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何雨柱颇为欣赏这个得力助手。
此时,秦淮茹正焦急地拦住隋保国:隋特助,让我进去见何副厂长吧!
隋保国果断摇头:秦淮茹同志,我了解你的情况,但现在不能打扰何副厂长。
他在做实验时,就算是大导和厂长来了也得等着。
真有急事就再等等吧!
见对方态度坚决,秦淮茹又气又急却无计可施。
她实在无法理解,何雨柱工作期间为何不能见人。
此次前来是为借粮——全国粮食实行定量供应后,毫无计划的秦淮茹延续过去大手大脚的习惯,才半个月就把家里存粮吃空了。
找一大爷求助时,对方看穿时局艰难,只愿借她钱和粮票。
可秦淮茹清楚自己根本买不到粮食,干脆没借钱。
如今三个孩子眼看要断炊,她只能硬着头皮来找何雨柱。
实验室里的何雨柱正全神贯注提取西药成分,反复计算培育菌群。
没有电脑辅助,他的大脑却比机器更精准。
直到天黑做完实验,刚出门就撞见守候多时的隋保国:何副厂长,秦淮茹同志等了您几个小时,怎么劝都不肯走。
她说了什么事?
死活不肯告诉我,非要亲口和您说。
何雨柱皱眉走向厂门口,立即被冲过来的秦淮茹拦住:柱子!这声亲昵称呼让他暗自诧异——明明早已划清界限,按理她不该再来纠缠。秦淮茹同志,找我有事?
听到疏远的称呼,秦淮茹心头一酸,却不得不央求:柱子,秦姐实在是走投无路了...现在粮食定量,孩子们吃得太多,家里已经断粮半个月。
看在多年邻居情分上,帮我们熬过这个月行不行?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好说。
以前我也帮过你不少忙,既然你都开口了,要借多少?
十块钱够不够?实在不行最多能借你二十。
再多你也还不起,也不用一个月内还清,可以分十个月慢慢还。
每月还两块,十个月正好二十,也不影响你生活。
觉得行就写个借条,
我现在就能给你,你看成不成?
秦淮茹听完何雨柱的话,心里明白他这么做挑不出毛病,旁人也说不了闲话。
但她摇了摇头:柱子,我不缺钱,就是想跟你借点粮食。
何雨柱其实完全有能力接济她家,可绝不能松这个口。
他不想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秦淮茹同志,不是我不肯帮忙。
你也知道现在连大导都是定量供应。
我手头确实有点存粮,但要给了你们,我、妹妹和老太太就得饿肚子。
老太太年纪大了,吃不了粗粮,我家的粗粮都换成细粮了。
这细粮谁都不能动,给了人老太太就没得吃了。
雨水和我能将就,但老太太不行。
你要实在困难我可以借钱让你自己去买,但粮食真不能给。
身为大导更要以身作则遵守国家规定。
要不你去别处问问?
实在不行就去鸽子市碰碰运气?
秦淮茹愁容满面地诉苦:鸽子市我去了不知多少趟,现在那儿只认粮食不要钱了。
我要是有粮还用出来借吗?
何雨柱叹气道:我也没辙。
现在食堂打饭都严格按定量来,
不像以前有钱有票就能多买。
粮食真给不了,钱倒是能借些。
秦淮茹仍不死心:柱子,我不要钱。
要不我给你钱,
你帮我买点行吗?让我撑到月底......
真帮不了,何雨柱打断她,现在采购也是定量供应,
还总缺斤短两,我实在没办法。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个口子一开,秦淮茹准黏上自己。
如今这年月,
别的都好说,唯独粮食问题马虎不得,不能因为一时心软惹麻烦。
见何雨柱态度坚决,秦淮茹心里发苦。
再弄不到粮食,
三个孩子就要挨饿了。
可何雨柱打定主意不管这家人——
这群白眼狼,给东西是应当,不给就成仇人。
虽然现在物资宽裕些,
但该给谁他心里有杆秤。
看秦淮茹低头不语,何雨柱不想多耽搁:要借钱就现在说,
粮食真没有。
总不能饿着我们帮你们吧?
秦淮茹红着眼眶低声道:
我们家里真的揭不开锅了,您行行好吧?
