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后第五日清晨,库库尔坎金字塔的第一缕阳光恰好落在仪盘的 “羽蛇眼” 星脉孔上 —— 伊拉里昂的同步仪正进行 “护印阵终极参数归档”,屏幕上跳动的最终数据被永久锁定:地脉纯度 100%(连续 5 日稳定)、自主净化半径 5.2 公里(超预期 4%)、星群光日吸收量 14.4 单位、跨洲能量联动适配率 99.8%。“这些数据会加密存入联盟核心数据库,作为其他护印阵的‘基准模板’,” 他将数据副本导入两个防水 U 盘,一个交给伊梅长老,一个塞进自己的装备袋,“本地备份存放在金字塔的‘脉晶密室’,就算同步仪出故障,守印人也能靠这些数据校准护印阵。”
林月则将双生玉佩贴在仪盘上,最后一次感应地脉 —— 冰蓝光与护印纹形成的共振波纹,比激活当日更柔和却更坚韧:“地脉已经完全适应护印阵的存在了,就像人的呼吸一样自然。我把玉佩的‘感应频率’调成了奇琴伊察专属波段,以后不管在哪,只要玉佩有异常波动,就说明这里需要支援。” 她掏出一张手绘的 “玉佩应急手册”,上面标注着不同波动对应的故障类型,递给年轻守印人卢卡斯:“比如这种‘短频震动’,是地脉气流异常,喷点星露就能缓解;要是‘长频闪烁’,就得立刻联系联盟。”
陈九章和卡鲁在金字塔下整理行装 —— 星陨剑的剑鞘上,伊梅长老特意让纺织女绣了一小块 “迷你羽蛇纹”,淡绿光在纹路里若隐若现;卡鲁的箭囊里多了两罐 “高浓度星露融浊剂”,是纺织女用圣井深层井水特制的:“这种融浊剂能应对 0.5 单位以下的浊能,比之前的普通版强三倍,你们去乌斯马尔,说不定用得上。” 伊梅长老还带来了《护印录》的手抄副本,封面用太阳麻线装订,扉页上是她新补的 “奇琴伊察护印纪事”,详细记录了从发现浊魂到激活阵的全过程:“这是我们玛雅护印人的第一份完整记录,带着它,就像带着奇琴伊察的地脉光,能帮你们更快理解其他遗址的护印逻辑。”
上午 10 点,奇琴伊察的居民们已在金字塔前的广场上列队 —— 老人手里捧着晒干的太阳麻叶,中年人提着装满星露的陶罐,孩子们举着自己画的羽蛇神纹牌子。当小队走出金字塔时,人群突然响起整齐的吟唱,是简化版的编织歌谣,比仪式时更轻快,却同样充满力量。地脉守印人佩德罗走上前,将一条用十二块微型传感布串成的 “护印链” 挂在陈九章脖子上:“每块布对应一个地脉节点,布纹亮着,就说明节点安全。我们每天清晨都会对着护印链唱祈福谣,让地脉光跟着链子弹到你们身边。”
特蕾莎带着纺织女们,给每人送了一块 “星露皂”—— 用星露、太阳麻油脂和融浊剂残渣制成,既能清洁又能防微量浊息:“路上要是遇到可疑的电子设备,用皂水擦一擦,能暂时挡住浊能附着。我们还织了十块备用传感布,缝在你们的背包里,记得定期检查。”
林月蹲下身,摸了摸小胡安的头 —— 孩子手里还攥着半个月前织的迷你护印符,符上的蛇目纹已有些磨损,却依旧泛着淡绿光:“以后要帮卢卡斯哥哥监测地脉哦,等我们回来,要听你讲护印符的故事。” 小胡安用力点头,突然把符纸往林月手里塞:“给你!它能保护你,就像保护我家窗户一样!” 林月眼眶一热,把符纸贴在自己的装备袋上,又从兜里掏出一块新的递给孩子:“我们交换,这个新的更亮,能保护你和地脉。”
正午时分,伊拉里昂的同步仪收到联盟的最终通讯 —— 屏幕上显示着乌斯马尔遗址的初步勘探图:核心建筑是 “总督宫”,遗址内发现多处与库库尔坎金字塔相似的星脉孔,近期有微弱的 “地脉浊扰” 信号,推测是万蛊窟在激活仪式失败后,转移到了那里。“联盟已联系当地的玛雅后裔,他们会在乌斯马尔的‘龟形平台’旁等你们,” 通讯里的声音带着笑意,“他们已经学了奇琴伊察的传感布用法,还准备了当地的‘雨神麻’,据说比太阳麻更适应潮湿环境。”
“我们准备好了。” 陈九章抬手看了看脖子上的护印链,十二块传感布的绿光整齐明亮。阿吉的树灵蝶群分成了两队,一队留在奇琴伊察,继续协助守印人监测;一队跟着小队,翅膀上沾着星露,泛着淡金光。
当小队的雪地兽踏上通往乌斯马尔的路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 —— 是伊梅长老带领纺织女们唱起了完整版的编织歌谣,居民们跟着和声,歌声顺着地脉蔓延,追着小队的脚步。林月回头望去,库库尔坎金字塔的顶端,护印纹的金光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卢卡斯和其他守印人正站在仪盘旁,朝他们挥手,手里的传感布连成一片淡绿的光带。
陈九章的星陨剑轻轻出鞘,热光束与身后的金光遥相呼应 —— 他知道,奇琴伊察的护印传承没有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延续;美洲护印网的第一颗节点已经点亮,接下来,他们要去点亮第二颗、第三颗,直到整个美洲的地脉,都被纯净的光流覆盖。
同步仪的屏幕上,奇琴伊察的地脉纯度曲线依旧是一条平直的金线,而乌斯马尔的勘探图在旁边闪烁,像是在等待新的护印故事。林月摸了摸装备袋上的迷你护印符,又看了看手里的《护印录》,突然笑了 —— 这本带着太阳麻香气的手册,不仅记录着奇琴伊察的过去,更藏着美洲护印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