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莉造谣被打脸后,林晓棠更专注于提升自己的绘图能力。她用接外厂订单赚的粮票和钱,先给母亲刘桂兰买了两斤红糖补身体,又盘算着给自己添个实用的东西——一本专业的绘图本。
之前她记录学习心得,都是用零散的稿纸,时间一长容易弄丢,有些画图技巧记混了还得重新问沈廷舟。她早就看中了县城文具店橱窗里的硬壳绘图本,封面是深绿色的,内页是厚实的绘图纸,既能画图又能写字,只是要5毛钱一本,她一直没舍得买。
这天发完外厂订单的报酬,林晓棠数了数手里的钱,加上之前攒的,刚好够买绘图本,还能剩点钱买两支绘图笔。她特意提前下班,骑车去了县城的文具店。
“同志,我要一本硬壳的绘图本,再要两支2h的绘图铅笔。”林晓棠指着橱窗里的本子,眼里满是期待。
店员把东西递给她,笑着说:“这绘图本质量好,不少工厂的技术人员都来买,你是学画图的吧?”
“嗯,我是工厂的临时绘图员。”林晓棠接过绘图本,指尖摸着厚实的封面,心里满是欢喜——这还是她第一次拥有这么专业的本子。
回到家,刘桂兰看着女儿手里的绘图本,笑着说:“这本子真好看,以后你就能把心得都记在上面,再也不怕丢了。”
“是啊妈,我打算把画图技巧、参数公式都记在里面,以后忘了就能随时翻。”林晓棠迫不及待地翻开本子,在第一页写下“林晓棠绘图学习心得”,字迹工整又有力。
从那天起,林晓棠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在绘图本上记录。白天在技术科遇到问题,她就随手记在便签上,晚上回家整理到绘图本里;画完一张图纸,她会把遇到的难点、解决方法都写下来,还会附上简单的示意图。
有次她画装配图时,总搞不清零件的配合符号标注,沈廷舟教她“间隙配合用‘\/’,过渡配合用‘h’,过盈配合用‘r’”,还帮她画了个简易的符号对照表。林晓棠当晚就把这个对照表画在绘图本里,旁边还写着“沈科长指导:配合符号要根据零件用途选,比如轴承和轴用过渡配合,避免松动”。
遇到外厂订单的特殊需求,她也会认真记录。比如农机厂的轴承图纸需要标注“耐磨损材质”,她就在本子上写“农机零件多接触泥土,标注时要考虑材质耐磨性,建议用45号钢表面淬火”;给阀门厂画垫片图纸时,对方要求“耐高温”,她又记下“高温环境零件,垫片材质选石棉橡胶,厚度比常温垫片厚0.5毫米”。
绘图本渐渐写满了半本,里面既有工整的文字心得,又有清晰的示意图,还有她总结的“绘图口诀”——“先画基准后画轮廓,尺寸标注别漏轮廓;公差等级看用途,配合符号要记熟”。这些都是她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经验,记在本子里,比任何资料都实用。
有天午休,沈廷舟看到林晓棠在翻看绘图本,凑过去一看,眼里满是惊喜:“你把学习心得都记下来了?这方法很好,既能巩固知识,以后还能当参考资料。”
“是啊,之前用零散的纸总弄丢,现在有了绘图本,记起来方便多了。”林晓棠翻开本子,指着里面的配合符号对照表,“您之前教我的这个,我记在里面,现在再也没标错过。”
沈廷舟看着本子里详细的记录,忍不住称赞:“你不仅记得认真,还会总结方法,这才是学技术的关键。以后要是有新同事学画图,你的本子都能当教材用了。”
得到沈廷舟的认可,林晓棠心里暖暖的,更用心地记录学习心得。她还在本子里开辟了“错题页”,把之前画错的图纸、标错的尺寸都记下来,旁边写清错误原因和改正方法。比如有次把齿轮的模数标错了,她就写下“错误原因:没看清样品参数,改正方法:画齿轮前先核对模数、齿数,用公式计算齿顶圆直径”。
技术科的同事们看到她的绘图本,都忍不住借来参考。小李翻着本子说:“晓棠,你这心得太实用了!我之前总搞不清公差标注,看了你的记录,一下子就懂了,以后我也买个本子记心得。”
“是啊,你总结的绘图口诀太好记了,我现在画图都能背下来。”另一个同事也跟着说。
林晓棠很大方地把本子借给大家,还说:“大家要是有好的技巧,也可以写在我的本子里,咱们一起学习进步。”
晚上回家,刘桂兰看着女儿趴在桌上写心得,笑着说:“晓棠,你这本子比课本还珍贵,以后可得好好保管,等你转正了,再回头看,都是满满的收获。”
“我知道,妈。”林晓棠把绘图本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里,“等我把这本写满,就再买一本,一直记下去。以后我要成为正式的绘图员,甚至参与机床设计,这些心得都是我的‘宝贝’。”
刘桂兰看着女儿眼里的光,欣慰地点点头:“好,妈支持你。以后你买绘图本、买笔,妈都给你拿钱,只要你能好好学技术。”
林晓棠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绘图本和学习心得,心里满是干劲。她知道,这本小小的绘图本,不仅记录着她的学习历程,更承载着她的技术梦想。未来,她会继续在本子里写下新的心得、新的技巧,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正式技术人员的目标前进,用自己的努力,让梦想一点点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