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带着几分慵懒,透过平安胡同两旁老槐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林向阳像往常一样,坐在胡同口一块光滑的石墩上,手里拿着一本旧课本,看似在温习功课,实则眼角的余光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初级洞察术】如同无形的触角,延伸出去,捕捉着空气中每一丝细微的情绪波动和异常行为。
胡同里很安静,只有几个老人在墙根下晒太阳,偶尔有自行车叮铃铃地驶过,或者谁家妇人提着菜篮子匆匆回家准备晚饭。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平常。
然而,就在下午三点左右,一股莫名的心悸感,毫无征兆地袭来!
林向阳的心脏猛地一缩,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一股强烈的不安感瞬间席卷全身!后背的寒毛都微微竖起!
【危机预警】触发了!
有危险!而且可能是直接针对他家,或者与他家紧密相关的人或事!
林向阳猛地抬起头,课本从手中滑落也浑然不觉。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地扫视着胡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行人。
卖菜的?正常。
邮递员?熟面孔,正常。
下班的工人?步履匆匆,正常。
靠在对面墙根打盹的老头?鼾声均匀,正常……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一个刚刚拐进胡同、挑着担子的货郎身上。
那货郎约莫三十多岁,穿着普通的粗布褂子,担子里装着些针头线脑、火柴肥皂之类的杂货。他一边慢悠悠地走着,一边用带着外地口音的腔调吆喝:“洋火——肥皂——针线——”
看起来,和无数穿行在北京大小胡同里的货郎没什么两样。
但林向阳的【危机预警】却在疯狂示警!那股强烈的不安感,正是随着这个货郎的出现而达到顶峰的!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运用【初级洞察术】仔细观察。
货郎的眼神……不对!他的吆喝声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目光看似随意扫过两旁的院落,但每当扫过林家小院的方向时,总会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停顿!而且,他的步伐看似悠闲,实则每一步都踩得很稳,肩膀上的担子也几乎不见晃动,这绝不是一个常年挑担走街串巷的货郎该有的轻松!
他在观察!他在确认目标!
林向阳的心沉了下去。这个货郎,八成是伪装的特务!目标是哪里?是自己家这个新设立的联络点吗?
不能再犹豫了!
他立刻站起身,装作捡课本的样子,然后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像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朝着自家院门走去。
他的动作很自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包括那个货郎。
推开院门,反手闩好。父亲林大山今天休息,正在院里修补一把旧椅子。
林向阳走到父亲身边,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旁边的一个破簸箕,假装帮忙收拾木屑,同时用极低的声音、语速飞快地说道:
“爹,胡同口来了个生面孔货郎,吆喝声不对,眼神老往咱家瞟,担子挑得太稳,不像真货郎。【老爷爷提醒】我感觉不对劲。”(他用了之前和父亲约定的暗号,“老爷爷提醒”代表最高级别的预警。)
林大山正在刨木头的动作猛地一顿!他脸上的肌肉瞬间绷紧,眼神变得锐利如刀!他没有抬头,也没有看向院外,只是用同样低的声音问道:“确定?”
“**非常确定。**”林向阳语气斩钉截铁,那股强烈的心悸感还在持续。
林大山不再犹豫。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站起身,对屋里喊道:“秀兰!我肚子有点不舒服,去趟茅房!你把院里那点柴火抱进来!”
这是事先约定好的暗号——意味着立刻停止一切活动,进入静默戒备状态。
李秀兰在屋里听到,虽然不明所以,但长期的默契让她立刻应了一声,然后快步走出来,开始收拾院子里散落的柴火,同时警惕地留意着院门口的动静。
林大山则装作内急的样子,快步走进了屋子,实际上是通过后窗,观察后院的情况,并迅速检查了屋内是否留下了任何不该出现的东西。
林向阳也配合着母亲,将散落的木屑扫进簸箕,眼睛却时刻通过门缝,留意着外面的情况。
那个货郎的吆喝声在胡同里持续了一会儿,似乎在林家院门外稍微停留了片刻,然后才慢悠悠地继续向前,声音逐渐远去。
但林向阳心中的那股强烈不安感,并未随着货郎的离开而立刻消失,直到过了好几分钟,才缓缓平复下来。
危机,暂时解除了。
当天晚上,林大山通过紧急渠道,将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
第二天,消息反馈回来。经过调查确认,那个货郎确实是敌特分子伪装的!其任务就是摸清这一片新设立的几个非核心联络点的情况!由于林向阳的及时预警和林大山的果断处置,敌特的这次侦察行动一无所获,平安胡同联络点以及其他几个相邻点位都安然无恙!
组织上对林大山的警惕性和林向阳的“机敏”(组织上并不知道林向阳的特殊能力,只当是孩子观察仔细)提出了表扬。
得知这个消息后,林大山看着儿子,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秀兰更是后怕不已,拉着儿子的手,反复叮嘱他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
林向阳心中也是波澜起伏。
这是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危机预警】技能的强大!也第一次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隐蔽战线的残酷与危险!
一次看似偶然的预警,可能就避免了一场灾难。
他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这个“哨兵”的角色,责任重大。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组织任务,更是为了保护这个来之不易的新家,保护他所有的家人。
经过这次事件,林向阳的“哨兵”工作更加投入和谨慎。而林大山和李秀兰,也对儿子那份超乎常人的“直觉”和沉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依赖。
这个平安胡同里看似普通的小院,因为这次成功的预警,在无形的战场上,悄然立下了一功。而林向阳这个年轻的“哨兵”,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经历了第一次洗礼,变得更加成熟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