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宣布:“接下来有请李老师,分享《从无人响应到全员联动》的主题演讲。”
掌声响起。
老夫子迈出一步,脚尖刚触到舞台地板,眼角余光扫见控制台方向。刚才那个蹲着接线的技术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穿灰色工装的女人,正低头操作笔记本电脑。
她的鼠标一直在跳动,不是正常调试画面的滑动,而是快速在几个隐藏窗口之间来回切换。
老夫子停下脚步。
他把手伸进口袋,U盘还在。但他没有立刻拿出来。
他盯着那女人的手指动作,心里已经开始调用金手指。数据流瞬间涌入脑海,屏幕上那些看似普通的操作路径被拆解成代码层级。一段伪装成音频驱动的程序正在后台加载,倒计时显示还剩四十七秒就会激活。
一旦启动,主屏幕会先黑屏三秒,接着跳出一段伪造的错误提示:“文件损坏,无法播放。”然后自动跳转到备用视频——一段三十秒的空白画面,配上刺耳的杂音。
这不是意外,是专门设计的干扰流程。
老夫子不动声色地退后半步,靠在幕布边缘。他从西装内袋掏出随身携带的微型终端,外形像一支金属笔。他按下侧面按钮,将U盘插入接口。
屏幕亮起,金手指开始反向追踪。三秒后,结果显示:该设备通过伪造工牌接入内网,权限等级为“临时维护b级”,登录账号名为“tech_g3”。
系统比对完成,匹配到一条记录:三个月前,某同行公司在发布会现场遭遇ppt被替换事件,幕后操作者使用的就是这个账号名和相同入侵路径。
目标确认。
老夫子收起终端,目光扫过控制台附近。他看见之前试音时对接的那位老技术员正站在一旁检查音响线路。
他走过去,声音压得很低:“三号接口有异常流量,建议手动断开。”
那人抬头看了他一眼,没多问,直接蹲下去拔了插头。
灰衣女人猛地抬头,看向这边。
老夫子已经转身朝舞台中央走去。
主屏幕的画面微微闪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后台的恶意程序因失去外联终端,自动中止运行。
她站起身,合上电脑,一句话没说,拎着包从侧门离开了。
没人注意到她。
老夫子走到舞台中央,灯光打在他身上。他接过麦克风,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等全场安静下来。
他笑了笑。
“刚才我在台下数了数,发现今天到场的大佬比我们公司过去三年的客户还多——所以我特意把ppt字体调大了十号,确保每位前辈都能看得清楚。”
台下有人笑出声。
前排一个戴金丝眼镜的老者也微微点头。
气氛一下子松了。
老夫子顿了顿,继续说:“不过真正让我紧张的,不是面对这么多高手,而是怕自己讲的东西,像昨天被水泡过的讲稿一样,内容模糊、逻辑不清。”
笑声停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他。
他抬起手,助手立刻将投影切换到一张照片。那是一页纸,边缘发黄,有一道明显的折痕,像是被水浸过后晾干的。
“这是我的原始讲稿,”他说,“昨天下午被打翻的水杯弄湿了,字迹都花了。我本来想重打一份新的,可后来想了想,这张纸虽然旧了点,但它提醒我一件事——真实的故事,从来不需要完美包装。”
台下有人轻轻鼓掌。
老夫子把话题拉回来:“很多人问我,你们那个‘基层联动’模式是怎么做起来的?是不是有什么秘诀?我说没有。一开始我们连共享表格都不敢发,怕被人骂多事。”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轻松:“直到有一天,我们部门的小王,外号叫大番薯,熬夜改了十七版模板,第二天顶着两个黑眼圈跑来问我:‘领导,这回能发了吗?’我说行。他就真的一张张截图,私聊每个相关同事,说‘麻烦您看一下,别填错’。”
台下又笑了。
“结果呢?第一周只有三个人回复。第二周六个。第三周,技术组的人主动来找我们要接口文档。他们说,你们这个流程看着土,但省时间。”
他说完这句话,全场安静了一瞬。
然后掌声响了起来。
不是礼貌性的零星拍手,而是整齐的、持续的掌声。
老夫子站在台上,没有急着翻下一页ppt。他知道,开场成功了。
但他也知道,真正的考验还没开始。
他看了一眼控制台方向。那个灰衣女人已经不在了,原来的工作人员重新接管设备。三号接口被贴上了封条,旁边放着一张手写标签:“已隔离,待查。”
他收回视线,打开讲稿。
第一页写着:“去年我们连共享表格都不敢发……”
他念出这句话,声音平稳。
