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靖王出列拱手:陛下!古来名将所求者,不过斩将夺旗破阵三事。今贾铭旬日间尽得之,实乃...话音未落,忽闻殿外马蹄声急,兵部侍郎狂奔入内:
八百里加急!贾将军追击残寇,已收复三镇失地!
(
朝堂之上,七皇子李景琰朗声道:儿臣以为贾游击此番立下不世奇功,较之前更为显赫,理应厚赏!
百官闻言纷纷议论。
御座上的雍顺帝眯眼笑道:景琰,前 ** 还极力反对。
靖王李景琰正色道:儿臣先前只是认为其功不抵赏,今时不同往日。
除却抱恙未至的二皇子李昇与六皇子李弈,其余皇子皆列班在朝。誉王李景桓与曹王李炎彬当即出列声援,他二人数日前便主张重赏贾铭,此刻自不肯落后。晋王李慎行见大势如此,亦随众附议。
唯独太子李景宣傲立不语,心中暗嗤武将粗鄙,然亦知不宜违逆圣意,遂缄口不言。其党羽见状皆默然。
满朝文武除 ** 外,皆奏请封赏。雍顺帝面无波澜,沉声问道:诸卿以为当如何封赏?
七皇子再度进言:贾游击歼灭鞑虏三千,斩敌酋努尔哈,诛千夫长等数十人,更破万数仆从军,此等旷世之功,当敕封侯爵!
七皇子靖王李景琰又一次在朝堂上直言进谏!
场面却出人意料。
话音刚落,
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反对声浪比先前更加猛烈!
以四王八公为首的武将集团反应最为激烈——
陛下三思!
这封赏太过离谱,万万使不得。
贾铭资历尚浅,哪有资格封侯?
简直荒唐!此事断不可行!
牛继宗、柳芳等人拼命阻拦。
他们与贾铭早有旧怨,
自然不愿看他平步青云。
更何况牛继宗身为伯爵,柳芳仅是子爵,
若让贾铭受封侯爵,
岂不是要压他们一头?
日后还不得骑到他们头上作威作福?
妒火与愤恨交织,
这群人简直要咬碎后槽牙。
大半个武将集团联名反对,
连天子也不能无视。
太子李景宣阵营随即响应,
其余派系见状也纷纷附议。
而七皇子靖王李景琰,
连同五皇子誉王李景桓、
八皇子曹王李炎彬等人,
则全力支持贾铭。
与上次不同,
此番交锋阵营更为分明——
半数支持,半数反对,
鲜有人保持中立。
雍顺帝冷眼旁观,
默数着反对者的人数。
武将重臣显然占了上风:
大司马桑公、
太傅宋玉承、
大理寺卿高升、
工部尚书百里延、
户部尚书沈追、
刑部尚书蔡荃、
礼部尚书陈元直......
这些重臣大都持反对意见。
皇帝神色如常,
似乎早有预料。
索性听任群臣争执。
户部尚书沈追——
这位清河郡主之子主张封贾铭为三等男爵;
工部尚书百里延提议授予五等爵;
刑部尚书蔡荃则认为,
将贾铭从三品奉国将军擢升为二品辅国将军即可。
永平侯徐令宜厉声驳斥蔡荃的提议:这哪是封赏,分明是折辱!天大的战功岂能这般轻慢对待!
朝堂之上争执不休,最终达成的最低共识是:必须越过从二品辅国将军与正一品镇国将军,直接授予贾铭超品男爵之位。
这份战功确实惊天动地——
阵斩敌将!
夺敌军旗!
击溃大军!
歼敌逾万,其中包括最难缠的数千 ** 精锐!
更解了定远镇之危,间接挽救整个抵寇城周边!
这般功绩纵然称不上旷古绝今,也绝对是罕世奇功。按说封个侯爵都不为过,奈何贾铭面临三重阻碍:其一没有靠山,连金陵贾家都不肯撑腰;其二年纪太轻,众臣认为十四五岁就蹿升太快会断送前程;其三树敌众多,四王八公集团集体反对。
尽管贾铭立下不世之功,反对声浪仍让雍顺帝难以忽视。经过冗长争论,皇帝最终作出折中决断:既如此,便晋贾铭为......
皇子与近臣们屏息凝神,连眼睛都不敢眨。
【2
圣旨宣:贾铭勇冠三军,解定远之围,斩将夺旗摧敌阵,忠勇可嘉,特晋为三等子爵,钦此!
这道圣谕激起轩然 ** 。须知贾铭原仅为从三品一等奉国将军兼云骑尉,已与袭爵的国公嫡脉贾珍平级。按宗室品阶,其上尚有辅国将军四等、镇国将军四等,以及一等男爵兼云骑尉至三等男爵共四阶。
贾铭竟在极短时间内接连晋升十二阶,跨越三大等级!
非建国初期的和平年代实属罕见!
这般晋升速度简直骇人听闻!
更令人震惊的是距离他受封奉国将军才过去数日!
几天之内爵位连跳数十级!
朝野为之震动!
那位为巴结观察使高鹄而抛弃糟糠之妻赵盼儿的新科探花欧阳旭,此刻早已妒火中烧!
