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匆匆赶到红星路街道派出所,将事情原委禀明。听闻涉及贾文,王主任与张所长竟亲自出动。
二人走进大院时,贾文正暗自诧异:还以为秦淮茹是去买锁,岂料这蠢妇竟请来了两位领导?
“就是他!”秦淮茹颤抖着指向贾文,“这小畜生把亲奶奶打得吐血掉牙,请领导重重治罪!”
王主任与张所长面面相觑——六岁孩童将壮年妇人殴至重伤?可瞥见贾张氏肿胀如猪头的脸,又不得不信。
此时邻里们如潮水般围拢。秦淮茹声泪俱下控诉:“这孽障连亲奶奶都敢往死里打,求领导把他抓去蹲大牢!”
王主任为难地扶额沉吟,终是俯身温言问贾文:“孩子,若有人诬陷你只管说实话,我们定会为你做主。”
“对对对……”张所连连点头,安慰道:“贾文小朋友,不用怕,警察就是来惩治坏人的。”
王主任之前已低声告知张所贾文的家庭背景。
这样一个人,谁会愿意得罪呢?
没想到,贾文竟坦然地站起身承认:“对,是我打的。”
“啊?”王主任和张所一时面露难色。
如果不承认该多好。
这一认,事情就不好处理了。
谁知贾文接着说道:“王主任、张所,邻居们都在场,你们应该先问问,我为什么动手打人?”
“没错!”张所眼睛一亮,追问:“你是因为什么打人的?”
贾文指着地上说:“你们看,贾婆婆来我家偷东西,被我当场抓住。她气急败坏,把偷的西瓜、鸡蛋和肉全都摔在了地上!”
“偷东西?”
张所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转向秦淮茹和贾张氏:“你们竟然偷东西?”
“没有的事!”秦淮茹慌忙辩解:“我婆婆是贾文的奶奶,来孙子家拿点吃的算什么偷?邻居们可以作证,真的只是进屋拿点吃的!”
“不对!”贾文立即反驳:“张所,请看我们家的门锁,她是砸坏了锁才闯进来的。有砸锁进门叫‘拿’东西的道理吗?”
“而且,前些天我们家和贾婆婆已经正式断绝了亲属关系,这一点全院邻居都能证明。”
张所皱起眉,清了清嗓子向众人宣布:“我是红星路派出所的张所,现在依法向大家了解情况。请如实陈述,作伪证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严重的会拘留!”
此话一出,邻居们都不敢隐瞒。
他们不仅讲述了贾张氏如何破门、偷窃、摔东西,也证实了两家已断绝关系的事实。
了解清楚后,张所点头道:“这事确实不能怪贾文……贾婆婆,按照法律规定,你们损坏人家门锁、毁坏财物,必须赔偿!”
“对!”王主任也附和:“秦淮茹,你们赔吧!”
秦淮茹无奈,只得问贾文要赔多少。
贾文回答:“西瓜六块,鸡蛋一块五,门锁五毛,肉一块。一共九块钱。”
秦淮茹心疼不已——那时贾东旭一月工资才三十多块,这九块钱相当于他白干一周。
但她只好掏钱赔偿。
贾文接过钱。
张所随后正色道:“贾张氏,你得跟我们走一趟!”
秦淮茹问道:“我都已经赔了钱,为什么还要带走我婆婆?”
张所回答:“贾张氏入室盗窃,虽然金额不大,但盗窃行为属实。按照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对她进行拘留!”
偷鸡不成蚀把米。
本想报警抓贾文,却没想到张所带走了贾张氏。
秦淮茹愣在原地:这下怎么办?贾东旭回家看不见他妈,肯定会打我的。
这……
“好了,”王主任在一旁说道:“贾文和贾婆婆两家已经断绝亲戚关系,今天街道在这里做了见证。以后谁也不准再以亲戚名义来贾文家要东西!”
见证完毕,王主任也离开了。
贾文去供销社买了新锁将门锁好,带着妹妹再次走出四合院。
乘车、下车,到达百货大楼时,已经十点左右。
“走,”贾文拉着妹妹的手说:“今天我们去买件好东西!”
他们熟门熟路地走上二楼,来到一个人群拥挤的地方。
整个百货大楼里人最多的地方,就是二楼的自行车专柜。无论男女老少,每天都有人潮涌来看自行车。
买不起,看看总行。
运气好的话,还能摸摸甚至试骑一下。
人实在太多,贾文根本挤不进去,只能远远望着柜台后的自行车。
那时的自行车,主要是二八大杠。
有永久、凤凰、飞鸽等牌子,其中以永久和凤凰最为出名。
贾文朝售货员招手,问道:“这自行车多少钱一辆?”
唰——
柜台前围观的人纷纷扭头看向贾文。
看到是个小孩,众人又默默转回头。
一个孩子,捣什么乱。
连柜台里的售货员也没理他。
贾文备受打击:你们这是歧视儿童。
“喂……”贾文挤不进人群,只好在后面又喊了一声:“叔叔,自行车到底多少钱一辆?”
唰——
大家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他。
“嘿,”有人对贾文说:“你这孩子是不是来捣乱的?”
