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东成、何润东,甚至夏晖,他们并非不支持江河,也并非不想查明真相,但他们更现实,更清楚硬扛下去的代价有多大。他们看着江河日益憔悴的面容和眼中挥之不去的血丝,心中充满了不忍和担忧。他们觉得,江河已经到了极限,是该低头的时候了。
然而,江河在长时间的沉默和承受了所有的压力与质疑之后,在一次只有最核心几人参加的会议上,他用沙哑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只说了几句话:
“压力,我感受到了。困难,我也看到了。”
他环视在场的卫东成、何润东、夏晖等人,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但是,富源矿的调查,不能停,也不会停。节奏可以调整,方法可以改变,但方向,绝不能变。”
“刘富源可以‘病’,但真相,不会病。他躺在医院里,正好给了我们时间去查那些还站着、还能动的人,去挖那些他以为我们挖不到的根子。”
“上面要交代,可以,等我们查清楚了,自然会有交代。现在,天还塌不下来。”
江河刚刚承受完又一轮来自内部的动摇与劝退,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仿佛独自站立在即将决堤的河岸上,脚下是不断崩塌的泥土。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一刻,办公室门被“砰”地一声猛地推开!
县府办主任蒋伟跑得气喘吁吁,额上见汗,怀里紧紧抱着一份刊物,像是抱着什么绝世珍宝。他冲到江河办公桌前,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带着尖锐的破音:
“县长!快!快看《政策研究参考》!最新一期的头条!我的天……您快看看!”
紧接着,陈向华门也没敲地推门进来:“县长快看……”手里赫然也是一本杂志。
江河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一怔。《政策研究参考》?这是省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内部刊物,不公开发行,但直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各地市、县局党政一把手,是省内政策动向最权威、最敏感的风向标之一。它在这个时候,能有什么文章?
他接过那份装帧朴素、甚至有些严肃过头的内部刊物,封面上“政策研究参考”六个庄重的宋体字,仿佛带着千钧重量。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首页。
一行加粗的黑体标题,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悍然撞入他的眼帘:
《刮骨疗毒,方显担当——安北县整治富源矿业事件的积极意义与多维启示》
作者署名:郑国锋。
江河的心跳,在这一刻漏了一拍,随即猛烈地搏动起来,撞击着胸腔。郑国锋!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主要领导的智囊核心,他的文章,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省里最高决策层的一种倾向!
他强压下翻涌的心绪,目光如饥似渴地迅速往下浏览。
文章开篇立论,高屋建瓴,没有丝毫含糊:“近日,安北县对富源矿业有限公司存在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税收征管等突出问题重拳出击、坚决整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一些杂音。笔者认为,此举非但不是所谓‘打压异己’、‘树立官声’,恰恰相反,这是新形势下地方党委政府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的生动体现,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值得充分肯定和坚决支持!”
“杂音”二字,定性精准!而“充分肯定”和“坚决支持”八个字,更是立场鲜明,力重千钧!
文章接着从四个层面展开了鞭辟入里的论述:
“其一,这是坚守安全生产红线、生命至上原则的必然选择。富源矿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对矿工生命的极端漠视,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公然挑战。安北县政府果断出手,彻底排查风险,是在用实际行动扞卫‘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不仅是勇气,更是对人民生命权的最高敬畏。”
“其二,这是深化反腐败斗争、净化政治生态的精准发力。矿产资源领域资金密集、权力集中,极易滋生腐败。打击无证开采、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乱象,就是铲除寄生在国有资源上的毒瘤,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不仅是职责,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
“其三,这是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的长远之举。靠破坏规则、掠夺资源获取暴利的企业,是对其他守法经营企业的极大不公,最终会破坏一地经济的健康发展。整治一个富源矿,正是为了呵护整片森林的生机。”
“其四,这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巩固执政根基的务实之策。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敢于亮剑,彰显了新一届县政府班子直面矛盾、不回避历史遗留问题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这不仅是政绩,更是赢得民心的根本途径。”
每一段论述,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那些污蔑、质疑和非议的七寸上!逻辑严密,论据扎实,尤其是引用的数据和案例,甚至涉及一些尚未公开的会议决策细节,显示出作者做了极其深入和准确的调研。
文章最后总结道,气势磅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面临转型阵痛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安北县这样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刮骨疗毒’的担当精神。各级领导干部都应从中汲取力量,摒弃‘洗碗效应’(注:指干活多容易打碎碗而受责难)的顾虑,坚信党中央肃清流毒、振兴经济的决心,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刮骨疗毒”、“战士”!这些词汇,充满了战斗性和毫不妥协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