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的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灯笼,每隔几步就有一条长绳横跨街道,绳上垂着喜庆的红灯笼,将整座城池映照得灯火通明。
皇宫内,朱元璋接受完百官朝贺,设宴款待群臣。这是朱元璋一年中难得慷慨的时刻。
大殿上首,朱元璋抱着刚出生的朱橞开怀大笑,身旁坐着马皇后、李淑妃、碽妃等嫔妃。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等皇子携家眷依次上前贺岁。
父皇、母后,恭祝新春吉祥,福寿安康!朱标牵着嫡长子朱雄英,恭敬行礼。
皇爷爷、皇奶奶,新年快乐,愿大明江山永固!朱雄英小脸通红地跟着说道。
朱元璋龙颜大悦:好!重重有赏!赐朕的嫡长孙朱雄英玉麒麟一对!
侍从高声宣旨后,将一对精美的玉麒麟呈给朱雄英。朱雄英抬头望向父亲,见朱标含笑点头,这才欢天喜地地收下赏赐。这是自生母去世后,他最开心的一个新年。
站在朱标身后的太子妃吕氏听到嫡长孙三个字时,脸色微微一僵,但很快恢复如常。当她低头看向朱雄英时,眼中闪过一丝厌恶,转瞬又换上笑脸,抱着朱允炆上前贺岁。
另一边,燕长倾在朝贺仪式结束后,觉得殿内烦闷,便让侍从将酒菜装入食盒。凭借神农氏圣人的身份,侍从们不敢怠慢,立即照办。燕长倾提着酒坛和食盒,径直走向宫外的钟楼,沿途侍卫无人阻拦。
当代圣人神农氏的身份,终究还是大有可为。
钟楼之巅,燕长倾倚栏而立,将食盒中的酒菜逐一摆开。他浅酌慢饮,远眺应天府万家灯火的繁华盛景。
街巷间烛光摇曳,河面上花灯流转,秦淮画舫笙歌不绝,人潮涌动更添热闹。
燕长倾不禁感叹:这才是大明盛世该有的气象!
话音落下,他又轻叹一声。自洪武十年初至洪武十二年末,转眼已过两载。前一年半碌碌无为,后半年被逐出国子监,反倒因祸得福,一跃成为当代圣人神农氏。
世事之玄妙,当真难以预料。
思绪至此,他又多饮了几杯。
酒过三巡,兴致渐淡。这万千灯火,无一为他而亮。没有网络的时代,终究太过乏味。
橘色灯影中,燕长倾凭栏独酌,身影孤寂。
这份清冷并未持续太久——
今日佳节,燕先生却在此独饮闷酒,岂不扫兴?
朱元璋爽朗的笑声自楼梯处传来。宴席中途,他发觉燕长倾离席,询问内侍后方知对方携酒菜登上了钟楼。
朱元璋向马皇后交代几句,便前来寻人。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一众皇子自然紧随其后。
燕长倾回首,只见微醺的朱元璋迈步而来,身后跟着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等已封王的皇子。
其余年幼皇子本欲同往,却被马皇后拦下。一来她知晓燕长倾底细,恐君臣交谈涉及机密;二来有些事若初始未参与,日后便难再介入。
如今无论国事家事,朱标兄弟七人皆可参与其中。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几人都是最早跟随燕长倾学习《屠龙技》的 。
正因如此,朱元璋才会将这几位皇子视作继承大统的候选人。
然而,自齐王朱榑之后的皇子们,未必还能享有同样的机会。
关于《屠龙技》的传授,朱元璋已将其限定在太子朱标等几位皇子,以及未来的皇位继承者之中。
至于其他皇子,若无特殊缘由,恐怕再难接触这门绝学。
“燕先生,恭祝您除夕安康!”
“燕先生,愿您岁岁平安!”
……
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纷纷向燕长倾致以问候。
燕长倾微微颔首回礼,而朱元璋则踱步至他身旁,与他一同远眺应天府的万家灯火,不禁感叹:
“如此锦绣山河,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
随后,朱元璋侧首望向燕长倾,带着几分醉意问道:
“燕先生以为,日后谁能替咱执掌这大明江山?”
此言一出,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顿时酒意全消,神情愕然地望向朱元璋与燕长倾。
无论朱元璋是否醉后戏言,他能问出此话,便足以证明燕长倾在他心中的分量。
若燕长倾此时偏向某位皇子,朱元璋或许真会慎重考虑。
因此,众皇子屏息凝神,不敢出声打扰。
燕长倾转头端详朱元璋片刻,见他眼中仍存一丝清明,便知他并非真醉,不过是借酒试探。
他淡然一笑,道:
“陛下,您喝多了。”
说罢,目光再度投向远方的灯火。
就在朱元璋眼中掠过一丝失望,众皇子以为燕长倾会就此回避时,他的声音却缓缓传来:
“若陛下真想知晓,我可推演某位皇子执掌大明后的未来,供陛下与诸位殿下参详。”
“不过,这未来之中,不会有我的身影。”
朱元璋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凝固。天子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太子朱标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诸位皇子顿时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
预知某位皇子继承大统后的详细未来?!
