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晨露在祠堂门前的老柏树上凝成水珠,风掠过枝桠时,“滴答”声落在青石板上,像谁在轻声叩门。王卫国捧着个红漆木盘走在最前,盘里摆着三炷香、半块新烙的玉米面饼、一束刚摘的野菊——饼是赵婶凌晨起来烙的,野菊是小李和小桃在山坡上采的,花瓣上还沾着霜,黄灿灿的,在晨光里透着生机。

“慢点走,木盘里的香别晃倒了。”王破军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本泛黄的《王氏宗谱》,纸页边缘都卷了毛边。这是他昨天从祠堂梁上找出来的,里面记着马家堡王氏族人的名字,其中一半都用红笔圈了——是这几年在抗战中牺牲的,有赵老栓(入赘王氏的女婿,按族规入谱)、吴哥(本家侄子),还有十几个没留下全名的年轻族人,只写着“某氏子,民国三十一年牺牲于反扫荡”。

小李扛着把新削的桃木剑走在侧面,剑身上用朱砂画了简单的平安符——是王破军教他画的,说“桃木镇邪,给祠堂添点正气”。他的军裤上还沾着昨天清扫战场的泥点,却把桃木剑握得笔直:“卫国哥,俺昨天问了张连长,咱们祠堂里的灵位,都是这五年牺牲的族人,有二十三个呢!”

小桃抱着笔记本和一块粗布,布上绣着“忠烈”两个字,是她连夜赶绣的,针脚有些歪,却用了最红的线:“俺把每个灵位的名字都记在本子上了,等会儿擦灵位时,一个都不会漏。”她的“暗号录”早就换成了正经的笔记本,最新一页画着祠堂的草图,灵位排列、供桌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旁边还写了行小字:“今日告慰族人,告以胜利。”

祠堂原是马家堡的村庙,日军扫荡时被烧过半边,去年武工队收复村子后,乡亲们把它改成了祠堂,专门供奉牺牲的族人。走到祠堂门口,王卫国停下脚步——门框上还留着日军刺刀砍过的痕迹,门板是新补的樟子松,上面贴着张红纸,写着“英烈不朽”,是李老师写的,笔力遒劲,透着股不服输的劲。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香灰、旧木和草药的气息扑面而来。祠堂正中央摆着张供桌,桌上整整齐齐码着二十三个灵位,都是用松木做的,上面用炭笔写着名字和牺牲年份,有的灵位旁还放着遗物:赵老栓的铁匠锤、吴哥的短刀、孙班长的党徽(他虽不是王氏族人,乡亲们执意将他的灵位也供在这里,说“他为马家堡牺牲,就是咱家人”)。

“先把供品摆上,再擦灵位。”王破军走到供桌前,小心翼翼地翻开《王氏宗谱》,“按族规,长幼有序,从最年长的赵老栓开始,一个一个来。”

赵婶推着独轮车走进来,车上放着盆温水、几块粗布,还有一摞干净的布条:“孩子们,擦灵位要轻着点,别碰掉了上面的字。俺把老栓的铁匠锤擦干净了,等会儿摆回他灵位旁。”她拿起块粗布,蘸了温水,先走到赵老栓的灵位前,轻轻擦去上面的浮尘,动作慢得像在抚摸老熟人的脸,“老栓,今天卫国带孩子们来告慰你,鬼子投降了,你放心,咱们的日子要好了。”

王卫国走到吴哥的灵位前,灵位上“吴青山民国三十二年秋牺牲于韩家峪”的字迹已经有些淡。他用湿布轻轻擦拭,指尖抚过“吴青山”三个字时,空冥天赋悄然展开——眉心的发烫感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亲切”,他能“闻”到灵位旁短刀上残留的硝石味,能“听”到祠堂外乡亲们的脚步声(张连长带着几个战士来帮忙整理祠堂),还能“感觉”到吴哥牺牲时的画面:去年秋天炸粮库,吴哥抱着手榴弹冲向日军,短刀从腰间滑落,最后定格在粮库的火光里。

