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髓脉络的能量,如同甘霖般持续滋养着林越体内那片规则的冻土。随着时间(那无法被准确度量,只能依靠自身规则活性变化来模糊感知的“时间”)的推移,量变开始引发质变。
左臂第三鬼眼的核心,那粒最初的“微光”,已然壮大成了一团稳定燃烧的、暗红色的冰冷火焰。其吞噬之力不再局限于那条发现的脉络,开始如同蛛网般,向着周围更广阔的区域蔓延,自发地搜寻和汲取着一切可用的冰属性能量与深渊残渣,效率远超以往。
更显着的变化,发生在右腿的第六鬼眼。
得到冰髓能量持续“浸润”的“叠加”框架,其上的裂痕已被初步弥合,框架本身似乎也变得更加“柔韧”和“灵动”。它不再像最初那样,仅仅是一个粗暴约束的“牢笼”,而是开始展现出其作为“融合”与“定义”规则的真正潜力。
在林越意识的引导下,第六鬼眼开始尝试进行一些更加复杂的“微操”。
它尝试着,将第三鬼眼吞噬转化后的精纯冰寒能量,与规则混合体中那些相对稳定、惰性的部分(例如某些被死寂规则深度冻结的、无关紧要的规则碎片)进行极其初步的“叠加”。这个过程并非融合,更像是一种“附魔”或“涂层”,使得那些惰性规则碎片表面,覆盖上了一层极薄的、稳定的冰寒属性。
这种“叠加”本身并不增加力量,但其成功,意味着第六鬼眼正在重新学习如何“协调”不同规则之间的关系,哪怕只是最表层、最浅显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框架”本身正在从崩溃后的废墟中,重新建立秩序。
与此同时,林越的主体意识,也在这场持续的能量补充与规则微调中,得到了极大的“滋养”。他感觉自己的“思维”速度更快,“感知”范围更广,对体内规则的“干涉”能力也更强了。
他甚至开始尝试,去主动“沟通”那依旧如同冰山般横亘的右眼主鬼眼。
沟通并非对抗。他如同最虔诚的信徒,将一丝被第六鬼眼“处理”过的、最为精纯平和的冰寒能量,混合着自己那微弱但坚定的“存在”意念,小心翼翼地“供奉”到主鬼眼那死寂的灰翳之前。
没有祈求,没有命令。只是一种展示,一种告知:“看,这是‘生’的一面,是‘活动’的可能。沉寂是归宿,但在归于沉寂之前,是否允许这短暂的存在与变化?”
主鬼眼依旧冰冷,漠然。那丝能量和意念在靠近后,依旧被无情地“沉寂”。但林越敏锐地察觉到,那“沉寂”的过程,似乎比之前慢了一丝丝,或者说,主鬼眼的“注视”,在那瞬间有了一丝极其短暂的“停留”。
这微乎其微的变化,却让林越的意识核心感到了巨大的振奋!
主鬼眼并非完全不可沟通!它的绝对死寂,或许并非其全部!在满足某种特定条件,或者感受到某种足够“纯粹”的、与“终结”并不完全冲突的“存在”状态时,它似乎会流露出一丝极其微小的“容忍”!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
它意味着,林越未来想要真正掌控自身力量,并非一定要与主鬼眼进行你死我活的对抗,或许……存在着一条“理解”、“共存”,甚至“引导”其力量的路径!
希望的曙光,虽然依旧微弱,却仿佛穿透了层层冰层,真正照进了这片被遗忘的黑暗之地。
林越能感觉到,他距离打破这绝对静滞的“茧”,已经不远了。
体内,第三鬼眼稳定燃烧,提供着持续的能量。
第六鬼眼框架初步修复,并开始恢复部分协调功能。
意识清醒,并能进行有效的干涉和引导。
甚至与主鬼眼之间,也出现了一丝沟通的可能性。
外部,冰髓脉络的能量供应稳定。
废墟深处相对安全,未被外界打扰。
所有的条件,似乎都在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他如同一个即将破茧的蝶,在冰封的囚笼中,积蓄着最后的力量,调整着自身的状态,等待着那个冲破束缚、拥抱(或许是更加危险的)新生的瞬间。
破茧前夜,寂静而压抑,充满了未知,也孕育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