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连忙扶起他们:“既然立誓,我绝不亏待你们。
但记住,我们的关系必须保密,包括对父母。
每月我会给你们生活费,但要注意——肉只能自己吃,别让外人发现家里突然富裕起来。
给父母买食品可以去市场,要懂得藏富。”
交代完毕,他掏出四百块钱分给四人:“明天我去胡公馆附近物色训练场地,找到后会在老地方留地址。
每晚八点来学艺,明白吗?”
说着又掏出块手表教他们使用。
等四人学会看时间,何雨柱便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他没回工厂,径直去了未来的住所——那座未装修的公馆。
虽然暂不翻新,还是仔细添置了桌椅、床铺等必需品。
何雨柱将空间里准备好的物品直接挪到了公馆中。
在布置完几个卧室和食堂后,他开始整理自己的工作间。
还没忙完,何雨柱看了眼时间,发现该上班了。
如今的何雨柱与往日不同,因为今天还有重要事情要办。
他放下工具锁好门,骑着自行车赶往轧钢厂。
到达工厂后,何雨柱先去财务室领了昨天的款项,处理好报销单据。
随即来到杨厂长办公室。
杨厂长见到他便问:何雨柱同志,今天有什么计划?
何雨柱笑着回应:要去组装几个新发明的设备,杨厂长要一起去看看吗?
杨厂长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当然要去,我正想亲眼看看这些设备是否真如你描述的那么出色。
那我们这就动身吧,现在正好去二厂。何雨柱说。
两人抵达二厂时,兰教授和慕晴雪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见他们到来,兰教授立即迎上前:杨厂长、何副厂长,你们来了,我们都在等着呢。
何雨柱看出教授的急切,其他人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微笑着说:兰教授,人都到齐了吗?
都齐了。兰教授答道。
何雨柱点点头:那就开始吧。
他取来所有零件和工具,当着众人的面开始组装。
每个步骤他都详细说明:这是图纸上的x号零件。
所有零部件都有对应的编号和详细说明。
装配完成后,何雨柱测试了起落架。
确认性能符合预期后,他对众人说:这是翻地机,接下来我要组装播种机。
这两台设备可以配套使用。
很快他又完成了播种机的组装。
将两台机器通过卡槽连接后,何雨柱用拖拉机将它们拉到厂区后方的荒地上。
杨厂长有些担忧:直接试验会不会有问题?
何雨柱解释道:总得试试。
如果失败就当积累经验。
我的初衷就是通过这个设计将耕种效率提升0.6倍。
在粮食品种改良前,扩大耕种面积是提高产量的最直接途径。
虽然何雨柱在种植方面也有专长,但要培育新品种需要太长时间。
而且他知道不久后会有专家专门负责这方面研究,便没有过多涉足。
听了这番分析,在场众人都深以为然。
何雨柱调试了一会儿,向众人解释道:
现在是冬季,种什么都太浪费。
我想用这颗石子当作土豆种子试试,看能不能成功。
如果可行的话,等明年开春我们就下乡去试种。
大家都期待地望着何雨柱。
何雨柱驾驶着拖拉机,放下翻地机的刀片。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片片泥土被翻了出来。
另一个反向旋转的刀片将土块打碎至合适大小。
播种机划出一道道沟壑,投下石子,后方的挡板随即覆土作业。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仅用几分钟完成了数十米的试验后,众人立即上前查看效果。
杨厂长仔细检查后欣喜地说:
株距、行距和播种深度都很标准。
这还是荒地试验呢,要是春天播种效果会更好!
何雨柱走过来补充道:这只是个测试,正常作业不会这样操作,对刀片损耗太大了。
现在看来我的设计是可行的。
杨厂长连连称赞:太实用了!这效率简直抵得上十个人的工作量。
兰教授虽然不太懂农业,但也被机械的效率震撼。
他好奇地问:何副厂长,这就是你说的定制设计?
