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得高大壮实,却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虚弱不堪。
干不了活就拿不到工分,没了工分就领不着口粮。
病痛与穷困的双重折磨,让他几乎窒息。
之前他一直吃村中赤脚大夫开的药,可根本不见效。
再这样下去,他连活下去的勇气都快没了!
绝望之际,他听说了阴山村的周大庆是位神医。
虽知两村有仇,但为了活命,他只得冒险一搏。
跌跌撞撞走了半天山路,朱武总算到了阴山村。
他累得气喘如牛,几乎直不起腰。
这时,王富贵等村民见到他这个陌生面孔,上前盘问:你是?
朱武怕被认出是四林村人,谎称:我是柳家屯的,来找周队长看病。
王富贵听闻有外村人专程求医,得意大笑:咱们周队长果然名声在外啊!
众人热心引路,带他来到知青点。
见到周大庆的瞬间,朱武愣住了周大庆只瞥一眼,便断定:你是来看病的吧?
王富贵惊呼:周队长,你咋知道的?
周大庆淡淡道:他嘴唇发白、面色泛紫,走路都喘,显然是心脏有问题。
这番话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朱武更是激动地抓住周大庆:神医!我患冠心病多年,干不了活,家里快断粮了!求您救我!
他颤抖着掏出全部积蓄,却被周大庆推开:你们村没大夫吗?为何找我?
提起赤脚大夫,朱武恨得咬牙切齿……
呸!我们村那个赤脚医生就是个草包!朱武愤愤不平地说道。根本就是个庸医!
连个头疼脑热都治不明白,更别说我这么重的病了!
要是没本事也就罢了!
最可恨的是收了钱还不治病!
工分倒比别人多拿!
我们村里多少人都被他耽误了!
幸亏听说周队长医术高明,我才特意来求您!
周大庆对这番话并不意外。
这个年代的赤脚医生也就治个简单感冒,稍微复杂点的病症就束手无策。你是哪个村的?周大庆问道,
赤脚医生这么差劲,你们大队长就不管管?
我...我是......刚才还口若悬河的朱武突然支支吾吾起来。
周大庆盯着他皱起眉头。
朱武本想继续撒谎,但对上周大庆犀利的目光,他知道一旦被识破,就别想再来求医了。
说实话或许还有希望!
我...我是四林村的......朱武硬着头皮回答。什么?刚才不说是柳家屯的吗?王富贵差点跳起来。
朱武羞愧地低下头:我怕说实话会被赶走...
就见不到周队长了...
王富贵更来气了:撒谎还有理了?
四林村就没一个好东西!
我们阴山村凭什么帮你们村的人?赶紧滚!
另一个村民也怒道:现在露馅了吧?
白费心机!
他们被四林村偷怕了,欺负怕了,
早就恨透了那个村子的人。
周大庆同样厌恶四林村的人,
更何况朱武还说谎。
他本不想医治。
见势不妙,朱武急忙辩解:
我知道我们村经常欺负你们,
但那些事我从来没参与过啊!
我是个老实人啊!
王富贵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一时语塞。
虽说医者仁心,治病救人不分亲疏,
但周大庆可不按常理出牌。
转念一想,这倒是个机会——
治好朱武,就能吸引更多外村患者。
看病不收钱,只要粮食,
再把粮食分给村民,
岂不一举两得?
直接发放系统兑换的粮食容易引人怀疑,
这样却能顺理成章。
周大庆沉吟片刻,对朱武说道:我可以治你的病,条件是你每次来看病都要带两斤粮食分给我们生产队的社员。
朱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两斤粮食算什么?只要能治好病,他宁愿把家底都掏出来!
没问题!他忙不迭地点头,三斤都行!
王富贵几个虽然不情愿队长给外村人看病,但见周大庆主意已定,也不好阻拦。
更何况这还能让大伙多分些口粮,他们就更没话说了。周大庆指了指凳子。
朱武赶紧正襟危坐。
一番望闻问切后,周大庆确诊道:确实是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
幸好还不算太严重。
能根治吗?朱武急切地问。要说完全消除病灶是不可能的。周大庆解释道,但能让症状消失,不影响正常生活。
见对方似懂非懂,他又补充:就是让你感觉不到病痛。
这就跟治好没两样啊!朱武喜形于色,全仰仗周队长了!
