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种下后,小院里似乎瞬间就多了几分生气。
傍晚时分,顾枭和玉清喜欢搬了椅子坐在树下喝茶,看着夕阳余晖将小楼的红砖染成温暖的橙色。
“过几天,想请几个人来家里吃顿便饭。”顾枭吹开茶沫,忽然说道。
玉清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滞,抬眼看他:“请谁?”
“德盛行的王经理,汇通钱庄的刘掌柜,还有帮我们联系过几次货运的孙二爷。”顾枭报出几个名字,都是目前生意上往来密切、且给过他们帮助的人,“乔迁之喜,也该表示一下感谢。”
玉清沉默了下来,邀请客人来家里……这意味着他需要以主人的身份出面应酬。
这和他平时在铺子里安静地记账、或者在后院打理家务完全不同,那些过往的经历,让他对站在人前,尤其是站在一群有身份的、精明的男人面前,本能地感到一丝畏缩和不适。
他习惯了隐藏在顾枭的身后,做好支撑的工作。阳光下的觥筹交错,言笑晏晏,似乎离他很远。
顾枭看出他的迟疑,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玉清,这是我们的家。你是这里的主人,也是顾氏商行的合伙人。于公于私,你都应该在场。”
他的语气不是命令,而是陈述,带着一种温柔的信任:“不用担心,只是吃顿便饭,随意聊聊。”
我们的家……主人……合伙人……
这几个词像石子投入玉清的心湖,激起圈圈涟漪。
他想起那张写着“合伙人”的身份证件,想起院子里那棵刚刚种下的桂花树。
是啊,他不再是那个需要看人脸色、揣摩人心的玉清了。
他是这里的主人,他有资格,也有责任,站在顾枭身边,共同面对一切,包括社交。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那点残存的怯意,迎上顾枭的目光,点了点头:“好,我来准备。”
既然答应了,玉清便立刻投入了准备工作中。他不再是被动地等待顾枭安排,而是主动地承担起来。
他首先找来纸笔,根据几位客人的籍贯和喜好,拟定了一份菜单。
既要有几样撑场面的硬菜,也要有清爽可口的家常小炒,还要考虑到刘掌柜年纪稍长,口味可能偏软烂清淡一些。
“红烧肉要做,王经理是北方人,应该喜欢。清蒸鱼不能少,寓意好。再加个蟹粉豆腐,刘掌柜牙口不太好……孙二爷喜欢喝酒,得准备几个下酒的小菜……”玉清一边写,一边低声自语,神情专注。
顾枭坐在一旁,看着他蹙眉思索、时而落笔的样子,心里涌起一股奇异的暖流和自豪。
他的玉清,聪明,细心,一旦决定了要做某事,便会全力以赴,展现出惊人的条理性和执行力。
菜单拟定后,玉清没有假手他人,亲自去了市场。
他在各个摊位前流连,仔细挑选着最新鲜的五花肉,活蹦乱跳的鱼,嫩滑的豆腐……他现在能为了几个铜板,和卖菜的阿婆认真地讨价还价,神态自然,没有半分扭捏。
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观音”,而是一个精打细算、用心经营着家庭生活的寻常男子。
采购回来,玉清又忙着打扫布置。
他将客厅收拾得一尘不染,沙发靠垫拍得松软,茶几上的烟灰缸擦得锃亮。
他还抽空去花店买了几支便宜的时令鲜花,插在一个玻璃瓶里,放在客厅显眼的位置,顿时给家里增添了几分雅致和生气。
顾枭想帮忙,却发现自己有些插不上手。玉清似乎对这一切驾轻就熟,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只是在玉清需要搬动重物时,才上前搭把手。
“需要请个厨子吗?”顾枭问。
他知道玉清会做些家常菜,但一个人做那么多菜他担心会累到玉清。
“不用。”玉清摇摇头,眼神坚定,“我自己来。”
他想亲手操办这场属于他们“家”的第一次正式待客,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宣告,一种姿态。
顾枭看着他忙碌而坚定的背影,没有再劝,他相信玉清能做到。
