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晚上睡得晚,导致第二天陈婉清一觉睡到大天亮。
她醒来时,都半上午了,床帐落下来,将外边耀眼的阳光挡着干干净净,以至于架子床上漆黑一片,她险些以为天还没亮。
但不可能没亮,她都睡饱了。
伸手去摸身侧床畔的温度,不出意外,早已经变凉了,璟哥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起了。
陈婉清心里着急,赶紧寻了衣裳穿。谁知道才刚穿上罗裙,上身的小袄还没穿上,便听到房门被人从外边推开。
有人踏步进来,看见屋内的光景,赶紧背过身去。
陈婉清也背过身去,手指灵动的将袄子上的盘口系住。
那边赵璟却已小声开口,“阿姐,对不住,娘在外边晒太阳,我不好敲门。”
“我知道,这是避免不了的事儿。再说这本来就是你的屋子,没有你进来还敲门的道理。”
况且夫妻两个,进屋一趟还敲门,确实有些奇怪,不管落在谁眼里,不深想且罢,一深想都是事儿。
陈婉清不说这茬,只埋怨赵璟,“璟哥儿,天都这个时候了,你怎么也不喊我起床?今天要敬茶,我这时候才起,太迟了。”
“家里又没外人,阿姐想多睡会儿就多睡会儿。况且昨天阿姐帮着照顾娘,二更天才睡下。你这几天又劳累,多睡些也是应该的。”
“今天不止是阿姐起的迟,娘也才刚起来。我进来时,娘还提醒我,让我别吵你,让你多睡一会儿。”
陈婉清不与赵璟多说,只系好了盘扣回头嗔他一眼,“以后不能如此了,太慢待长辈了。”
“好,我都听阿姐的,以后阿姐让我何时喊你起床,我就何时喊你起床。”
这话听着挺正经的,但不知为何,又总觉得有些不正经。
陈婉清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将赵璟撵到一边去,就着他刚端过来的热水一番洗漱,然后赶紧去拜见长辈。
庄户人家,敬茶时没那么大的规矩,也不讲究所有族亲都在场。
陈婉清给赵娘子敬了茶,改了口,孝敬上一双鞋袜与一身衣裳,赵娘子欢欢喜喜的收了,给了她一只玉镯当改口礼。
这玉镯陈婉清也眼熟,正是赵娘子以往带过的。
这是赵秀才与她成亲十年时,特意买来送给她的。赵娘子非常爱惜,除非逢年过节或有大场面,平常几乎不怎么戴。
陈婉清条件反射就要往外推,赵娘子却直接将镯子给她戴上了。
“这是璟哥儿他爹买给我的,总共是一对。那时候我就说,将来一只给璟哥儿媳妇当见面礼,一只给香儿当陪嫁。娘说到做到,你公爹在天上看着呢。”
陈婉清侧首看赵璟,赵璟就说,“阿姐收下吧,娘真心要给,不收反倒驳了娘的好意。”
“对啊,收下吧,你不收,以后香儿也不敢收。”
陈婉清闻言,只能将玉镯收下了。
之后,她又给了香儿见面礼,是一对带着铃铛的珠花,非常好看灵动,颜色还是小姑娘家都喜欢的桃粉色,香儿欢喜的什么似的。
一家人这才去用膳,陈婉清扶着赵娘子往外走,期间几次看赵娘子的面色。
赵娘子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就说,“娘没事儿,昨天喝了一碗汤药,一觉睡到大天亮。娘许久没睡过这么好的觉了,今天起来,浑身轻松。”
“那是因为大哥成亲了,娶的又是我嫂嫂,您心里高兴,又觉得了了一桩心事,这才觉得身上舒服了。”
“是这么回事儿,总归娘现在好的很,清儿别担心娘了。”
“可您昨天晚上,面色瞧着确实不大好,我的意思是,这两天我和璟哥儿陪您去县城,再寻大夫看一看。”
赵娘子忙摆手,“不用,不是什么大毛病。”
“去看一看吧娘,看过了我与璟哥儿都安心。璟哥儿,你说呢?”