周大庆开了几副中药:先喝三剂,心绞痛就能缓解。
不过这病得长期调理,喝完再来复诊。顿了顿又提醒,别忘了带粮食。
朱武千恩万谢地走了。
王富贵他们出去后,又把这事传遍了村子。
乡亲们虽然心里别扭,但明白周大庆的良苦用心,都暗自感动。
果然,朱武服药后立竿见影,病情大有起色。
仅仅服下三剂汤药,朱武就察觉身体明显好转。
不仅气色变得红润,连干农活都不再轻易感到疲乏!
首服药方喝完当天,他立即背上粮食袋赶往阴山村找周大庆复诊。
收到两斤粮食谢礼,周大庆当场分给了王富贵和另一名村民各一斤。
心里盘算着:往后若有病患送粮来,再分给其他乡亲。
继续服用新配的药方数日后,朱武恢复得更显着了!
从前劳作片刻就得歇息。
如今连续干完整个上午都精神抖擞。
四林村的老相识们见状纷纷惊奇:你心口疼的毛病好了?
咋突然这么能干重活了?
每逢询问,朱武总要扬起嗓门:全靠阴山村周队长开的药方!
几剂苦汤药下去,这顽疾竟真给医好了。
当真是华佗再世。
更难得的是人家分文不取。
那么多药材,只要两斤口粮!
活菩萨啊。
这消息让四邻哗然。周队长竟有这等本事?
连多年的心症都能根治。
待人还这般仁厚,肯给外村人瞧病。
比咱村那个二把刀强百倍。
可不!上次我家小子发热,越治越烫...
最后是自己退的烧。
朱武朗声笑道:往后有病痛只管找周队长!
省得被庸医耽搁又破财。
众人深以为然,暗自记下:但凡染恙就去阴山村求诊。
医治心疾的神奇事迹传开后,邻近村落都听闻此事。
早前就风闻周队长医术通神,如今更是确信无疑。
虽说别村的郎中都比四林村那位强些,却也本事有限。
遇上疑难杂症照样束手无策。
渐渐地,重症患者都背着粮袋涌向阴山村。
周大庆诊治来者不拒。
神奇的是每位经他医治的患者,病情都有起色。
求诊者与日俱增,有时一日能收十余斤粮食。
这些口粮悉数分给了本村乡亲。
自此阴山村再无人忍饥挨饿。
但周大庆毕竟身兼要职,遂计划在扫盲班挑选伶俐后生。
打算传授些基础医道,培养几个得力帮手。
周大庆计划为阴山村培养一批赤脚医生,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就医难的问题。
与其他地方培训的普通赤脚医生不同,他培养的大夫将掌握更全面的医疗技能。
关于周大庆医术高超的消息在十里八乡传开。
柳家屯的小当每天听着乡亲们谈论周大庆的事迹,终于按捺不住思念之情。
她以看病为由向生产队长请假,获准后便迫不及待地赶往阴山村。
平时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小当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走完了。
赶到知青点时正值中午,周大庆兄妹和小孙正在午休。
见到突然出现的小当,周国敏惊讶道:小当?你怎么来了?
向来直率的小当此刻却略显羞涩,望向周大庆轻声道:我想念大庆哥了,来看看。这番直白的表白让小孙一时语塞,周国敏则敏锐地察觉到小孙流露出的不安。
周大庆心中疑惑,他与小当在城里并无太多交集,不知为何对方如此亲近自己。
想到对方是秦淮茹的女儿,他不禁感到些许困扰。
意识到自己的话语让气氛变得尴尬,小当暗自懊悔过于直白。
为了缓解局面,周国敏连忙邀请小当共进午餐。
实际上,为了赶路,小当连早饭都没吃,此时早已饥肠辘辘。
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小孙仍热情地张罗着饭菜。
饭桌上,暗流涌动的情感在四人之间悄然流转。
一菜一汤,配着几个玉米面饼子,就是他们今天的午饭。
四个人围坐在桌前默默吃着。
忽然,小当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怎么了?周国敏关切地问。这顿饭......小当哽咽着,有 味道......
周国敏一时语塞。
寻常人思乡,她还能劝慰几句。
可小当的母亲秦淮茹和哥哥棒梗被发配边疆,奶奶也早已不在。
回家,对她来说只是个空想。
善良的小孙不禁心生怜悯。
周大庆却始终埋头吃饭,对这事避而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