台下不少人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开始记笔记。
他继续往下讲:“变化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是我们大番薯每天追着人确认,是林姐每次转发都加一句‘请务必今日处理’,是技术组第一次主动提需求时,邮件标题写了‘参考你们的流程优化建议’。”
他说得很慢,每一句都带着具体的人名、细节和时间节点。
没有人走神。
前排那位穿深灰西装的中年人原本抱着手臂,现在坐直了身体,手里握着一支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
老夫子讲到一半,忽然停下来。
他看向观众席左侧的一个角落。
那里坐着一个年轻男人,穿着普通,不像其他嘉宾打扮讲究。他面前没有笔记本,也没有手机,只有一支笔和一张白纸。
但从刚才到现在,他一直盯着大屏幕上的ppt结构图,眉头微皱,像是在分析什么。
更奇怪的是,他的鞋底沾着一点蓝色胶带碎屑,和后台维修区地面使用的封边材料一样。
老夫子没当场点破,只是悄悄打开了金手指的监控回放功能。
他调出过去十分钟的摄像头记录,快进到灰衣女人离开的画面。镜头显示,她在侧门碰到了一个人,短暂交谈了几秒,然后把一个U盘递了过去。
画面放大,那个人的脸清晰了。
正是坐在角落里的这名男子。
老夫子心中有了判断。
他不再多看那边,继续推进演讲内容。
“所以我说,执行力不来自制度,而来自信任。”他说,“当每个人都愿意为下一环负责的时候,系统自然就转起来了。”
台下有人点头。
他趁机抛出一个数据图表:“这是我们项目上线六个月后的效率对比。平均响应时间从七十二小时缩短到八小时,跨部门协作成本下降百分之六十三。”
大屏幕同步显示柱状图。
就在图表完全展开的瞬间,音响发出一声短促的“滴”声。
老夫子立刻察觉不对。
他迅速调用金手指检测音频流,发现有一段隐藏指令被嵌入背景音乐轨道,一旦播放到特定位置,就会触发远程唤醒程序,重新连接已被切断的恶意终端。
他几乎是本能地做了个手势。
助手立刻切掉背景音乐,换成静音播放模式。
台下没人发现异常。
只有控制台的技术员察觉到信号波动,抬头看了眼老夫子。
老夫子对他微微摇头,表示没事。
演讲继续。
他讲到最后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们发现权限设置错了,导致财务部看不到更新进度。我以为要炸锅,结果第二天早上,保洁阿姨拿着手机来找我,说她看到文档里少了签字栏,顺手标红提醒了负责人。”
全场哄笑。
“你看,改变就是这样发生的。”他说,“它不一定轰轰烈烈,但它一定真实。”
掌声再次响起。
这次比之前更热烈。
老夫子微微鞠躬,准备进入下一节内容。
他刚要开口,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回头一看,是刚才那位老技术员走了上来,手里拿着一张打印纸。
“您的备份文件,”他说,“我发现服务器日志里有个异常下载记录,顺手查了下Ip,是外部代理跳转。我把所有文件重新加密了一遍。”
老夫子接过纸,点点头:“谢谢。”
他低头扫了一眼内容,发现不仅讲稿完整,连ppt动画顺序都被重新校验过。
他抬起头,想再说句话。
这时,台下的灯光忽然暗了一下。
不是全灭,而是主灯组短暂闪烁。
老夫子眼神一紧。
他立刻调用金手指扫描全场电力系统,发现配电箱有一路线路被远程触发了模拟故障信号,虽然没造成断电,但足以干扰正在进行的直播推流。
他终于明白。
对方不是只想让他出丑。
是想让他彻底失败。
他握紧麦克风,声音沉稳:“刚才那一下,应该是电路小波动。不过没关系,我们的系统早就切到了本地运行。”
他看向观众:“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停电,但工作总得继续。”
台下又是一阵笑声。
他趁势说道:“所以我今天带来的所有资料,都在离线设备里。就算现在把网线全拔了,我也能讲完。”
掌声雷动。
老夫子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全场。
他知道,有些人已经在重新评估他这个人。
而他也清楚,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翻开下一页讲稿。
手指划过纸面。
突然,他注意到右下角有一行极小的铅笔字,不是他写的。
“老赵让你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