赵璟自然点头,“明天要回门,我们干脆下午去。下午去县城,顺便将回门的礼也买了。”
赵娘子这才点头,“那就去吧。”
一家子吃过饭,赵璟出门去借牛车。
他是会赶牛车的,这些年坐大山叔的牛车,看也看会了。
赵璟很快借来了赵大伯家的牛车,带上一家子妇孺,一道往县城去。
这可是一景,路上碰上村里的人,免不得打趣。再问及他们往县城去的因由,赵娘子笑着说,“年关了,去县城买些东西好过年。”
“那也太急了,这还不到小年呢。”
“不早了,这几年守孝,家里什么都缺。新媳妇嫁过来,总不好跟着我们一起受委屈。”
牛车将将离开村子,许素英就收到了消息。
传消息来的婶子说,“你家闺女有福气,才嫁过去,婆婆就带着往县城买吃的用的了。说是家里这几年守孝,啥啥都缺,能亏得了他们娘几个,却不能亏了新媳妇。你看看,这多好的人家,你家闺女这是掉进福窝了。”
许素英能说啥?
自然是一脸笑意的说,“我亲家那人实在,脾性又好,女婿为人也实诚,把闺女嫁过去,我一千一万个放心。”
将人送走后,许素英的脸色却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这新婚第二天进城,怎么想都不对劲。
若是只璟哥儿和清儿两个人,她说不定还会想,是不是两人昨天晚上闹得过火,清儿伤着了。
可既然带着赵娘子,许素英就觉得是不是赵娘子有什么不适?
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大,毕竟赵娘子那身子是真不争气。
赵璟的亲事,虽然有赵大伯等人帮衬,但她做亲娘的,也不能当甩手掌柜。明里暗里不少事儿,赵娘子岂能不提心?
想必是累狠了,才连一天都不能等,这就往城里去了。
许素英想到这里,眉头蹙的越发紧了。
婆婆的身子不好,从远了说,她没法帮着看护孙儿孙女,且每日吃药,花的都是银子;从近处来说,万一再传出清儿命硬,才成亲就将亲婆婆克病的传闻呢?
前两者还好办,总归这情况闺女成亲前他们就知道,不过是他们做父母的多贴补些,好让闺女和女婿的日子松快些也就是了。
可若真传出些流言蜚语……
许素英满心焦灼,一时半刻却也想不到应对的好办法。
这消息同样传到了老宅。
老太太知道这消息后,就悄摸的喊了婉月来灶房,祖孙俩一起嚼咕这件事。
老太太说,“我看八成是赵娘子去县城看大夫了,她那身子,比赵秀才都不如。早些年若不是我救她,她肯定早就没命了。”
又念叨说,早些年赵家为报恩,才定了陈婉月与赵璟的亲事,可如今退亲了,这恩是不是没报?
赵家是不是得在给她送点啥,当报酬?
陈婉月听老太太越说越离谱,就有些烦。
她这两天一直就很烦,脸臭的很,一天到晚拉着张脸,好似谁欠了她几百两银子没还似的。
但是,听老太太说,赵娘子往县城去了,肯定是身子不舒服,陈婉月一扫刚才的萎靡,一下子来劲儿了。
“真往县城去了?确定是她身子不适?”
“那还能有假,多少人都看见了。他们还诳人,说是去置办年货。她家刚办完喜事儿,剩下的东西凑合凑合,一个年也就过去了。又不是银子多的烧得慌,还置办个屁的年货。”
陈婉月耳朵里听着老太太絮叨,精神振奋的在灶房内走了好几圈。
没错了,肯定是赵娘子身子不适了。
这都年根了,若赵娘子生病,一时半会儿肯定好不起来。
她的计谋见效了。
陈婉月心花怒放,面上的笑意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
她果真是老天爷的亲闺女,略施小计就能顺利达成心中预期。
如此,以后少不得再往赵家去两趟,最好将赵娘子气死,这样一来,赵璟三年之内就不会参加科考了。
“对了月儿,你说这年根底下还有一场大雪,怎么那雪一直不下?这眼瞅着就年关了,这几天再没有商贾从县城经过,那好事儿不就落空了?”
