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奉召入宫的速度很快。
当他踏入章台宫偏殿时,脸上已然挂上了那副惯常的、温和而疏离的公式化笑容,步履从容,不见丝毫匆忙。
燕丹将自己在从齐国返回的路上构思的“香皂、玻璃、烈酒”敛财三策,又向吕不韦详细阐述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其潜在的巨大利润和对冲郑国渠消耗的作用。
吕不韦端坐在嬴政下首,手指轻轻捻动着玉圭,听得十分专注。
待燕丹说完,他抚须沉吟片刻,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赞赏之色,呵呵一笑:“安秦君果然机敏过人,思虑深远!此策另辟蹊径,若果真可行,确能解我大秦后顾之忧,实乃妙计!”
他夸得真心实意,仿佛打心眼里为燕丹的“奇思妙想”感到高兴,全然看不出丝毫往日里的忌惮与防备。
这份表面功夫,是他多年商海沉浮、政坛博弈练就的本能,早已深入骨髓。
然而,赞赏归赞赏,吕不韦话锋随即一转,变得务实甚至略带审视:“不过,安秦君,商场如战场,空口白话终是虚妄。”
“香皂、玻璃、烈酒,此等闻所未闻之物,究竟能否制成?制成之后,其效是否真如君所言?成本几何?利润几成?皆需眼见为实。”
他看向嬴政,语气恭谨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大王,老臣以为,此事可行,但需谨慎。不若先命安秦君督造少量样品,待验证无误后,再酌情调配资源,设立工坊,大规模制备,方为稳妥。”
嬴政端坐其上,将吕不韦那番表面夸赞、实则设置门槛的话听得明白。
他心中不悦,却知吕不韦所言在理,自己目前也无法强行越过丞相推动此事,只得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准丞相所奏。安秦君,此事便由你先行试制样品。”
“臣,领旨。”燕丹躬身应下,心中并无意外。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这反应在他预料之中。
从宫中出来,燕丹径直回到了安秦君府,府内如今热闹了许多,墨笙和她带来的二十名墨家年轻弟子已经安顿下来。
此时,他们正聚在后院划出的临时工坊区,对着燕丹之前留下的马鞍马镫和一些简易机关模型研究得热火朝天。
燕丹没有立刻打扰他们,而是先去了府库,查看今年新收的粮食。
望着堆积如山的、颗粒饱满的麦子和粟米,一个念头闪过脑海:粮食充足,除了做炒面军粮,或许还可以试试……酿新酒?
他想到的并非传统的米酒或黄酒,那种酒精度数太低。
他想要的是更烈的酒,以及……一种更适合推广、口感更易被接受的新奇饮品——啤酒。
“小麦啤酒!”燕丹眼睛一亮。
这个时代已经有酒曲发酵技术,酿制低度的醴酒(类似啤酒的古代酒)并非难事,只是工艺粗糙,口感不佳。
如果加以改良,做出清澈爽口、带有麦芽香气的啤酒,说不定能在六国贵族中打开市场!
