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知行为了“安家”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悄然降临。
这天下午,小李干事难得地主动跑到三号楼实验室,脸上带着点与往常不同的神色,不再是那种程式化的笑容,反而有点……神秘兮兮的。
“陆主任,忙着呢?”他探头进来,压低声音。
“李干事?有事?”陆知行放下手里的图纸。
小李干事左右看了看,确认没外人,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打开。里面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是几捆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不同阻值的碳膜电阻,还有一小卷细如发丝的漆包线。东西不算多,但品相极好,尤其是那卷漆包线,粗细均匀,绝缘层完好,是市面上很难搞到的好货。
“这是……”陆知行有些疑惑。
“嗨,别提了。”小李干事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后勤科清点仓库,翻出点陈年旧货,说是……说是型号不对,用不上了,处理给废品站又可惜。我瞅着,你们这儿不是正缺东少西吗?就……就顺手拿过来了,你们看看能不能将就着用?”
陆知行心里明镜似的。什么“型号不对”“陈年旧货”,这分明是有人开了口,后勤科才肯把这公紧俏的好东西“处理”出来。至于开口的人是谁……他脑海里闪过吴震宇那张严肃的脸,或者……是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赵副院长?
他不动声色,拿起那卷漆包线仔细看了看,点点头:“东西很好,正是我们需要的。太感谢你了,李干事。”
“哎,谢我干啥,举手之劳,举手之劳。”小李干事脸上笑开了花,仿佛做了件天大的好事,“你们用得着就行!那……你们忙,我先走了!”
送走小李干事,王铁柱和刘思敏立刻围了上来。
“好家伙!这可是好东西!”王铁柱拿起一捆电阻,爱不释手,“比咱们之前领的那些残次品强多了!这漆包线,正好可以用来绕制高频电路的电感!”
刘思敏也惊喜地说:“陆工,这是……院里开始给咱们支持了?”
陆知行摇摇头,语气平静:“不一定是院里的正式支持。可能只是某个领导,看在咱们确实在做事的份上,暗中给了点方便。或者是……张师傅他们说了好话?”
不管来源如何,这小小的“馈赠”,像久旱后的甘霖,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东西虽然不多,但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他们的努力,有人看到了。
“太好了!这下咱们那个运算器原型里的几个关键电阻和电感有着落了!”王铁柱摩拳擦掌,“陆工,咱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动手搭第一个逻辑模块了?”
“对!”陆知行果断下令,“就按咱们蓝图里设计的,先从最简单的与非门开始。铁柱,你负责选材和焊接。思敏,你负责测试和记录。就用这批新到的元件,咱们务必把第一个模块做得漂漂亮亮!”
有了相对靠谱的元件,大家的干劲儿空前高涨。王铁柱小心翼翼地裁剪电阻,用他那双粗壮却异常灵巧的手,进行精细的焊接。刘思敏则早早准备好了万用表和简易的信号源,眼睛紧紧盯着示波器的屏幕。
陆知行亲自把关每一个环节,从电路布局到焊接质量。实验室里气氛紧张而专注,只剩下电烙铁的滋滋声和偶尔低声的交流。
几天后,第一个由四个锗晶体管和几个碳膜电阻、电容搭建的“与非门”逻辑电路模块,终于完成了最后的焊接和检查。
“上电测试!”陆知行沉声命令。
王铁柱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源。小小的模块上的指示灯微弱地亮起。刘思敏缓缓调节输入信号的电位……
“输出翻转了!逻辑功能正确!”刘思敏看着示波器上清晰的波形变化,激动地声音都有些发颤!
“成功了!咱们的第一个模块成了!”王铁柱猛地一挥拳头,差点跳起来。
虽然这只是一个最基础、最简单的逻辑门,距离复杂的运算器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但它的成功,意味着他们自主设计的蓝图,迈出了从纸面到实物的、最坚实的第一步!意味着他们选择的这条看似艰难的技术路径,是切实可行的!
这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模块,就像在荒原上打下的第一根桩,标志着“争气机”的种子,终于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扎下了最初的、顽强的根系。核心,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