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羽记忆的复苏,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莽山核心圈层激荡起层层涟漪。林湘玉心中悬了多年的巨石终于落地,与挚爱重逢的巨大喜悦几乎将她淹没。然而,作为凤凰郡主杨妙真麾下最倚重的核心幕僚,她骨子里的清醒从未被柔情取代。一个清晰的使命烙印在她心头: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位身负惊世之才、更被雷淳风奉为“天命真龙”的叶飞羽,牢牢绑在凤凰郡主的战车上,使其成为郡主府问鼎天下的基石。
为此,林湘玉以协助叶飞羽梳理恢复的记忆、加强莽山与郡主府联络为名,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她凭借极高的情商与手腕,迅速融入核心:对翟墨林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和格物之才推崇备至;对雷淳风神鬼莫测的占卜预测与运筹帷幄赞誉有加;对莽山日新月异的治理成果更是不吝溢美之词。她如同一泓温润的泉水,无声无息地渗透,赢得了包括叶飞羽在内所有人的信任与好感。
然而,在这看似其乐融融的表象之下,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悄然在林湘玉心底滋生、蔓延。她敏锐地察觉到,叶飞羽与李菲燕之间存在着一种超乎寻常的默契与情谊,那是一种近乎兄妹般的亲密无间。尤其刺痛她的是,叶飞羽会亲自、且极其专注地指点李菲燕武功剑法,甚至偶尔还会与她探讨诗词歌赋。
夕阳熔金,将演武场染成一片暖橘。林湘玉不止一次驻足远处,目光复杂地看着场中:叶飞羽身形挺拔,正专注地调整着李菲燕握剑的姿势,指尖偶尔轻触她的手腕关节,讲解时声音低沉而耐心。两人身影在斜阳下拉长、交错,时而他亲身示范,剑光如练,李菲燕则凝神观摩,眸中闪烁着敬佩与专注的光芒。叶飞羽看向李菲燕的眼神,坦荡清澈,是纯粹的欣赏与兄长般的关怀。可这专注的神情、那靠近的距离,落在林湘玉眼中,却如同一根微小的芒刺,扎在心头最柔软的地方,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酸楚与不安。那是她的飞羽哥哥!他的目光、他的指点、他这份倾囊相授的心意,曾经是她独占的珍宝。
“菲燕妹妹天资卓绝,剑术进境一日千里,飞羽哥教导有方。”林湘玉款步走近,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温婉笑容,声音清越,听不出一丝异样。
叶飞羽收剑回鞘,剑穗轻扬,对林湘玉展颜一笑:“菲燕确是天生的武学胚子,悟性高,更难得是那份不输男儿的坚韧心性。”李菲燕也笑着向林湘玉行礼问好,脸颊因运动而微红。
林湘玉含笑点头,心中的那点不快却如藤蔓缠绕,并未消散。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一旁的翟墨林,捕捉到他望向李菲燕时,那深邃眼眸中难以掩饰的欣赏与温柔。一个清晰而冷静的念头瞬间在她脑海中成型——促成良缘,既全了墨林一片痴心,亦能彻底斩断那丝令她不安的“隐患”,对叶飞羽来一个釜底抽薪。
林湘玉开始了一场精心策划却不着痕迹的“牵线”行动:
创造契机:她频繁以莽山建设规划或某项技术难题为引子,召集翟墨林与李菲燕共同商议。在讨论中,她巧妙地引导话题,不着痕迹地让李菲燕展现其果决干练的将门虎女风采(如处理山寨纠纷时的明快),同时不失时机地高度赞扬翟墨林在水利工坊设计或物资统筹中展现的惊人智慧与务实精神(“若非翟先生巧思,这引水渠工期怕是要延误半月”)。