“吴哥,咱们赢了。”王卫国把野菊放在灵位旁,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谁,“韩家峪的鬼子缴械了,你坟前的野菊开得很好,以后每年俺都给你采。”他又把半块玉米面饼掰开放在供桌前,“这是赵婶烙的,你以前总说她的饼香,现在尝尝,还是热的。”

小李走到孙班长的灵位前,把桃木剑靠在灵位旁,学着王卫国的样子擦灵尘:“孙班长,俺现在会打枪了,上次受降时,俺还帮着看缴械的鬼子呢!你说过要教俺唱豫剧,等以后俺学会了,就来唱给你听。”他的声音带着哽咽,却没掉眼泪——孙班长牺牲时跟他说“男人要扛事,别轻易哭”,他一直记着。

小桃蹲在最边上的无名灵位前,灵位上只写着“王氏子民国三十三年春牺牲于地道”。她把绣着“忠烈”的粗布轻轻盖在灵位上,笔记本摊在膝盖上,铅笔悬在纸页上方:“俺不知道你叫啥,可俺知道你是为了保护乡亲牺牲的。俺把你的名字记成‘王忠烈’,以后建纪念馆,俺会给你立块牌子,让后人都知道你。”

清扫灵位的工作从清晨持续到正午。王卫国擦完最后一个灵位时,指腹已经磨得发红,却没觉得疼——每个灵位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人:有会打铁的赵老栓,有会拉二胡的吴哥,有会唱豫剧的孙班长,还有那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年轻族人,听说他牺牲时才十六岁,跟小李一样大。

“乡亲们都来了。”张连长从门外走进来,身后跟着十几个马家堡的乡亲,有的捧着粮食,有的拿着农具,还有的抱着孩子——是来参加告慰仪式的。王破军把《王氏宗谱》放在供桌上,翻开到红圈最多的一页,声音肃穆:“今天召集大家来,一是告慰咱们王氏族人,还有为马家堡牺牲的英雄们,鬼子投降了;二是当着灵位,立下咱们的誓——以后要好好过日子,要让咱们的家变强,再也不受人欺负。”

乡亲们纷纷点头,赵婶走到供桌前,把一碗小米粥放在灵位旁:“老栓,乡亲们都来了,你看,现在麦子收了,粥里能加小米了,再也不用喝稀得能照见人的粥了。”李老师抱着个孩子,站在后排说:“等咱们把学校建好,就教孩子们认‘忠’‘烈’‘强’这几个字,让他们知道,今天的日子是怎么来的。”

王卫国走到供桌中央,拿起三炷香,用火柴点燃。烟丝袅袅升起,混着野菊的清香,飘向灵位。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定:“列祖列宗,牺牲的族人们,今天俺王卫国,代表马家堡的年轻人,跟你们说几句话——”

“民国二十六年,鬼子进了华北,咱们马家堡的人没怂过:赵叔锻打步枪,吴哥扔手榴弹,孙班长护乡亲,还有十几个族人,把命留在了反扫荡、炸粮库的战场上。”他的目光扫过一个个灵位,空冥状态里,那些牺牲者的样子渐渐清晰:赵老栓在铁匠炉里挥汗,吴哥在地道里教他用机枪,孙班长把玉米饼分给他一半,“现在,鬼子投降了,你们用命拼来的胜利,咱们接住了!”

“俺来自一个很远的地方。”王卫国顿了顿,没说“穿越”,却说出了藏在心里最久的话,“在那个地方,咱们中国很强:有能跑遍全国的火车,有能游遍大海的船,有能飞到天上的飞机,孩子们能在亮堂堂的教室里读书,老人们能在公园里下棋,再也没人敢来欺负咱们。”

这话一出,乡亲们都愣住了,小李凑过来小声问:“卫国哥,那地方真的有吗?”王卫国点点头,眼里闪着光:“真的有!那是咱们的未来,是你们用牺牲铺出来的未来!”

他举起香,对着灵位深深鞠躬:“今天,俺在你们面前立誓——第一,要帮乡亲们重建家园,把被炸的房子盖起来,把战地小学改成正经学校,让孩子们有书读;第二,要找到俺娘,告诉她鬼子投降了,咱们赢了;第三,要带着大家好好干,种更多的麦子,造更好的农具,总有一天,要让咱们马家堡,让咱们中国,变得像俺说的那样强!”

