
地图上,三个区域被标成深红色。
一是客户续约率下降区,集中在制造业板块;二是内部权限申请激增部门,集中在财务与法务交叉口;三是子公司数据出口节点,正是刚才异常上传的位置。
“不是巧合。”他低声说,“是合谋。”
星辰科技不可能单独行动。他们需要内部配合才能精准打击。而唯一能打通多个关键节点的人,只有老赵。
虽然老赵已经被判刑,但他的关系网还在运转。那些空壳公司、代持账户、隐蔽通讯渠道,并没有随着法庭判决一起消失。
敌人已经动手了。只是这次,他们换了方式。
不再搞破坏,而是准备接管。
老夫子靠在椅背上,闭眼几秒。再睁开时,他已经想好了第一步。
他重新戴上耳机,接入备用服务器群组。启动诱饵配置程序,建立虚假业务环境。这个环境看起来和真实系统几乎一样,有客户数据模板、交易流水模拟器、权限审批流程。
只要对方试图渗透,就会被引到这里。
然后——反制程序自动激活。
他设定警报阈值为三级入侵行为触发,也就是当对方完成身份伪造并尝试读取核心字段时,系统立即锁定来源Ip,并反向注入追踪代码。
做完这些,他在界面上点了“静默广播”。
全系统弹出一条普通通知:【今日15:00起进行例行维护,请各部门提前保存工作进度】。
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提醒每周都有几次。
但实际上,真正的调度已经开始。
主控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技术员们被安排去做其他任务,没人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
老夫子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园区路灯已经亮了,车辆进出有序,一切如常。
他掏出手机,翻到通讯录里“老赵”那个号码。
没打。
他知道现在打电话也没用。老赵在监狱里,不可能亲自操作。但这不代表他失去了影响力。
真正危险的,是从背后伸出来的那只手。
他转身走回主控台,拿起刚才那杯咖啡。温度已经降下来,他喝了一口。
味道不对。
不是昨天那个实习生冲的速溶,也不是前台大姐煮的挂耳。
这杯咖啡,是别人临时泡的。
他放下杯子,目光扫过桌角。
杯底有一圈浅浅的水渍,形状不规则。说明端过来的人走路不稳,或者手抖过。
但他记得,那人接咖啡时动作很稳。
除非——是在转移注意力。
他立刻调出主控室监控回放。时间倒退十分钟。画面中,那个戴耳机的年轻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两杯咖啡。他把其中一杯递给老夫子,另一杯自己喝了。
但就在递出前的一瞬间,他的左手袖口微微抬起,露出手腕内侧贴着的一块黑色贴片。
老夫子放大画面。
贴片上有细小的光点闪烁。
这不是装饰。
是信号接收器。
他迅速切换到网络流量监测面板,查找过去五分钟内是否有异常外联请求。
找到了。
一条加密信道在三十秒前建立,持续了七秒钟,目标地址已被抹除,但源设备Id还在。
匹配结果出来:**蓝牙设备编号bt-7x9m,绑定用户:张伟,职位:技术支持岗,入职时间:三个月前**。
老夫子盯着这个名字看了两秒。
然后他拔掉耳机,站起身,朝门口走去。
“头儿?”有人问他,“您去哪儿?”
“找个人聊聊。”
他走出主控室,走廊灯光明亮。身后的大屏幕还在跳动数据流,绿色光点缓缓移动。
其中一个光点突然变红,停留了不到一秒,又恢复成绿色。
系统没有报警。
因为还没有达到触发阈值。
但老夫子知道,那不是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