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四合院里弥漫着一种慵懒闲适的气息。女人们在水槽边洗洗涮涮,聊着家长里短;男人们或在树下下棋,或靠在墙根晒太阳;孩子们追逐打闹,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林家刚刚吃过午饭,林大山在书房看书,李秀兰在收拾碗筷,林向阳则坐在窗边的书桌前,预习着下周的功课。阳光透过窗棂,在他摊开的书页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一切显得宁静而寻常。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一阵略显刻意的喧哗打破了。
院门口传来易中海那特有的、带着几分长者威严的洪亮嗓音:“老林在家吗?”
紧接着,是几个杂沓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李秀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有些疑惑地看向窗外。林大山也从书房里走了出来,眉头微蹙。
林向阳放下笔,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投向窗外。只见易中海打头,脸上挂着和煦而郑重的笑容,仿佛不是寻常串门,而是肩负着什么重要使命。跟在他身后的,是两个在林向阳记忆中印象颇为深刻的身影。
一个是身材高大、围着条旧围裙的壮实青年,手里还拎着个盖着白布的篮子,脸上带着点憨直又有些不耐烦的神情——正是院里号称“四合院战神”的厨子何雨柱,外号“傻柱”。
另一个则是个年轻媳妇,穿着一件半新的碎花褂子,身段窈窕,面容姣好,眉眼间带着一股子恰到好处的温顺和不易察觉的精明,手里牵着个三四岁、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是住在中院、丈夫常年不在家的秦淮茹,还有她的女儿小当。
这个组合,让林向阳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了然。易中海带着院里“武力担当”和“弱势代表”一起来,这“邻里互助”的名义,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李秀兰已经迎了出去,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是一大爷啊,快请进请进!老林在家呢。”
易中海笑着迈进门坎,声音洪亮:“打扰了打扰了!这不,周末闲着,想着你们家刚搬来……哦不,是向阳这孩子最近给咱院里争了光,我们这做邻居的,也该来走动走动,表示下心意。”
说话间,几人已经进了堂屋。林大山也走了出来,与易中海寒暄了几句。
傻柱把篮子往桌上一放,掀开白布,里面是几个白面馒头和一小碗油光锃亮的炸酱。“林叔,林婶,没啥好东西,我自己蒸的馒头,炸了点酱,手艺一般,您别嫌弃。”他说话直来直去,带着厨子特有的爽快(或者说粗疏)。
秦淮茹则轻轻推了推小当,柔声说:“小当,叫林爷爷,林奶奶,还有向阳哥哥。”小当怯生生地叫了人,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环境和人。秦淮茹自己也笑着对李秀兰说:“林婶,您别忙活了,我们坐坐就走。一大爷说林家是院里最有文化的,让我们多来学习学习呢。”话语里既捧了林家,又点明了是易中海组织的,把自己摘得干净。
李秀兰连忙招呼几人坐下,又要去倒水,被易中海拦住了:“别忙别忙,秀兰同志,咱们就是随便聊聊。”
林大山保持着客气而疏离的态度,与易中海说着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
林向阳站起身,脸上挂着符合他年龄的、略带腼腆和礼貌的微笑,依次打招呼:“一大爷好,柱子哥好,秦姐好。”举止得体,挑不出任何毛病。
易中海的目光很快就落在了林向阳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向阳啊,真是好孩子!学习好,有本事,还懂礼貌!咱们院里这些孩子,要是有你一半出息,我就省心喽!”他这话看似夸林向阳,眼神却若有若无地扫过一旁的傻柱,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傻柱浑不在意,大大咧咧地坐在那儿,眼睛打量着林家的陈设。
秦淮茹则微笑着附和:“是啊,向阳兄弟真厉害,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出息,将来肯定不得了。”
易中海顺势就把话题引向了“邻里互助”和“团结友爱”上,说什么“远亲不如近邻”,院里住户要互相帮衬,谁家有困难都搭把手,又暗示林家是文化家庭,希望能多带动带动院里的风气云云。
林大山和李秀兰听着,只是偶尔点头,并不接茬。
林向阳安静地坐在一旁,脸上依旧带着那抹礼貌的微笑,仿佛一个认真聆听长辈教诲的乖巧少年。然而,在他的心底,却是一片澄澈的冷然。
他看着易中海那看似公允实则充满掌控欲的表情,看着傻柱那看似憨直实则容易被当枪使的莽撞,看着秦淮茹那看似温顺柔弱实则处处算计的精明……这些在前世记忆碎片中无比熟悉的“角色”,此刻就鲜活地坐在他面前,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人间悲喜剧。
他清楚地知道,易中海此举,绝非简单的“走动”和“祝贺”。这是一种试探,一种宣告,更是一种试图将林家纳入他那套“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实则以他为核心)的院内秩序之中的尝试。带着傻柱,是展示“力量”和“诚意”(有厨子,意味着以后可以有点实际好处);带着秦淮茹,则是展示“弱势”和“需要帮助”(博取同情,也为后续可能的要求埋下伏笔)。
真是……煞费苦心。
林向阳心中没有愤怒,也没有畏惧,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暗线的战斗已经结束,那些真刀真枪、生死一线的较量暂时远去。但生活,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战场。这四合院里的方寸之地,同样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舞台,上演着更为复杂、更为琐碎,却也更加贴近人性本质的悲欢离合。
他看着眼前这几位“演员”,看着他们在这小小的堂屋里,努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推动着他们心目中的“剧情”。
易中海还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的“大院和谐经”。
林向阳脸上的微笑不变,心中却清晰地响起一个声音:
**“暗线的战斗结束了,但四合院这场人间喜剧,才刚刚拉开帷幕。”**
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家算是正式被卷入了这四合院的漩涡之中。不过,他早已不是那个需要隐藏在父亲羽翼下的孩子。他有着在黑暗中淬炼出的心智,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
他很好奇,也很期待。这场新的“演出”,会如何发展?而他这个知晓“剧本”的“观众”,又将在其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阳光依旧暖暖地照进堂屋,桌上的炸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大人们的谈话声、小女孩偶尔的咿呀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看似温馨和谐的邻里图景。
唯有林向阳那双过于沉静的眼眸深处,映照着这浮世绘的每一笔色彩,冷静地等待着,下一幕的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