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出场的是,天庭三大反骨仔,第二孙悟空。】
【什么齐天大圣?没听说过,一个小小的弼马温,一个管桃园的猴头,妄想去瑶池赴会,真是做梦!】
【告诉你们玉帝老儿,他看不起俺老孙,倒要叫他看看,俺老孙可不是好欺负的。】
【老天使,你找我做甚?请大王速登天界,拜授官职啊。】
【这是猴哥一生中最辉煌的战斗,也让他在三界之中一战成名。
花果山的众猴们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时电母在空中助威,吓得猴子们心惊肉跳。
可纵使是这样,他们依旧没有退缩。
纷纷上前和天兵天将厮打在一起,只见魔礼青拿出法宝朝着猴哥刺去,猴哥拿出金箍棒仅仅一招就将他打败。
魔礼寿见大哥不敌,放出宠物花狐貂施展功绩,猴哥越战越勇,将十万天兵打得落花流水。】
大唐位面,李世民轻抚长须,指尖捻着胡尾,眼底笑意如春水漾开。
他望着水镜中那根金箍棒搅动云霄的景象,忍不住抚掌轻笑:
“这猴儿倒真有些通天本事!”
殿前水镜波纹荡漾,正映出孙悟空与哪吒激战的残影。
但见金箍棒迎风便长,化作万丈金龙,直打得三太子败退南天门。
李世民屈指叩响龙案,鎏金盏中茶汤微漾:
“连托塔天王的先锋都败下阵来...”
话音未落,镜中已现出二郎真君的身影,三尖两刃刀劈开流云,额间天目绽出金光。
“有趣。”
李世民倾身细观,冕旒垂珠轻晃,
“连玉帝家那位反骨外甥都讨不得便宜?”
他想起仙籍记载里杨戬劈山救母的旧事,如今这司法天神与妖猴战得天地失色,竟只能堪堪斗个平手。
茶香氤氲间,帝王眼中闪过精光:“看来这天庭,要变一变风云了。”
【至今没有任何一部影视剧,彻底展现出悟空的真正实力。原着里的悟空强到离谱,
如来降服悟空,很多人觉得只是翻了翻手心,然而在原着里,如来断了五根手指,以指化五行山。
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无形中,真正控制悟空的是六字真言。
大闹天宫之时,悟空以一己之力打穿天界。车轮战打伤二十八宿,九曜恶星,四大天王。】
大秦位面,始皇帝看着天幕之中的视频很是入迷,
“这孙悟空竟然有如此大的本事,一己之力打穿天界,打伤二十八星宿,四大天王,就连玉帝外甥杨戬都只能堪堪和他打个平手。
这天上地下,还是他孙悟空最厉害啊!”
始皇帝有些可惜,这个故事有些短暂,他还没有看够。
他面上有些疑惑,“天界,这天上真有神仙吗?若是有,又该如何修炼成仙?”
在大汉位面,
刘邦正全神贯注地观看着天幕中的视频,脸上露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赞赏之情。
“好看啊!此乃公之所爱也!”
刘邦兴奋地喊道,
“要说这天上地下,乃公最为钦佩的当属这孙悟空了。
这天庭之中,存在着种种鄙视与不公,实乃令人发指!
就应当如孙悟空一般,打上天庭,将那不公之世彻底掀翻!”
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过往经历,当年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
却屡屡遭到项羽的嘲笑和轻视。
然而,刘邦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凭借着一股输一万次也毫不畏惧的勇气,最终战胜了项羽,成就了一番霸业。
就在此时,一旁的小皇孙也被天幕中的视频深深吸引,他兴高采烈地拍着手,对刘邦说道:
“皇爷爷,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孙悟空一样厉害!
到时候谁要是敢欺负您,我一定替您狠狠地揍他一顿!”
刘邦听后,心中倍感欣慰,他抚摸着小皇孙的头,微笑着说道:
“好孙儿,有志气!皇爷爷相信你将来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师傅,不妨事。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非人类所能为也。
师傅,常言道山高自由客行路,水深自由渡船人。山上一定有路,走路就是了。
双鸟暂时离分,暂有重逢之日。】
【在这灵山路下,千难万险为师都不怕,只怕是遇上妖怪,你们与他苦斗不说,还要耽误到灵山的时日。
嘿,师傅,只要一片赤诚,灵山就在你脚下。】
咸阳宫深处,烛火在穿堂风中明灭不定,映照着始皇帝嬴政深邃的面容。
他刚刚批阅完堆积如山的竹简,眉宇间带着一丝倦意,却在天幕文字亮起的瞬间,眼中骤然迸发出锐利的光芒。
“好!说得好!”
他低沉的声音如同惊雷在殿中滚过,原本侍立两侧的赵高与李斯皆屏息凝神,不敢稍动。
“‘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
嬴政缓缓重复着这句话,指尖在御案上轻轻叩击,每一次叩击都仿佛敲在历史的节点上。
“朕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欲为这世间立下万世不移之准则。然则……”
他目光如炬,穿透天幕,似乎看到了更深远的所在,
“这天地运转,何曾有过真正的‘圆满’?月有盈亏,潮有涨落,便是这浩瀚星河,亦有晦明变幻。强求完美,或许本就是逆天而行。”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悟道的通达,随即话锋一转,提及那石猴:
“这孙悟空的悟性与能力,确实远在唐僧之上!
他能参透这‘残缺’背后的天道至理,可见其灵根慧性,非拘泥于文字经典的迂腐之徒可比。”
嬴政站起身来,玄色袍服在烛光下如同翻涌的夜云。
“‘只要一片赤诚,灵山即在脚下’……此言大善!”
他环视着自己一手建立的、象征着绝对秩序与完整的宏伟宫阙,声音沉毅而有力,
“求仙问道,治国安邦,或许并非在于外在的律条与经文是否完美无缺,而在于心是否至诚,志是否坚毅。
心至诚,则万难可破;志坚毅,则彼岸可达!”
李斯与赵高深深俯首,他们隐约感觉到,陛下心中某些关于“绝对控制”与“完美秩序”的圭臬,
此刻正因这天外之言,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动摇。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始皇帝的目光,依旧牢牢锁着那片阐述着“不全之道”的天幕,仿佛在审视着自己毕生的追求与这天地至理之间的玄妙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