宴客的日子到了,天刚蒙蒙亮,玉清就起来了,厨房里很快响起了有节奏的切菜声和锅碗瓢盆的轻微碰撞声。
顾枭醒来时,就闻到空气中弥漫开一股诱人的肉香。
他走到厨房门口,看到玉清系着干净的围裙,正站在灶前,小心地翻动着锅里色泽红亮的红烧肉。
他的侧脸在晨曦和灶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和专注,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怎么起这么早?”顾枭问。
玉清回头看他一眼,笑了笑:“有些菜得提前准备,火候才够。”他手下没停,用勺子舀起一点汤汁尝了尝味道,微微点头。
顾枭没有打扰他,自己去打了水洗漱。
他看着玉清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觉得这个家,因为他的存在,充满了令人心安的烟火气。
傍晚,华灯初上。德盛行的王经理最先到,他是个微胖的中年人,未语先笑。
顾枭在门口迎他进来。
“顾老板,恭喜乔迁啊!这地方真不错!”王经理笑着拱手,目光好奇地扫过布置得简洁而温馨的客厅。
“王经理客气,快请进。”顾枭将他让进屋。
这时,玉清正好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拼盘。
他换下了围裙,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长衫,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额间朱砂净显,整个人清俊又沉静。
王经理看到玉清,愣了一下。
他常在顾氏商行见到这位管账的“玉清先生”,知道他是顾枭极信任的人,却没想到会在家里见到,而且是以这样一种主人的姿态。
顾枭自然地揽过玉清的肩膀,对王经理介绍道:“王经理,这位是玉清,我的合伙人,也是家里的另一位主人。”
他又对玉清说:“玉清,这位是德盛行的王经理。”
玉清将果盘放在茶几上,转过身,对王经理微微颔首,露出一抹清淡而得体的微笑:“王经理,欢迎光临。顾枭常提起您,多谢您平日对商行的照顾。”
他的声音平和,态度从容,没有一丝一毫的谄媚或怯场,完全就是主人招待重要客人的仪态。
王经理毕竟是场面上的人,虽然心中诧异,但面上丝毫不露,立刻笑着回应:“玉清先生太客气了!早就听说顾老板有位得力助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打扰二位了!”
正寒暄着,刘掌柜和孙二爷也先后到了。顾枭同样郑重地将玉清以“合伙人”和“另一位主人”的身份介绍给他们。
刘掌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赞赏,孙二爷则哈哈笑着拍了拍顾枭的肩膀,说了句“顾老板好福气!”,语气真诚,并无轻慢。
客人到齐,玉清便指挥着请来的一个临时帮佣将菜肴一一摆上桌。
红烧肉油亮诱人,清蒸鱼鲜嫩欲滴,蟹粉豆腐滑嫩鲜香,还有几样清爽时蔬和精致小炒,搭配得恰到好处,色香味俱全。
“都是玉清亲手准备的,家常便饭,诸位莫要嫌弃。”顾枭举杯道。
“哎呀!玉清先生好手艺!这看着就比馆子里的还香!”孙二爷是个直性子,大声赞道。
王经理和刘掌柜也纷纷附和。
席间,顾枭主要负责与客人交谈,谈论当下的生意行情,未来的合作可能。
玉清大部分时间安静地坐在一旁,偶尔给顾枭或客人布菜,动作优雅自然。
当话题偶尔涉及到某批货的具体账目,或者某个合同的细节时,顾枭会转头看向玉清,玉清便会言简意赅地补充几句,数据准确,条理清晰。
“……上个月那批洋货的账,玉清复核过,尾款应该在这周三之前结清。”顾枭对王经理说。
王经理想了想:“对,是有这么回事,我回头让账房查一下。”
玉清轻声接话:“王经理,货单编号是乙字柒佰叁拾肆号,您可以让账房先生核对一下。”
王经理有些惊讶地看了玉清一眼,随即笑道:“玉清先生真是心细如发,佩服佩服!”