润物无声:在与翟墨林单独探讨某项器械改良时,她会似是无意地提起:“菲燕这丫头,性子看似风风火火,实则心细如发。前日她还同我提起,说墨林先生设计的那个新式水车,构思之精妙,省力之高效,实在令人叹服。她可是难得如此夸赞人呢。” 转头在花园偶遇李菲燕,又会以过来人的口吻轻叹:“墨林先生真是世间难得的奇才,不仅学问通天彻地,为人更是沉稳可靠,心思缜密。有他在飞羽哥身边运筹帷幄,实乃莽山之幸,亦是…未来良配之选。” 话语点到即止,却如种子落入心田。
推波助澜: 时机成熟时,在一次庆祝新防御工事落成的晚宴上,觥筹交错间,林湘玉端起酒杯,笑靥如花地对着叶飞羽和满座宾客朗声道:“今日莽山固若金汤,墨林先生居功至伟!菲燕妹妹巾帼不让须眉,亦功不可没!你们看,墨林先生博学多才,儒雅睿智;菲燕妹妹英姿飒爽,雷厉风行。一文一武,一静一动,一个运筹帷幄于帷幄,一个决胜千里于疆场,真真是天造地设的绝配!飞羽哥,你说是不是?” 她将问题抛给叶飞羽,目光灼灼。
叶飞羽对李菲燕本就只有真挚的兄妹之谊与战友之情,从未有过其他想法,闻言自然乐见其成,举杯笑道:“湘玉所言极是!墨林与菲燕,确是珠联璧合!” 翟墨林被当众点破心事,又得叶飞羽首肯,顿时心潮澎湃,望向李菲燕的目光炽热如火。李菲燕在众人的善意哄笑和林湘玉那番“客观”又极具说服力的评价下,再看翟墨林时,只觉得这位进士出身、才华横溢、气度沉稳的军师,英俊的面庞下蕴藏着令人心折的智慧与担当,正是自己理想中的良人。两人情愫暗涌,在林湘玉这只无形妙手的牵引下,迅速升温,很快便互许终身。一场简朴而隆重的婚礼在莽山群雄的祝福中举行,翟墨林与李菲燕结为连理。
看着新婚燕尔、眉目含情的两人,林湘玉心中那根微小的刺终于被彻底拔除。她悄然松了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副无形的重担。潜在的、可能滋生的情愫威胁烟消云散。李菲燕成为了“自己人”(翟墨林的妻子),与叶飞羽的关系自然也更稳固地转向了亲情与同盟。
解决了“外患”,林湘玉将全副心神都倾注在叶飞羽身上。她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爱侣的陪伴,她要成为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更要牢牢占据他心中那个最独特、无人可以替代的位置。
一日,她走进叶飞羽悬挂着巨大莽山全域舆图的静室。他正凝神于山川河流的脉络,指尖划过舆图上的关隘险要。林湘玉走到他身边,目光清澈而坚定,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恳切:“飞羽哥,我知你胸藏寰宇,志在九天。这莽山,不过是你宏图伟业的起点。我想帮你,真正地、深入地帮你。不止于生活琐事,更要成为你宏图伟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教我吧,” 她直视着叶飞羽深邃的眼眸,“教我看懂这山川地势的玄机,教你那些超越这个时代的治国安邦之道,教我…你心中所想的一切。”
她的目光坦荡而炽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与他并肩的向往。叶飞羽看着眼前挚爱的容颜,仿佛与记忆中那个在叶府花园里,缠着他讲解兵法韬略、眼睛亮晶晶的聪慧少女身影重合。时光荏苒,她眼中的求知之火从未熄灭,反而燃烧得更加旺盛明亮。
对于雷淳风、翟墨林,乃至李菲燕,叶飞羽在分享理念和知识时,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谨慎和保留。他深知自己来自异世的身份是惊天秘密,许多超前的思想(如民主雏形、工业化萌芽)过于惊世骇俗,必须考虑接受者的理解能力、立场以及可能引发的震荡。但对于林湘玉,这个历经生死磨难才失而复得的挚爱,这个灵魂深处最信任、最亲密的伴侣,他愿意卸下所有心防,毫无保留。