何雨柱皱眉回应:
借钱可以,但粮食真没法帮。
如今全国粮食紧张,老太太牙口不好只能吃细粮,这个月我都换给旁人了。
你要是能买到,我借钱给你;买不着就只能另想办法。
见秦淮茹呆立不语,何雨柱转身就走。
望着他的背影,秦淮茹攥紧衣角暗恨:老不死的尽会拖累人,和孩子争口粮......这话她只敢在心里骂,若真说出口——
她毫不怀疑何雨柱会要她命。
踱回四合院时,刘海中家传来对话。
二大妈正发愁:粮本上的定量不够吃啊!刘海中叹气:明天让小子们去挖些野菜吧。经过阎埠贵家时,这位精明的三大爷把着门框直摆手:眼下粮食比金子贵,我家那点存粮熬到月底都悬。
秦淮茹仍不死心:借一斤棒子面也行,下月还双倍!阎埠贵却已地关上了门。
夜幕下的四合院里,此起彼伏响着饥肠辘辘的叹息声。
就连何雨柱也只能借我钱,粮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三大爷一听这话,高兴坏了。
他向来瞧不上何雨柱,以前那家伙得了那么多好东西,也不知道分自己一点。什么?柱子家也没粮了?
秦淮茹苦笑着点头:
今天我去找他,他说借钱行,粮食没有!
她巧妙地打了个马虎眼。
三大爷心里乐开了花,暗想:
活该!谁让你整天大鱼大肉糟蹋东西,现在遭报应了吧?
老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
还是我老阎有先见之明,要不是精打细算,现在我家的粮食也跟别人一样见底了。
盘算了一阵,三大爷开口道:
最多半斤,下个月得还我一斤。
要不你还是找别人吧!
跑了一天,秦淮茹太清楚粮食的金贵了。
她知道这会儿要是推辞,怕是连半斤都捞不着,赶紧答应:
行行行,下个月买了粮就还您!
接过半斤棒子面,秦淮茹心里直撇嘴——谁不知道阎埠贵是出了名的抠门?
这半斤肯定不够分量。
嘴上却连连道谢,转身走了。
三大妈满脸不乐意:
今儿个怎么这么大方?那可是半斤粮食!
阎埠贵得意洋洋:
和往常一样定量,虽然吃不饱但饿不着。
等撑到下个月,还能剩一斤多。
借她半斤还一斤,下个月咱们就多出半斤口粮。
半个月翻一倍,这买卖不亏!
三大妈恍然大悟:
还是你算得精明!
阎埠贵鼻孔朝天:
论打算盘,院里还没人比得上我!
三大妈撇撇嘴:
瞧把你能的!
回到家里,秦淮茹盯着那点棒子面直发愁。
她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顶——婆婆刚进去,本以为能过几天舒心日子,谁知道赶上粮食紧缺。
现在倒好,有钱都买不到吃的。
这两个月攒了三十块钱,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正发愁时,棒梗灰头土脸地回来了。又打架了?秦淮茹问。
棒梗摇头:去郊区水塘抓了些青蛙,虽不多但能填肚子。说完晃了晃乱动的布袋子。
秦淮茹一把抱住儿子,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棒梗被弄得莫名其妙,眼神阴狠地问:妈,谁欺负你了?我弄死他!
没人欺负妈,秦淮茹抹着泪,就是家里快断粮了......
看着棒梗手里提着东西,秦淮茹欣慰地说:我儿子真是长大了,能帮家里分担了!
棒梗挠挠头回答:现在家家户户都缺粮,我也是跟小伙伴一起抓的青蛙。
这时小当牵着槐花蹦蹦跳跳回来了,两个小姑娘挎着竹篮,里面装满了新挖的野菜。
望着三个懂事的孩子,秦淮茹心里暖暖的,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与此同时,易中海家中的气氛却有些凝重。
一大妈忧心忡忡地说:老易你看见了吗?现在到处闹 ......
易中海叹气点头:是啊,工人们都请假找吃的去了。
山上到处都是挖野菜的人。一大妈接着说,多亏当初听了何雨柱的建议......
她突然严肃起来:你可别把咱家存粮借出去!现在拿金子都换不来粮食!
易中海明白粮食就是命根子,但还是忍不住问:你说柱子存了多少粮食?
一大妈瞪了他一眼:管好自己吧!要是你敢打柱子的主意......
没等她说完,易中海就不耐烦地打断:我有那么糊涂吗?
一大妈冷哼一声:这些年你坑柱子还少么?要不是老太太在中间,人家早不理你了。
这番话让易中海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和何雨柱之间总是有种说不出的距离感。
虽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这种客气反而让他坐立不安。
正因如此,易中海才会处心积虑接济秦淮茹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