......
不过一介武夫,仅仅打了几场胜仗就获此殊荣!我欧阳旭绝不甘心!
岂止是他。
诸如柳芳等世袭贵族同样嫉恨得咬牙切齿。他们靠着祖上荫庇才获得爵位。
而贾铭却在短短数日内就追上甚至超越了他们的地位!
愤懑!
嫉妒!
屈辱!
回想当初那个被他们视如蝼蚁的贱民,如今竟与他们平起平坐——
这些贵族几乎要气疯!
不过除了四王八公这些权贵外,
大多数朝臣倒还勉强能够接受。
虽说...
即便是某些重臣也难免眼红。
相较于正儿八经的侯爵,
子爵虽号称超品,
但在众人眼中,
子爵与男爵不过是伪超品!
唯有公、侯、伯才有专属封号。
像是荣国公、宁国公,赞侯、留侯、言侯等。
子爵则简单称为子爵,
仅以一等、二等区分。
因此实际价值天差地别!
从数量来看,
当朝现存的公、侯、伯加起来不足三十位!
子爵与男爵则多得多,多是世袭递降而来。
即便如此,
子爵之位依然显赫非常!
百姓见之必须行礼!
官员与低等爵位者更需恭敬相待。
......
......
贾铭获封三等子爵后,朝堂格局骤然生变。
即便日后卸去官职,这位新晋子爵也已能与柳芳等人分庭抗礼。
纵使有人心怀不满——
也得忍着!
这还仅是爵位。
雍顺帝随即加封贾铭为正三品参将。
原本提拔之事早有谋划,
却因群臣阻挠暂缓。
而今立下奇功,
加之考量其背景,
** 此次态度格外坚决。
虽有微词,
但反对声浪已弱。
子爵既封,
参将又非定额要职——
以此大功,
纵授副总兵亦不为过。
既未触及底线,
众臣便顺水推舟。
更何况,
雍顺帝已在爵位等级上妥协,
自侯爵降为子爵。
若再刁难官职,
未免显得不识时务。
由此,
贾铭自游击将军
一跃而成统兵参将!
敕印旗牌加身,
获准筹建三千精锐,
战时更可扩编至万!
位列总兵之下、都司之上,
至此,
这位新贵已真正踏入高阶武官之列!
地位堪比文官正四品,
乃是实打实的重臣。
牛继宗、柳芳等人嫉恨交加,
却只能随群臣山呼:
皇上圣明!
圣心大悦之际,
这道封赏犹如飓风过境——
先席卷朝堂,
再震动京城,
终至传遍天下!
100
自此,
大乾皆知有一位战功赫赫,
威名远播的贾子爵、贾参将!
……
宁国府内,器皿碎裂声接连不断!
值此之际,贾珍双目赤红。
正疯狂砸毁屋内陈设!
贾...铭!!
你为何还不毙命,那群号称无敌的蛮夷竟是废物!纵声咆哮间,他额角青筋暴起。
贾蓉同样面容扭曲。
尤氏见状惊恐,慌忙躲进内室。
闺阁中,铜镜映出尤氏娇艳容颜。
听闻贾铭又建奇功,她纤指轻抚胭脂匣,不由喃喃:如今恐怕连老爷都...
鎏金烛台摇曳,照得她眸中泛起异彩。
荣国府正院,贾政带回捷报时——
满府先是一寂。
继而哗然四起!
莫不是天神临凡?王熙凤抚着怦然胸膛,那可是超品爵位!
贴身丫鬟平儿轻拢鬓边珠钗:已然盖过珍大爷的爵位了。
这位通房大丫鬟遍身锦绣,秋水明眸顾盼生辉,隐在裙裾间的绣鞋却悄悄碾着地上落花。
三姑娘探春昂首道:更胜大老爷的一等将军!
语毕自己先怔了怔。
经此一言,众人愈发凛然。
大厅里,几位女子的目光不约而同闪烁着异样光彩。
王熙凤暗自思忖着:自己丈夫贾琏虽贵为荣国府长房嫡孙,又是世袭一等将军贾赦之子,却是个不上进的。
父子两代都这般没出息!
贾琏向来厌恶读书求仕途。
前些日子刚花了银钱捐了个从六品的同知虚衔。
这还是托了贾铭的福才办成的。
但这种微末小官在京中多如牛毛。
连实职都没有。
比起贾政、秦业那些有实权的五品官尚且不如。
更遑论与正三品参将、超品子爵贾铭相比?
简直是云泥之别。
李纨忽然轻声开口:若是那位嫁给贾铭......
这位年轻孀妇身姿纤弱,眉眼间凝着化不开的轻愁。乌云髻衬得瓜子脸格外清减,眸中却泛起少见的向往之色。
这番话让王熙凤顿时变了脸色。
她咬着牙道:确实如此。
原来王熙凤和李纨的敕命只是六七品的安人。
这等品级连进宫朝贺的资格都没有。
须知诰命乃圣恩特赐的殊荣。
唯有得封号的命妇方能享有。
五品官员授诰封,六品及以下领敕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