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领着发懵的何雨水上了二楼,打开灯走进一间宽敞的卧室。这是你的衣柜,这张床是我特意给你准备的。
那边是卫生间,这里是浴室。
这边是你学习用的书桌,书架可以放你的书。
那边是沙发,累的时候能躺着看书。
看,一整排的落地窗。
这个窗帘是双层的。
喜欢这个房间吗?
何雨水望着这个配有书房、卫生间和衣帽间的大卧室,终于回过神来:哥,这真是我的房间?
何雨柱笑着点头:对呀,三楼是我的实验室,一楼有我的卧室、厨房和工具间。
二楼这间给你,还有一间留给老太太。
以后这里就是你的专属空间了,喜欢吗?
何雨水既兴奋又担忧:哥,这房子是怎么来的?
何雨柱解释道:我需要院子做实验,没想到大导给安排了这么好的地方。
以后这就是我们家了,也是我的工作基地。
真的吗?何雨水眼睛发亮。当然,所有手续都齐全。何雨柱拿出文件,只要我不犯错,这儿永远都是我们的家。
何雨水开心地挨个房间看,每个都比原来的房子大好多,虽然没装修但很暖和。
何雨柱叮嘱道:这是咱兄妹的新家,四合院偶尔回去住就行。
别跟院里人说,不然二大爷三大爷肯定要占我们房子。
大导说了那边还是我们的,你只要把学习用品带来就行。
何雨水点点头。
她其实想让哥哥装修新房,但想到花费就忍住了。
何雨柱也考虑到来往的大导多,暂时不打算装修。你去学习吧,我出去办事。
这里很安全。何雨柱说完启动了防御机关。
这些机关经过特批,威力十足,专门保护他的研究成果。
何雨柱对何雨水嘱咐道:
雨水,我不在的时候待在屋里别出来。
不管听见什么动静都别出声,记住了?
何雨水乖巧地点头:
说完便回屋了。
见妹妹关上门,何雨柱这才放心去找郑胜四人教学。
忙完教学任务后,他回来和妹妹打了个招呼才休息。
次日清晨,当何雨柱做好早餐时,意外发现平日爱睡懒觉的妹妹已经梳洗完毕。今天怎么起这么早?他好奇地问。
穿着新睡衣的何雨水雀跃地说:
哥,这里太方便啦!夜里上厕所不用出门,早上洗漱也不冷。
还有那个马桶,一点儿异味都没有!
看着妹妹兴奋的模样,何雨柱笑道:
这算什么,以后还有更便利的。
何雨水眨着眼睛,实在想象不出还能怎么更方便。先吃饭吧。何雨柱递过碗筷,今天要回四合院吗?
我想在这儿住。何雨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哥,能给我些钱买书吗?书架都空着呢。
何雨柱掏出两百元,惊得妹妹直摆手:二十就够了!
多买些,旧书摊也看看。他解释道,书多总没坏处。
其实何雨柱自己也在暗中收集古籍字画,都妥善收在空间中。
只是这事不便多说。谢谢哥!何雨水开心地收起钱,粥都顾不上喝了。记得先练 习,等大人们上班再出门。何雨柱叮嘱道,我先走了。
哥路上小心!
与此同时,许大茂正竖着耳朵听窗外的动静。
秦京茹看见许大茂穿得严严实实的,好奇地问道:大茂哥,天还没亮呢,你咋不睡觉啊?
许大茂自然不会说自己在监视何雨柱,不耐烦地回了一句:别多管闲事,睡你的觉去!冰冷的屋子里,秦京茹嘀咕着翻了个身,又沉沉睡去。
许大茂却心急如焚,不停地张望着院门。
此时的何雨柱已经放好了肉,转身往四合院走去。
他今天没去公馆,而是赶回来给老太太做早饭。
刚进院子,就被冻得直跺脚的许大茂逮个正着。
许大茂从屋里冲出来,瞪大眼睛盯着何雨柱。
这场景让何雨柱想起前几天被跟踪的事,差点笑出声来。
现在他总算明白许大茂打的什么算盘——八成是眼红自己能弄到猪肉。
说起来这猪肉确实帮了大忙。
要不是能让工人们顿顿有肉吃,何雨柱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当上副厂长。
现在厂里谁要是敢找他麻烦,工人们第一个不答应。
二大爷刘海中就是个活例子,在轧钢厂处处碰壁,想找何雨柱道歉都找不着人。
给老太太做完早饭,何雨柱嘱咐一大妈照顾好老人,就往厂里去了。
先在财务科对完账,又赶去二分厂鼓捣新生产线。
忙活一上午总算完工,他挨个检查测试后,拍拍手上的灰宣布:大功告成!中午我下厨犒劳大家,下午教你们操作,明天咱们就正式生产拖拉机!
