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正是民兵训练的好时节。解放后,各地的民兵组织不仅没有解散,反而因为维护地方治安、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正规化训练。林家屯所在的民兵连,也被纳入到了区里的统一指挥和训练体系。
林向军在民兵队里本就因为之前的战术小技巧和训练方法颇受重视,如今更是成了连里的骨干分子。他牢记着弟弟的叮嘱,没有透露这些知识的真实来源,只说是自己以前听老兵讲过,加上自己瞎琢磨的。
这次秋季集训,内容更加贴近实战,增加了野外拉练和生存技能的训练。这对于大多出身农家、习惯了田间地头的民兵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陌生的山林里辨别方向、寻找水源、以及如何利用环境隐蔽和设置预警,很多人都抓瞎。
林向军看着战友们一筹莫展的样子,想起了弟弟林向阳以前随口跟他提过的一些野外小知识。那些知识听起来简单,却非常实用。
比如,如何通过树木的枝叶茂密程度(南侧通常更茂盛)或者岩石上的苔藓(多长在北侧)来大致判断方向;如何观察蚂蚁窝(多在南侧)或者积雪融化速度(阳坡快于阴坡)来辅助定位;如何利用藤蔓、树枝和绳索,设置几个简单的、能绊倒敌人或者发出警报的简易陷阱……
这些知识,对于经历过信息爆炸时代、看过无数荒野求生节目的林向阳来说,只是常识。但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民兵,却不啻于雪中送炭。
林向军犹豫了一下,还是在训练间隙,将这些方法教给了自己所在班组的战友。
起初,大家也是将信将疑。但在接下来的野外演练中,试着用了这些方法的班组,在定向越野、隐蔽设伏等科目中,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班组!他们能更快地找到正确的路径,更有效地利用地形隐藏自己,设置的小陷阱虽然简陋,却好几次成功地“捕获”了扮演搜索队的战友!
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消息很快传到了民兵连长那里。连长是个参加过游击队的老兵,实战经验丰富,一听就知道这些方法虽然简单,却蕴含着宝贵的实战智慧,绝非普通的“瞎琢磨”能想出来的。
他把林向军叫到连部,仔细询问。
林向军心里有些打鼓,但还是坚持之前的说法,说是自己综合听来的故事和自己想法总结的。
连长盯着他看了半晌,笑了笑,没有深究。他拍了拍林向军的肩膀:“不管跟谁学的,有用就是好本事!这些法子,对提高咱们连的野外生存和作战能力很有帮助!你立了一功!”
随后,连长让林向军将这些野外辨别方向和设置简易陷阱的方法,在全连范围内进行讲解和示范。
这一下,林向军彻底成了连里的名人。他讲的虽然都是些“土法子”,但通俗易懂,一学就会,立马能用,深受民兵们的欢迎。连里整体的野外训练成绩,因此提升了一大截。
连长对此非常满意。他是个实在人,觉得不能白占人家便宜。他打听到林向军的父亲是军管会的干部,弟弟就是那个搞出省煤炉子的“小能人”,心里便有了数。
一个休息日,连长特意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军装(没有领章帽徽),提着一包点心,亲自找到了林家屯,敲响了林向阳家(农村老家)的门。
李秀兰见到民兵连长亲自上门,吓了一跳,连忙把人请进屋。
连长很客气,先是对林大山(当时也在家)和李秀兰表示了感谢,感谢他们培养出林向军这样优秀的民兵骨干,为连队建设做出了贡献。
然后,他的话锋就转到了林向阳身上。
“听说,向军他弟弟,向阳同志,也是个了不得的小伙子?不仅读书好,还搞出了那个省煤的炉子,可是帮了咱们不少同志家里的大忙啊!”连长笑呵呵地说道。
李秀兰和林大山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明白连长的来意了。
“连长您过奖了,孩子就是瞎琢磨。”林大山谦虚道。
“诶,可不能这么说!”连长摆摆手,“我听向军说,他那些野外认路、设陷阱的窍门,不少也是受了向阳同志的启发?这孩子,见识不一般啊!”
他顿了顿,看着林大山和李秀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老林同志,秀兰嫂子,你看,咱们民兵连,现在就缺向阳同志这样有文化、有见识的‘智囊’。要不,让向阳同志给咱们连当个‘编外顾问’?不用他天天来,就是偶尔有啥难题,或者训练上有什么新想法,让他给指点指点?当然,不白指点,我们按规矩给补贴!”
这话一出,林大山和李秀兰都愣住了。
民兵连的“编外顾问”?还是一个半大孩子?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
但连长态度诚恳,而且话里话外对林向阳极为推崇。林大山想到儿子那些神神秘秘的“老爷爷知识”,心中一动。这或许,也是儿子积累声望、锻炼能力的一个途径?而且有民兵连这层关系,对儿子、对家里,也是一种保护。
他没有立刻答应,只说需要问问孩子的意见。
连长也表示理解,留下点心,又客气了几句,便告辞了。
晚上,林大山和李秀兰把这事跟林向阳说了。
林向阳听完,沉吟片刻。民兵连“编外顾问”这个身份,有点意思。这等于给了他一个合理的、介入基层武装力量建设的“名分”。虽然只是个虚名,但有了这层关系,他以后通过哥哥向民兵连传递一些更系统的训练方法或者简易装备改良思路,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这不仅能提升民兵连的战斗力,也能进一步巩固哥哥在连里的地位,更能扩大他自己的影响力。
“爹,娘,既然连长信得过,我觉得可以试试。”林向阳最终说道,“不过,‘顾问’不敢当,就是互相学习。我可以把我知道的一些野外生存和简单战术方面的小知识,通过哥转告给连里。补贴就算了,为集体做贡献是应该的。”
他的回答,既接受了邀请,又保持了谦逊,赢得了父母的赞许。
于是,林向阳这个“民兵连编外顾问”的身份,就算是在小范围内定下来了。虽然没有任何正式任命,但连长和连里的一些骨干都知道了这么回事。
从此,林向军在民兵连里传授的各种“小窍门”和“新点子”,来源就变得更加“名正言顺”。而林向阳的影响力,也通过哥哥这条线,悄然渗透到了这支扎根于乡村的基层武装力量之中。这为他未来可能需要的各种布局,又增添了一枚不大不小、却颇为实用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