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自行车从老夫子身边骑过,铃铛响了一声。他站在路口没动,手里还捏着手机,屏幕上的微信消息没关。
王阿姨发来的那条“我儿子要结婚了……有点难处,能聊聊吗”还在对话框里躺着。
他点开语音通话,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三声被接起,那边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有点喘,像是刚忙完活儿坐下,“喂?老夫子?”
“是我。”他说,“刚才你说的事,具体啥情况?”
那边安静了一下,然后声音低下来,“我儿子下个月要办酒,定婚宴的地方出了问题。原来谈好的酒店,突然说档期没了。换了两家,一家说涨价三成,另一家要加‘服务协调费’,不交钱不给签合同。”
老夫子听着,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打开了金手指界面。
数据流自动加载,接入本地餐饮预订平台、社区场地租赁备案库和近三个月的交易记录。
“你交了定金没?”他问。
“交了五千。”保洁阿姨声音发紧,“第一家收了钱,说好不退。我现在找别的地方,价格都高得吓人,比去年涨了一大截。”
老夫子盯着分析结果,眉头慢慢皱起来。
系统标记出三家热门婚宴场所,近两周价格异常波动,涨幅均超四成。更奇怪的是,这些场地的线上预约页面访问量激增,但实际成交单数却很少。
后台日志显示,多个账号用同一Ip地址反复刷单占位,每次停留时间不到两分钟,明显不是真实客户。
他还注意到,这几家场地最近都新增了一个“合作中介”,名字不同,但联系方式绑定的是同一个手机号。
这个号码,他在之前的养老项目骗局记录里见过。
是老赵常用的副号之一。
“您别着急。”老夫子把手机揣进兜里,“这事有猫腻,但不一定是市场问题。”
“还能是谁搞鬼?”保洁阿姨苦笑,“我就一扫地的,谁会专门对付我?”
“不是对付您。”老夫子说,“是有人不想让这婚礼顺利办。”
他想起之前老赵派人破坏秦先生血压计的事,也想起那次假志愿者想泼墨毁字。手段不一样,目的却相似——制造麻烦,扰乱节奏,让人知难而退。
这次的目标换成了婚礼。
而且选了个最戳人心的地方下手。
婚事对普通人来说是大事,尤其对一个靠打扫卫生养大孩子的母亲而言,体面办一场酒,几乎是半辈子的心愿。
“您儿子打算在哪办?”他问。
“本来想在社区食堂二楼,那边便宜,还能自己请厨师。可现在管理员说,上面通知临时检修电路,整个十月都不能用。”
老夫子眯了下眼。
社区食堂二楼?那个地方连个正式电路图都没有,平时烧个水都够用,哪来的“大规模检修”?
他立刻调出场地使用登记表。
记录显示,上周五确实有一份报修申请,签名是“后勤组老李”。但他查了值班表,那天老李根本不在岗。
伪造的。
背后有人想堵死所有低价选项,逼人去订高价酒店。
“您把中介的名字、电话、合同照片都发我一下。”老夫子说,“还有付款凭证,越全越好。”
“你要这些东西干啥?”
“查清楚到底是谁在抬价。”他说,“如果真是人为操纵,咱们就得反着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真愿意管这种事?”
“您扫地这么多年,谁家漏水、哪家吵架,您不也都顺手帮过?”老夫子靠着电线杆站直了些,“现在轮到别人该帮您了。”
又停了几秒,她轻轻说了句:“谢谢你啊。”
“别谢。”他说,“等您儿子娶上媳妇再说。”
挂了电话,他打开相册,开始整理收到的信息。
三份报价单,两家酒店,一个私人宴会厅。
价格全都离谱。
其中一家标榜“星级服务”的酒店,过去半年根本没有举办过任何婚宴记录。宣传图里的大厅,跟实地拍摄的照片对不上角度,明显是盗图。
更巧的是,这家店的法人代表,跟老赵名下的某个空壳公司有关联。
金手指继续深挖,发现这几个月陆续有五对新人取消婚宴预订,理由都是“场地冲突”或“突发涨价”。
其中有两对后来去了郊区小饭店凑合办的,另外三个至今没再提办酒的事。
这不是巧合。
是套路。
先控制信息源,再制造稀缺感,最后坐地起价。老赵玩这一套很熟。
以前是用来骗老人投资,现在改行搅和婚事了。
老夫子把所有线索归类,生成了一份简报。
标题就写:**《关于近期社区婚宴价格异常波动的初步分析》**。
他顺手转发到个人备份群,备注了一句:待查。
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已经偏西。
他转身朝居委会大楼走。
门口值班的小张看见他来了,笑着打招呼:“又来查资料?”