朱元璋瞳孔猛然收缩,难以置信地盯着燕长倾。他原想借着酒兴试探对方深浅,却不料竟钓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究竟是自己在醉意中听错了,还是眼前之人酒后失言?
确有此能,但仅限一次。
燕长倾神色笃定地颔首确认。见他虽面染醉意却言辞凿凿,朱元璋不由得暗自心惊。本想捞条小鱼,谁知竟撞见吞舟之鲸!若此言非虚,此人怕是身怀惊世之能,只是素来深藏不露。
人选可由朕指定?
朱元璋趁势追问,欲将此事坐实。却见燕长倾摇头道:
天机不可强求,当由诸位殿下自行择选。若陛下强行干预,恐招致众皇子终身怨怼。
如何自选?朱元璋眉头紧锁。
待初五过后,请诸位殿下亲至农学院。届时备好签筹,抽中者即为推演对象。
......
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一,宿醉方醒的燕长倾忆及昨夜醉语,恨不能穿越回去掐死自己。朱元璋醉否尚未可知,但他确信自己定是酩酊大醉——否则怎会胡诌什么预知未来的鬼话?
幸而醉中尚存三分清醒,未将话说死。
仔细复盘昨夜对答后,燕长倾长舒一口气。
昨夜他只提及推演之事,却未让朱元璋明确指定哪位皇子参与。
他事先言明仅能推演一次,且是未受他干预的未来。
尽管此事颇有风险,但他自有应对之策。
恰好他知晓燕王朱棣在原本历史中执掌大明的轨迹。
因此,只需设法在初五那日稍作安排,确保朱棣抽中推演之机,再将原本的历史呈现即可。
朱棣啊朱棣,你可千万要抽中啊!
否则,我或许只得将永乐大帝的名号安在他人头上了。
燕长倾凝视虚空,低声自语。
他仅知晓朱棣登基后的史实,其余皇子若掌权,未来如何他无从得知。
倘若初五那日计划失败,便怪不得他将永乐大帝的事迹转嫁他人了。
略作思忖后,燕长倾起身筹备初五所需之物。
……
初五当日,朱元璋、马皇后携太子朱标及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悄然再临农学院。
此番众人神色皆显凝重。
诸位皇子出发前皆沐浴更衣,以示虔诚。
院长会议室内,燕长倾静候多时。
他未多赘言,径直将备好的木箱呈予朱元璋:请陛下查验此箱可有机关。
朱元璋仔细检视箱内,甚至伸手探摸,最终确认:并无异常。
燕长倾暗自松了口气——隐藏的机关未被识破。
他取回木箱,向众人展示七张纸条:六张空白,一张墨点。
箱内置七张纸条,诸位殿下各抽一张,同时展开。
抽中者,吾便推演其执掌大明之景况。
重申一次,此乃无我介入的未来。
换言之,皇室宗亲制、藩王制、宝钞制等皆未变革。
故此番推演,权当戏言,莫要当真。
“都清楚了吗?!!”
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纷纷点头示意。
燕长倾将七张字条放入木箱,随后开始上下摇晃。在摇晃间,箱内暗格悄然落下,原先的字条被压在底层。
摇晃数下后,燕长倾停手扶稳木箱,对众皇子说道:“请太子朱标殿下先行抽取。”
听闻此言,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人顿时紧张起来。虽然燕长倾已破除天人感应之说,但此刻众皇子仍不禁在心中默祷。
朱标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前,向燕长倾点头致意后,伸手入箱,迟疑许久才取出一张字条,却不敢立即查看,默默退回。
接着朱樉、朱棡也神情凝重地依次抽取。待朱棡退下后,燕长倾拇指轻推,箱内暗格再次无声压下。
朱棣抽取完毕,燕长倾再次推动暗格。随后朱橚、朱桢、朱榑相继抽取剩余字条。
燕长倾倒转木箱示意已空,对众皇子道:“请展开字条查看。”
众皇子手心冒汗地展开字条——空白!空白!空白!......
唯有朱橚面露庆幸,朱标、朱樉、朱棡、朱桢、朱榑则难掩失望。
朱棣难以置信地举起那张带有墨点的字条,失声道:
“我抽中了。”
朱元璋和马皇后望向朱棣,神色复杂难辨。
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桢、朱榑眼中满是艳羡,却无半分嫉恨。在他们看来,无论是父皇还是燕长倾都已做到极致公正。若真要埋怨,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及朱棣。
“燕先生,现在可否推演五哥治理大明的未来?”周王朱橚兴奋地问道。他对皇位毫无兴趣,但朱棣是他亲兄长,自然比其他兄弟更替朱棣高兴。
“一个月后再来。”燕长倾语气平淡。
“一个月后?”朱元璋眉头紧锁,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