“落不了空,祖母你信我。”
说到年前从县城经过的倒霉商贾,陈婉月这几天又记起来,他们从县城经过的具体日期了。
“是腊月二十六晚上,距离县城十里地左右的蔡家村。那边有好大一片槐树林,说是当初恰好救了商贾那俩蔡家村人,一开始听见声音,还以为是闹鬼,还不敢走近。因为那是回家的必经之路,他们才壮着胆子走到跟前,这才把那商贾救下了。”
老太太得到了确凿的消息,顿时喜笑颜开,“好,好,那等腊月二十六晚上,咱们带上你爹一起过去,等救了那商人,咱们也不要他带咱们去府城,只要他在县城给咱们买大宅子大铺子就好,再给咱们一千两,不一万两银子。有了这些财产,咱们就不用为以后的生计担心了。”
祖孙俩念念叨叨,完全没想到,灶房后窗处蹲着一个人,将他们俩的后半段对话,全听到了耳朵里。
陈家这老宅旁边早先是个深坑,后来陈家人在这边落户,就把坑填起来了,收拾一番,做了自留地。
等村里人渐多,不让在沿街的地方留大块自留地了,那时候陈礼安都出生了,老太太便说,这是给他孙子留的宅基地。
别管咋说吧,反正这块儿地是留下来了。
大冬天的,地里也没种什么东西。不过是放了许多烧火用的秸秆,以及准备给老牛过冬吃的柴草。
李氏便是借着给老牛抱柴草的名义,偷偷摸摸转到了这边,然后将祖孙俩的话,听到了耳朵里。
可这一番话中,真正让李氏惊喜的,不是知晓了那商贾倒霉的具体时间,而是让她知道了,真正得神仙眷属的,不是那招瘟的老太太,而是她亲闺女婉月。
意识到这件事情,李氏直起腰,狠狠的呸了一声。
亏她贪恋老太太神眷者的身份,离了这个家觉得亏大了,又回来和陈林凑合过日子。
若她早知道真正与众不同的是她闺女,她早就带着她闺女和离了。
有了闺女这本事,他们娘俩不愁发不了大财,他们也不愁将来找不到好人家。
问题又回来,既然闺女有这本事,她为什么还非得嫁给李存?
是因为李存的未来不仅限于一个举人,他还有更大的前程,还是因为闺女鼠目寸光,看的就这么长远?
心里问题太多,李氏一时间思量不来,只能蹙着眉头,先回房躺去了。
她得好好想想这回事儿,看看究竟怎么操作,才能让她自己得利最大。
发生在陈家老宅的事情不需说,只说赵璟架着牛车,带着众人到了县城,熟门熟路的去寻了熟悉的老大夫。
老大夫看到赵娘子,当即收了手中的书籍,招呼赵娘子到跟前来坐。
一番看诊,老大夫眉头越皱越深。
等收了手,他拧着眉看着赵璟,“你娘的身体不能受累,更不能吃气,她这两天气大了,精血亏损的厉害。”
老大夫明明没说什么指责的话,但却好似句句都是指责。赵娘子闻言,赶紧替儿子陈情,“璟哥儿昨天成亲,我这当娘的自然要帮着操持一二。没做多少活儿,就是心里挂念的事情多,就累了些……吃了气是因为听了些闲言碎语,不是因为儿子气到了我。”
老大夫闻言,面上神情才略有好转。
但他也忍不住叮嘱,让赵娘子以后好生修养身子,闲心莫操,若想活到见孙子孙女,最好也少听闲话少吃气。
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点,若吃的气大了,与岁数妨碍很大。
老大夫很快开了药,还一再叮嘱赵璟,说赵娘子的身体亏虚的厉害,偏又吃了气虚不受补,以前的方子就先不吃了,先吃他现在开的这个方子,连着吃一个月,回头再看情况。
离开药堂,赵璟手里多了好大一包药材。
赵娘子闻着药材的味道,面上露出苦涩的表情。
这些药不吃不行,可吃的太多,真要把人吃坏了。
眼下天还早,一家人到底是在县城转了一圈,买了许多东西回家。
等东西买齐,已经是后半晌了,此时日头开始西斜,天气也开始变冷,赵璟架着马车,赶紧带众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