“好。”叶飞羽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笑容中带着全然的宠溺与信任,“凡你所想学,我必倾囊相授。”
从此,叶飞羽的书房和那间悬挂舆图的静室,成了只属于他们两人的神圣天地。
文韬治世: 叶飞羽系统地将超越时代的政治理念倾囊相授:从更严密高效的基层组织架构(类似保甲与乡绅自治的结合体),到更公平合理、鼓励生产的税赋思想(累进税制雏形,重课豪强,轻徭薄赋于民),再到将民生福祉与科技发展置于核心的执政理念(“仓廪实而知礼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讲解经济策略时,引入了初步的市场供需调控概念(平抑物价、打击囤积居奇),大力鼓励手工业精细化与商业流通(建立公平市集,保护行商)。甚至结合翟墨林正在实践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基础的科学原理(杠杆、滑轮省力,水的压力与浮力,初步的化学知识如燃烧三要素)。林湘玉的聪慧悟性堪称妖孽,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洪流,不仅能迅速理解举一反三,更能结合东唐帝国的现状、吏治弊端、民情风俗,提出极具洞见的修正方案和本土化策略,其见解之深刻,常令叶飞羽拍案叫绝。
武略兵机:叶飞羽不仅指导她更高深的武学精要(将现代搏击的发力技巧、人体弱点打击与内力运行、轻功身法完美融合),更系统地传授兵法谋略的至高殿堂。从《孙子兵法》、《吴子》的深邃奥义,到冷兵器时代巅峰的戚继光练兵之法、阵图演变;再到近现代战争理论中关于信息战、后勤保障、心理战、运动战、歼灭战的核心思想精髓。沙盘推演成为日常,叶飞羽设置各种极端战局,从山林剿匪到平原决战,从守城血战到千里奔袭,结合历史上的经典战役(如巨鹿之战、赤壁之战)和未来可能的战略方向进行深度剖析。林湘玉本就武功高强,根基深厚,在叶飞羽毫无保留的指点下,她的武艺融会贯通,更上层楼;军事素养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蜕变升华,眼光格局从一城一地的得失,跃升到俯瞰天下大势的高度。
格物天工(科技):*这是叶飞羽传授中最为核心也最为谨慎的部分。他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乱世中决定性的力量。他系统地讲解了火药的精确配方(硝、硫、炭的比例与提纯工艺)、不同用途火药的特性(发射药、爆破药),以及早期火器的原理与制造关键(火门枪、火绳枪的构造、激发装置、枪管铸造与膛线概念、炮弹的铸造与开花弹构想)。他详细传授了高价值物品的制造秘诀:如高纯度食盐的提纯(煎熬法、晒盐法的改进)、优质钢铁的冶炼(灌钢法的优化、焦炭的使用、鼓风技术)、玻璃的烧制配方与工艺、甚至初级抗生素(如高度酒提纯用于消毒、某些特殊霉变的发现与应用提示)的探索方向。每一项传授都伴随着严格的保密要求,许多核心配方与工艺细节,目前仅有叶飞羽、林湘玉以及负责执行的翟墨林知晓全部。林湘玉展现了惊人的逻辑思维与动手推演能力,她不仅能快速掌握原理,更能提出改进安全和效率的设想,其理解之透彻,让叶飞羽都感到惊叹。
这种朝夕相处、心灵相通、思想碰撞的深度交流,如同最醇厚的美酒,让两人的感情在爱意之上,更增添了战友般的信任与知己般的默契。林湘玉在叶飞羽心中的地位,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爱侣。她是他的白月光加灵魂伴侣,是他宏大蓝图中最理解他、最能与他并肩同行、为他查漏补缺的战略级伙伴。她提出的建议往往鞭辟入里,直指核心;展现出的智慧格局与执行力,让叶飞羽在惊喜之余,更感庆幸——得此良伴,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