刘掌柜也捻着胡须点头,对顾枭道:“顾老板,有玉清先生这样一位贤内……咳咳,得力合伙人在,何愁生意不兴啊!”他差点说漏嘴,及时改了过来,但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玉清只是微微笑了笑,继续安静地吃菜,适时地为客人添上酒水。
他表现得体大方,既不过分活跃抢了顾枭的风头,也丝毫不显拘谨小气,完全融入了这个“主人”的角色。
顾枭看着他从容应对,与几位重要的生意伙伴坦然交流,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和骄傲。
他的玉清,本就该如此,站在阳光之下,凭借自己的才智与能力,获得应有的尊重。
酒足饭饱,宾主尽欢。又喝了几轮茶,聊了些闲话,几位客人便起身告辞。
顾枭和玉清一起将客人送到院门口。
“顾老板,玉清先生,留步留步!今日叨扰了,饭菜非常可口!”王经理笑着拱手。
刘掌柜也点头:“二位伉俪……咳咳,二位合作默契,持家有方,令人羡慕啊!”他再次差点说顺嘴,老脸微红,赶紧掩饰过去。
孙二爷喝得有点多,用力拍着顾枭的肩膀,大着舌头说:“顾、顾老弟!玉清先生!好!你们都是这个!”
他翘起大拇指:“以后有啥事,尽管说话!”
送走客人,关上院门,将外面的喧嚣隔绝。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玉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挺直的脊背微微放松下来,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在廊下灯笼的光晕里,却亮得惊人,里面闪烁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带着成就感的微光。
客厅里杯盘狼藉,残留着宴席后的气息。请来的帮佣已经收拾了大部分碗碟去厨房清洗,但一些细碎的整理工作还需要自己做。
两人没有立刻休息,挽起袖子,一起动手。
玉清擦拭着茶几和桌面,顾枭则将椅子归位,把散落的瓜子皮果核扫干净。
他们之间没有太多交流,但动作默契,仿佛已经一起做了无数遍这样的事情。
收拾妥当,帮佣也结算了工钱离开,家里彻底恢复了宁静。
顾枭从屋里搬出两把藤椅,放在桂花树下。
初夏的夜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残留的油烟味,也送来了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隐约间,似乎还能闻到那棵小小桂花树苗散发出的、极其淡雅的植物清香。
两人并排坐在树下,都没有说话,享受着这忙碌后的片刻安宁。
夜空深邃,繁星点点,比在城市任何其他地方看到的都要清晰。
这里,是只属于他们的天地。
过了许久,玉清轻轻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却又异常的平稳:“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他指的是以主人身份待客这件事,曾经让他心生畏惧的社交,当他真正鼓起勇气,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时,发现并没有那么可怕。
他做得很好,得到了客人的尊重,也赢得了顾枭毫不掩饰的赞赏。
顾枭侧过头,在朦胧的夜色里看着玉清柔和的侧脸轮廓。
他伸出手,在藤椅的扶手上,准确地找到了玉清的手,紧紧握住。
“你做得很好。”顾枭的声音低沉而肯定,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有力,“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这不是敷衍的夸赞,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他看到了玉清在厨房里的专注,在席间的从容,在应对客人时的得体与智慧。
他的玉清,拥有着被苦难磨砺出的坚韧,被时光掩藏的光华,如今,正在一点点地绽放出来。
玉清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还有那句沉甸甸的肯定。
他微微蜷起手指,回握住顾枭。
心底最后一丝因为过往经历而产生的自卑和惶惑,似乎在今晚,在这句“你做得很好”里,彻底烟消云散。
他不再仅仅是依靠顾枭而活,他是玉清,是顾氏商行的合伙人,是这栋小洋楼和这个院子的另一位主人。
他有能力打理好内务,有能力辅助顾枭的事业,也有能力,以平等的姿态,站在顾枭身边,迎接外面的风雨和阳光。
夜风吹拂,树影摇曳。
玉清抬起头,望着满天繁星,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清浅而安定的笑容。
新的身份,新的人生,从这一刻起,才算是真正地、由内而外地,被他接纳和拥有了。
前路还长,但他已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