“借你们档案室用十分钟。”老夫子说,“调一下最近两个月的公共场地租赁备案。”
“又要查啥事?”
“有人想把婚礼办黄。”他说,“我看看能不能把它捞回来。”
小张愣了一下,“谁这么缺德?”
“就是那种见不得别人高兴的人。”老夫子走进楼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干点人事。”
档案室在二楼拐角,屋子不大,一排铁皮柜靠墙立着。
他翻出编号为“cL-2024-F”的文件夹,里面是社区内所有可用于集体活动的场所登记表。
一页页看过去,重点盯住了几个常被租用的地点。
老年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上月已排满广场舞比赛和健康讲座。
文化广场露天舞台——正在翻修地面,预计工期四十天。
社区食堂二楼——报修日期为十月三日,预计恢复时间为十一月中旬。
每一条都被卡得死死的。
而且审批流程里都有个陌生签名,字迹潦草,像是随便画了个符号。
他拍下这几页,退出档案室。
下楼时碰见居委会主任从办公室出来。
“老夫子,还没走呢?”
“刚查完点东西。”他把手机亮了一下,“主任,社区有没有规定,场地报修必须由当班人员亲自提交?”
主任一愣,“当然有,还得附带照片和工程评估单。”
“那这份报修单,既没人签字,也没拍照,是谁批的?”
主任接过手机看了眼,“这……我得问问后勤。”
“您问的时候,顺便查查是谁联系的施工队。”老夫子说,“要是连队都没叫,那就是纯粹挡路了。”
主任脸色变了,“你怀疑有人故意拦婚宴?”
“我只是觉得,这么多巧合堆一块,不像正常情况。”他把手机收好,“王阿姨的儿子结婚,本来说好十月十六,现在四处订不到地方,钱也不够补差价。她干了一辈子保洁,不容易。”
主任叹了口气,“这事我知道了,明天一定查清。”
“我不只要查清。”老夫子站在门口说,“我还想知道,是谁在背后推这一波涨价潮。”
他走出居委会大楼,天边还有点橙红色。
手机震动了一下。
保洁阿姨发来一条新消息:【我把中介聊天记录都整理好了,发你邮箱了。】
后面跟着一句:【老夫子,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他回了个字:【别谢,先打赢这一仗。】
然后打开邮箱,下载附件。
聊天记录里,中介一口一个“姐”,说得特别热情。
说什么“资源紧张”“提前锁定名额”“内部通道优先安排”。
可每当提到具体付款方式,就含糊其辞,一会儿说走私账安全,一会儿又要现金红包才肯帮忙。
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再结合之前的Ip追踪和公司关联分析,基本能确定——
这是老赵的新玩法:不直接骗钱,而是通过操控供需关系,逼人花冤枉钱,从中抽成。
手段隐蔽,不留证据,专挑弱势群体下手。
老夫子合上手机,站在路灯下没动。
他知道,光查资料不够。
得走出去,一家一家跑场地,当面问价,当面录音,当面看合同。
只有拿到原始凭证,才能撕开这张暗网。
他掏出记事本,写下明天的计划:
第一站:东街酒楼,面谈报价细节;
第二站:阳光宴会厅,查营业执照;
第三站:社区周边三家私人家宴馆,打听是否有空档。
正写着,手机又震了。
是金手指发来的提示:
【检测到目标手机号再次活跃,正与某婚庆公司经理通话中,内容加密,持续时间3分17秒。】
他盯着那串号码,眼神沉了下来。
老赵已经开始行动了。
那他也得加快脚步。
明天一早,他就带着问题上门。
笔尖在纸上顿了一下,他划掉原来的计划,在最上面写了一行字:
【先找大番薯。这事儿一个人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