售货员也挥手道:“去去去,小孩子一边玩去!”
贾文简直想哭。
这么特……
“我真买!”贾文撇撇嘴:“我有钱!”
“行啊!”售货员应道:“有钱就给我看看自行车票。来,大家让一让!”
售货员是个男的,脸上挂着几分调侃。
这年头自行车票难得,不是领导根本不敢想,一个小孩子还想买自行车?
真是异想天开。
然而,
当贾文把自行车票摆在他面前时,售货员真吃了一惊。
真的假的?
“你真有票?”售货员惊讶地看着贾文:“不会是捡的吧?”
“切!”贾文冷冷一笑:“捡?你上街捡一张我看看?”
售货员被这话堵得哑口无言。
是啊,
这年代谁有票不赶紧买车,还能扔街上?
“那……那……”售货员有点失措地问:“凤凰165,永久也是165,飞鸽便宜些,160,你要哪种?”
贾文答:“都不要。听说这儿有三轮车?我要三轮车!”
“啥?”售货员张大了嘴,愣愣看了贾文三秒,才说:“三轮车有,永久的,二百六!”
三轮车比自行车贵一百块。
但票是通用的,都用自行车票。
三轮车对家庭很实用,后面有车厢能拉货。
可比起自行车,买三轮的人少得多。
因为贵。
足足多一百多块呢!
“啪!”贾文从兜里掏出二百六十块,整整二十六张大团结拍在柜上:“来一辆!”
这时,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动容了。
“嗬……真买啊?”
“啧啧,一个小孩买三轮车?”
“小孩……三轮太贵,样子还丑,不如自行车划算。”有人好心劝贾文:“买自行车吧,别买三轮!”
结果贾文回头就怼:“你看我像是能骑自行车的人吗?”
“呃……”那人脸一黑:好吧,车是你自己骑?
真是……浪费啊!
一个小孩子骑什么车呢?
可越是这样,旁人越不敢小看。
一个孩子又有票又有钱买三轮,这说明啥?
说明家里肯定不止一辆自行车,说不定还有大红旗呢。
八成是哪个大领导家的孩子吧。
啧啧啧……
人群里不断发出惊叹的声音。
售货员恭恭敬敬地把库房里积压了几个月的三轮车推了出来。
崭新的车子,暗红色的车身。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让人帮你打钢印!”
售货员弯下腰,视线和贾文齐平。
贾文拿起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周围的人再次震惊。
“这么小的孩子就会写字了?”
“真不简单……”
“哎呀……”
“这肯定是哪位大领导家的孩子!”
……
半小时后,贾文骑着三轮车离开了百货大楼。
他在前面蹬着车,妹妹果果坐在后车厢里。车厢里除了果果,还放着一套渔具。
没错,贾文打算去钓鱼了。
刚出百货大楼,街两边的行人纷纷投来目光,个个眼里都是羡慕。
“三轮车!”
“居然有人买三轮车,我没看错吧?”
“听说比自行车还贵一百块钱呢!”
“天啊,骑车的还是个孩子!”
贾文慢悠悠地骑着三轮,享受路边投来的羡慕眼神。
坐在后面的妹妹果果却浑然不觉,正专心啃着手里的冰棍。
一脸悠闲自在。
大约二十分钟后,小果果吃完了冰棍,这才想起来问哥哥:“哥哥,我们要去哪儿买好吃的呀?”
贾文一听,额头上差点冒出黑线:好家伙,这才两天,就被惯坏了,张口就是买好吃的?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小果果的变化确实很大。
她脸上的蜡黄褪去了,渐渐恢复了胶原蛋白的光泽。
人也精神多了。
一家人的气色都好了起来。
“嗯,”贾文回头笑笑,“去公园,哥哥带你去什刹海钓鱼,钓到大鱼,晚上给你做鱼汤,鲫鱼豆腐汤,可鲜了!”
“好!”果果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可惜,到了什刹海公园,湖边立着醒目标语:【禁止垂钓】。
而且还有专人看守。
这个年代管得严,和后来不一样。后来不让钓,最多说你几句、赶你走而已。
这个时候要是违反规定,说不定直接就把你扣起来了。
贾文无奈地揉了揉额头,心里纠结极了。
为什么非得来钓鱼?
因为早上系统签到的时候,奖励了不少鱼。要是有人问起来在哪弄的,总不能说是从老鸹窝里掏出来的吧?
那也太离谱了。
只能假装是钓来的。
可是……
算了,再换个地方吧。
什刹海附近不远,有个和什刹海相通的水系,那也有个不错的野钓点。打听清楚之后,贾文就骑着三轮车带着妹妹过去了。
一到那儿——
好家伙……
塘边几乎全是人。
每隔七八米就占着一个位置。
啧啧……
不得不说,这年头物资紧张,不少人靠野钓补贴家里油水。比如四合院里的叁大爷阎埠贵,就是个钓鱼好手。
每周末他都会选地方去钓,从不空竿,总能钓到鱼。所以阎老西工资虽不多,一家子过得倒挺滋润。
除了粮食,隔三差五还能吃上鱼。
惹得院里小孩直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