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切都在稳中向好,北直隶的冬小麦开始收获陆续入库,开始种粟,高粱,大豆。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的红薯长势非常好,已经到了要控旺的时候。
控旺就是通过翻藤,控制红薯藤蔓生长,红薯藤蔓在土地上爬行,会成长根系,这些根系会截流营养导致主根系膨大受影响,影响产量。
就在和谐的气氛中,永平煤铁集团总办大楼,这里是张锐轩下令修建的,后面还有大片的生活区,都是砖瓦房。
杨炼是李东阳派来户部主事,年轻干练,前科二甲进士。
杨炼在总办大楼有十几间办公楼,还有一间库房。后面还有生活区也有一片宿舍,日子非常自在。
杨炼带着十书吏在这个干活,活也是非常简单,每出一辆运铁车(1500斤铁),就是十五两银子税票,税票通行标注运铁车最终目的地和数量,凭票通行天下,中途关卡不再收税。
税票一式两份,每月底杨炼将自己留底的税票拿到京师交到户部工商司,张锐轩带上税银在京师交到户部银库勾销每个月税收。
永平煤铁集团出货非常平稳,每天出车1000辆左右,一个月税收45万两银子,540万银子。
李东阳非常满意,大明税收不稳定,农业天灾非常多,作为内阁次辅领户部尚书,每年都在为钱发愁。
大明中央财政全靠地方上供,可是地方也没有那么甘心上交钱粮到户部,都是善财难舍。
张锐轩的这个模式给了李东阳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永平煤铁集团一年能够上税540万两银子,大明只要再来一个这些大作坊,那么中央财政想要盈余就不难了。
而且最近门头沟煤矿势头也是很好,京师和周边百万之口都是使用这里煤炭。每个人平均一年消费400斤就是4亿斤煤炭。
就是20万吨煤炭,5文钱一斤,也是一百万两银子,贡献10万两税银,已经是一个中等府税收规模。
这就是后世总结大明中兴之光,税票制改革。此时不过是发起一个想要货通天下,一个想要税收天下。
太白楼雅间
大红酸枝圆桌摆着八道鲁菜,龙井茶香雾袅袅升腾。李东阳望着窗外朱雀大街的车马喧嚣,指尖叩击着茶盏,青瓷壁上的冰裂纹随震动轻颤。
随着穿越时间日久,张锐轩也对于朝廷这些大员做了功课,再也不是刚来的时候那样两眼一抹黑。
张锐轩对上自己这位恩师还是有些拘谨,李东阳个子比较高大,南人北相,茶陵人。茶陵县可能一般人不太有印象,可是知道党史的人,茶陵可是赫赫有名。
当年的井冈山六县,茶陵赫然在列,作为一个军工人员,张锐轩对于茶陵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不知道,恩师招学生前来有什么需要问询的。”张锐轩也不知道李东阳想要做什么。
李东阳将茶盏搁在盏托上,瓷与瓷相触发出清越声响:“为师很困惑,你是如何做到朝廷有用度而民不加赋。”
李东阳作为一个大明士大夫,一向都是信奉士农工商,国之四民,认为农业是立身之本,税收制度也是按照前朝来,有了灾情就减免。
几十年官场下来,对于大明这套收税制度烂熟于心。中央地方李东阳都做过,地方难处也知道,中央难处也知道,可是就是无从下手。
只有现在张锐轩手下工坊出现一个悖论,收税比以前多了,物价还降低了,工人收入还高了,工坊收益也高了。永平府铁务原来是需要户部拨款维持。
李东阳作为一个老户部尚书计算过了,煤铁集团就是卖铁这一项可以获得几百万的利益。
世上怎么会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老大人可知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成本二字?”张锐轩想了想说道。
成本?李东阳不懂,四书五经里面没有这个东西,困惑更深了,眉头紧皱。
张锐轩继续解释道:“弟子没到门头沟煤矿时候,他们一人一天只能挖五百斤煤炭。进过弟子一番改造后进行分工,加入火药爆破挖煤,现在一人一天能挖煤六千斤。
现在弟子只需要500人下井挖煤,其他人可以炼焦,可以建房子。
同样是1500人,现在一天出煤300万斤足够供应京师消耗,原来只能出75万斤。也就是说我的成本下降了,只需要原来的四股中一股。
还有运输,原来采用骆驼,骡马运输到京师,一人一驼一车不过千斤,如今采用人力三轮车,一人一车能运三百斤,三人可抵原来一人一驼。三人月例不过9两,一人一驼需要18两。
所以,学生可以做到大家都有钱,而不加百姓负担。”
张锐轩没有明说,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大明生产力太落后了,支撑不起帝国消耗,发展生产力才可以。
李东阳听后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你这想法虽然好,可是于国无用,我大明终归是农业立国,人人都去做工最后物品有能卖给谁。”
“老大人此言差矣,一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饥饿与饿殍之间。只要坚定走下去,天下万民生活总是要进步的。”张锐轩心想,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怎么也要解决一个温饱问题吧!致以以后小康,还是留给后人的智慧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实大明现在税收很不合理。”张锐轩对于大明这些逮住农夫使劲薅的行为根本认同。
“依锐轩的意思该如何收税呢?”不知不觉中,李东阳已经把张锐轩看成一个重量级人员。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张锐轩一年多以来已经深深影响了大明的格局,已经有实力进入大明的核心决策层,只是张锐轩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税收不过是朝廷征收天下万民劳动成果的一种手段,收的多了百姓就会破产,百姓破产,朝廷也就破产了。应该逐步取消直接收农业税,改为征收开矿这种资源税。”这也是后世常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