何雨柱详细解释:是的。
我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翻土深度、播种间距等参数都很讲究。
这个设备虽然不适合小面积种植,但在大规模耕作时能提高数十倍效率。
以前一个农民养活五个人,用它之后可能一个人就能养活几十人。
兰教授感慨道:现在我明白我们之前为何没有突破了。
我们只懂机械原理,却不清楚服务对象的需求。
看来确实需要深入农村实践学习。
听到这里,何雨柱心头一紧。
他可不想因此让这批大学生都去当知青——这些年轻人基础扎实,下乡回来可能就耽误了前程。教授,您这话不完全正确。
目前让学生们去农村学习时机还不成熟,农业生产技术短时间内就能掌握。
现在国家正处于建设时期,更需要这些有知识、有才华的年轻人齐心协力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如果现在让学生们都去农村,会导致知识分子断层,国家发展停滞不前。
这样的决定实在不妥!”
何雨柱的话让教授猛然警醒,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想法过于危险。
如果真的实施,恐怕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科技发展。
特别是机械制造这样的专业领域,确实需要大量知识人才参与。
兰教授瞬间惊出一身冷汗,郑重地向何雨柱躬身致意:
“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实在是受益匪浅。”
何雨柱微笑着回应:
“您言重了。
在科研工作中,我常想如果能有人一起讨论交流,必定能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
现在有你们加入,未来肯定能有这样的机会。
技术上的难题,需要时可以随时去基层学习,但不应该把整个青春都耗费在乡村。
那样反而会让这些人才渐渐荒废了专业。
我一直认为,要想推动科技进步,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
只有生活有保障,人们才有余力去思考创新。
这就是我从事这项研究的初衷——让更多人吃饱饭,才能有精力去追求更高的发展。”
兰教授深有感触地点头:
“你说得太对了。
过去我也是这样,虽然满腹学识,却每天都在为三餐发愁。
现在国家安定了,我们终于可以专心研究和教学。
你的见解很深刻,这次项目就由你来主导吧。”
何雨柱看到兰教授已被说服,便继续说道:
“那这样,为了锻炼学生们的实操能力,我这还有一些零部件。
刚才已经做了示范,接下来请您指导他们进行组装。
当然,他们未来不会是普通工人。
等车间建成后,他们将成为培训新员工的技术教员。
现在就先从组装学起,您看如何?”
兰教授欣然同意:
“非常好!这正是他们应该掌握的技能。”
说完转向学生们问道:
“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
学生们齐声回答。
兰教授满意地看向何雨柱。何副厂长,我带他们去组装了,您刚才讲得太快,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
我们这就去实践一下!”
何雨柱点头道:“你们先忙着,我手头还有点事要处理。
下午过来时如果遇到问题,随时来找我。”
慕晴雪这时走过来:“何副厂长,作为您的助理,我和您一起去吧?”
何雨柱解释道:“我要去做些体力活,不是机械相关的工作。
你是想跟我去打扫卫生,还是留在这里学习组装?”
慕晴雪疑惑地看着他:“真的吗?”
何雨柱心知她的身份,便直说:“骗你做什么?昨天孙秘书给我安排了新住处,趁着现在工作还没正式展开,我得回去收拾准备搬家。
这几天都得忙着打扫和添置用品。
你要不介意的话,跟着来也行。”
听说是私事,慕晴雪立即改口:“既然是您的私事,我就不去了,我还是在这儿跟师傅们学习吧。”
何雨柱应道:“也好,那你留下吧。”
转头又对杨厂长说:“厂长,您是一起走,还是继续在这边盯着?”
杨厂长摆摆手:“我得留在这儿看着,你先忙你的。”
见众人全神贯注的模样,何雨柱道:“那好,我先告辞了。”
说完便前往自己的公馆继续修缮工作。
临近中午,何雨柱放下工具准备回家给老太太做饭。
刚进大院就碰见一大妈:“柱子,你怎么回来了?”
何雨柱反问:“我回家有什么问题吗?又没犯什么事。”
一大妈神秘地压低声音:“我不是这个意思......二大爷在你家门口等半天了!”
何雨柱这才意识到自己又犯了原主说话冲的 病,连忙道歉。
一大妈反而笑了:“哎呀,我都习惯你这脾气了。
你要是突然客客气气的,我反倒不适应。”
何雨柱这才明白原主在院里招人怨的缘由。
他问清缘由,一大妈笑道:“还能为啥?不就是想让你给他谋个官当当。”
你现在可是副厂长了啊?
第132节
他肯定是冲着这个来的,这么多年官瘾那么大,你还不了解他!
一大妈说完,何雨柱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