毕竟,这玩意喝起来可比辛辣的烈酒更容易入门。
而烈酒,则需要关键设备——蒸馏器,通过蒸馏提纯,才能得到高度数的白酒。
这东西的原理并不复杂,但密封性和冷却系统是难点,正好可以让墨家那些巧手工匠来攻克。
想到这里,燕丹立刻行动起来。
他找来绢帛和炭笔,凭借系统灌输的初级知识,开始绘制草图。
啤酒酿造的大致流程:麦芽制备(浸泡、发芽、烘干)、糖化、发酵。
蒸馏器的原理图:甑桶(用于加热含有酒精的发酵液)、导气管(引出酒精蒸汽)、冷凝装置(将蒸汽冷却成液体)。
他画得并不精细,很多细节都故意留白或标注“待研”,只给出基本原理和大致构想。
他深知,如果每次都能直接拿出完美方案,时间长了,必然引人怀疑。
尤其是现在要与墨家合作,适当的“探索”和“失败”过程,才更显真实,也能更好地激发墨笙等人的创造力和参与感。
画好草图,燕丹来到后院工坊,找到了正对着一架改良纺车零件蹙眉思索的墨笙。
“墨笙,来看看这个。”燕丹将草图递过去。
墨笙接过绢帛,只看了一眼,就被上面新奇的结构吸引了。“这是……酿酒用的?这个带管子的铜鼎是做什么的?”她指着蒸馏器部分,好奇地问。
“此物名为‘蒸馏器’,可将寻常酒水中的精华‘提’出来,得到更烈、更纯的美酒。”燕丹简单解释了一下原理,“还有这个,是一种名为‘啤酒’的新式酒饮,口感清爽,别具风味。我想请你们帮忙,依据此图,尝试制作出来。”
墨笙一听是制作新东西,顿时来了精神,眼睛放光:“没问题!交给我们!正好试试手!”她立刻召集了几个对金属冶炼和器物构造最擅长的师弟,围着草图讨论起来,时不时迸发出激烈的争论和新的想法。
看着他们投入的样子,燕丹满意地点点头,技术宅的积极性,就是要用新课题来调动。
安排好了酒类研发,燕丹开始着手另一项关键产品——香皂。
这东西的原理更简单:油脂(动物油或植物油)与碱(草木灰水中的碳酸钾)发生皂化反应。
战国时代,猪油、牛羊油易得,草木灰更是寻常之物。
他没有直接给出最佳配比,而是打算亲自尝试。
他在后院僻静处搭了个简易工棚,搬来陶罐、猪油、滤好的草木灰水等材料。
先是估算着比例将猪油融化,然后慢慢加入浓稠的草木灰水,用木棍不停搅拌。
第一次,碱加多了,做出的皂液过于刺激,还带着一股怪味。
第二次,油加多了,皂体过于柔软,不易成型。
燕丹故意将这些“失败品”摆在一边,记录下每次的配比和现象,一副认真实验的模样。
这番举动,果然吸引了墨笙的注意,她忙完手头的活跑过来,看着燕丹捣鼓那些油腻腻的罐子,好奇地问:“燕丹大哥,你这又是在做什么?”
“尝试做一种名为‘香皂’的洁身之物,去污留香,比现有的皂荚好用。”燕丹一边搅拌着第三罐混合物,一边解释道。
这一次,他调整了配比,搅拌了许久后,皂液终于呈现出细腻粘稠的状态,他将其倒入几个小木模中,静待凝固。
一个月后,燕丹小心翼翼地从木模中取出几块淡黄色、质地均匀、闻起来只有淡淡油脂和草木味道的固体。
成功了!虽然比不上现代香皂的芬芳和柔滑,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革命性的清洁用品!
他切下一小块试用,沾水后能产生细腻泡沫,去污力强劲,洗完手后皮肤也不像用皂荚那样干涩。
燕丹心中暗喜,面上却只是露出“终于成功一次”的欣慰表情。
他将这几块珍贵的初代香皂样品用细麻布包好,准备下次入宫时呈给嬴政还有吕不韦验看。
只要吕不韦点头,他就可以顺势请求划拨土地和资源,建立正式的香皂工坊,扩大生产。
看着工棚里摆放的“失败”记录和成功的样品,再听听隔壁工坊里墨笙等人为蒸馏器和啤酒配方争论不休的喧闹声,燕丹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胳膊。
香皂、啤酒、烈酒、玻璃(这个难度更高,需要专门的材料烧制,暂缓)……还有需要推广的卫生观念,比如用香皂洗手、用高度酒消毒可减少伤口感染,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真是好忙,好忙啊。”燕丹伸了个懒腰,望着窗外渐沉的夕阳,嘴上抱怨着,眼中却闪烁着充满干劲的光芒。
这一切的忙碌,都是为了给那个别扭又霸道的少年君王,攒下一份厚实的家底。
想到嬴政将来看到这些成果时的表情,燕丹觉得,再忙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