“强我中华!”王破军突然开口,声音洪亮得震得祠堂的木梁都在响。他举起右手,掌心对着灵位,“玄真派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今天咱们跟着卫国,一起立誓——强我中华,不辱先烈!”

“强我中华!不辱先烈!”张连长跟着举起手,战士们齐声喊,声音在祠堂里回荡,盖过了风的声音。

“强我中华!不辱先烈!”小李拽着小桃的手,举得高高的,孩子们也跟着喊,奶声奶气却格外坚定。

“强我中华!不辱先烈!”乡亲们纷纷举手,赵婶的眼泪掉在衣襟上,却笑着喊,李老师抱着孩子,把孩子的小手举起来,跟着一起喊。

王卫国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眶突然发酸——灵位前的香还在燃,野菊在风里晃,乡亲们的手举得高高的,声音像一股暖流,裹住了整个祠堂。空冥天赋里,他仿佛看到了异时空的画面: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老兵们胸前的勋章,孩子们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礼,那些画面和眼前的祠堂、举着的手、坚定的喊声重叠在一起,他突然明白,“强我中华”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从赵老栓的铁匠炉里、吴哥的手榴弹里、孙班长的玉米饼里,一点一点攒起来的信念,是两个时空里,中国人共同的念想。

告慰仪式结束后,乡亲们开始收拾祠堂。有的擦供桌,有的整理灵位旁的遗物,有的把带来的粮食分给大家——赵婶把小米粥盛给每个人,说“喝了热粥,有力气干活”;小李和小桃在祠堂墙上画起了画,左边画着麦田,右边画着学校,中间画着举着步枪的战士;王破军把《王氏宗谱》重新放回梁上,还在旁边放了束野菊,说“让列祖列宗也看看,咱们的日子要好了”。

王卫国站在祠堂门口,望着远处的太行山。秋阳把山染成金红色,山脚下的麦田像铺了张金色的毯子,炊烟从马家堡的屋顶升起,和祠堂的香火混在一起,像一幅安宁的画。空冥状态里,他能“闻”到麦香里的甜,能“听”到孩子们在村口的笑声,能“感觉”到怀里母亲的手帕传来的温热——娘,俺在族人灵位前立了誓,要强我中华,要找到你,你等着俺。

“卫国,在想啥?”王破军走过来,手里拿着那根北斗七星铜簪,“张连长说,明天就开始修学校,你要不要去帮忙画图纸?”

王卫国接过铜簪,簪尾的星纹在阳光下闪着光:“俺去!还要帮乡亲们修房子,还要去找俺娘——不过俺知道,找娘和建家园不冲突,俺要带着娘,一起看咱们建好的学校,看咱们金黄的麦田。”

王破军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玄真派说‘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只要你一步一步走,啥都能成。”

傍晚时分,王卫国跟着乡亲们回村。路上,小李兴奋地说:“卫国哥,俺以后要当铁匠,像赵叔那样,打农具、打镰刀,给乡亲们干活!”小桃也说:“俺要当老师,教孩子们认‘强’字,教他们说‘强我中华’!”

王卫国点点头,心里突然踏实起来——第一卷的故事,从躲鬼子扫荡开始,到祠堂告慰立誓结束,他从一个懵懂的穿越者,变成了有信念、有责任的少年战士。接下来,还有重建家园的路要走,还有找母亲的路要走,还有“强我中华”的路要走,可他一点都不害怕。

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灵位上的族人在看着他,身边的战友在陪着他,异时空的记忆在支撑着他,还有这片土地上,无数像他一样,想让中国变强的人,在和他一起走。

走到村口时,夕阳正好落在老槐树上,树影拉得老长,像在为他们引路。王卫国抬头望着天空,北斗七星已经开始显现,和手里的铜簪一样,亮得能照见未来的路。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大唐:迎娶毁容公主,我乐麻了!重生1926:开局深谷野人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