工人们欢呼雀跃。
杨厂长趁热打铁:今天先尝尝何副厂长的手艺。
等明天拖拉机正式下线,我亲自给大家庆功!在一片叫好声中,何雨柱笑着往厨房走去。
杨厂长拉着他的手说:这几天辛苦你了,等投产成功就给你放个假。
生产线搞定了,饭菜也准备好了,等这项任务完成,你就是第一功臣!何雨柱脑海中浮现出自己研发的新型发动机和电路设计图纸。
虽然现在可以生产汽车,但汽车制造的复杂程度远超拖拉机。
还好设计图已经接近完成,不过还是需要休息几天调整状态。
趁着这段休整期,何雨柱着手准备汽车生产事宜。
接下来是计算机项目。
国外已有计算机问世,他研发的第一代产品虽然功能单一只能做简单计算,但这只是开始。
何雨柱正在攻关第二代计算机技术,目标是缩小体积并最终研发超级计算机。
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料和材料的匮乏。
看着兴奋的慕晴雪,何雨柱意识到需要组建专业团队。
拖拉机能依托轧钢厂现有条件生产,但其他项目需要更多资源支撑。这都是分内之事,你们先熟悉生产线,开饭时直接过来就行。交代完毕,何雨柱转身离去。
来到食堂,马华难掩欣喜:师父您来了!自从工资涨到三十七块五,加上班长补贴每月能领三十九块五,马华天天都乐得合不拢嘴。菜备好了吗?待会我下厨,你多学着点。得到肯定答复后,何雨柱询问刘岚:食堂人手是不是不够?
刘岚坦言:何副厂长,不是不够,是太缺人了!
那就招些帮手,注意合理分配岗位。何雨柱意有所指。
经历过成长的刘岚心领神会,她了解每个职工的家庭状况。
由于何雨柱的关系,李主任也不敢来后厨惹事,因此刘岚至今仍保持 。
食材准备就绪后,何雨柱娴熟地完成烹饪,吩咐道:把菜送到四个包间,二厂的技术员要来用餐。
换好衣服来到杨厂长的包间,酒过三巡后,厂长表态:等拖拉机下线,一定记你首功。
何雨柱谦逊回应:杨厂长客气了,功劳属于整个团队。
没有工兵团建设组装车间,进度不可能这么快。
老何啊,你就别推辞了。
要不是你发明的混凝土设备和搅拌机,工程进度哪能这么快!
宋团长紧接着说:
王团长说得在理。
我真心佩服何副厂长的发明,这两台机器既省工又高效。
要是没它们帮忙,这工程怕是要拖到年后才能完工。
这些机械的效率确实惊人!
何雨柱谦虚回应:
功劳不能全归我。
主要还得靠两位团长手下的工程兵们辛勤付出。
再说,没有轧钢厂工人师傅们的巧手,图纸画得再好也是白搭。
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不平凡的力量。
杨厂长赞许地点头:
何副厂长觉悟很高。
那你觉得该怎么奖励这些同志?
何雨柱提议:
眼看要过年了,我的供货商说能提供羊肉和鸡蛋。
建议厂里采购些肉蛋,给工人们发点年货慰劳大家。
要是条件允许,还可以联系纺织厂弄些布料,让工人们过年能添件新衣裳。
杨厂长考虑片刻:
好,明天拖拉机投产后我就打报告申请,争取给工人们改善福利。
这消息很快传到食堂刘岚耳中,随即传遍全厂。
工人们都打心底感谢何副厂长替他们着想。
出于感激之情,大家又开始疏远二大爷。
不知情的何雨柱继续在会议上阐述计划。
听完后杨厂长表示:
这个方案很有创意,我明天就向大导汇报。
众人对何雨柱的新提议都深感意外。
原本计划用于商业销售的设备,被他设计成了惠民利国的创新方案。
何雨柱安排道:
大家先休息,我回去一趟。
下午回来教大家组装拖拉机。
工人们都理解何副厂长的为人,更敬佩他知恩图报的品格。
回家给老太太做完午饭后,何雨柱想接她去新家小住。
老太太婉拒道:
柱子,我就在这儿挺好的。
你工作越来越忙,新房子太冷清。
我这三间房够住了,街坊邻居还能说说话。
家里有你才热闹,要是你不在,这屋子就冷清了。
老太太的话让何雨柱无法勉强。
他想了想说:
奶奶,马上过年了,今年去我那儿一起过吧?
老太太脸上露出笑容:
好好好,有柱子陪我过年,我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