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老旧的木门发出熟悉的呻吟,带着岁月沉淀的松木和草药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邹波站在门口,肩上背着鼓鼓囊囊的双肩包,手里还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帆布包。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猛地揪紧。
院子还是那个熟悉的院子,墙角堆着码放整齐的柴火,几只老母鸡在角落里悠闲地刨食。但正屋的门槛上,父亲邹建国佝偻着背坐在一张小竹凳上,脚下放着一个搪瓷痰盂。他比上次视频里看到的更瘦了,颧骨高高凸起,眼窝深陷,脸色是一种不健康的蜡黄,嘴唇带着灰紫色。他正费力地喘着气,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胸腔深处拉风箱般的“嗬嗬”声,身体随着呼吸微弱地起伏颤抖,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
“爸!”邹波喉头一哽,声音有些发颤,快步走了进去。
邹建国听到声音,有些浑浊的眼睛费力地抬起来,看清是儿子,蜡黄的脸上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想说话,却先是一阵更剧烈的咳嗽,咳得整个人都蜷缩起来,肩膀剧烈耸动,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邹波赶紧放下包,冲过去蹲下,一手扶住父亲瘦骨嶙峋的背,另一只手在他胸口轻轻顺着气,入手处能清晰地感觉到嶙峋的肋骨和微弱的心跳。
“咳咳……咳……回……回来了?”好半天,邹建国才喘匀一口气,声音嘶哑得厉害,带着浓重的痰音。
“嗯,回来了。”邹波应着,鼻头发酸。他扶着父亲慢慢站起来,感受到手臂下那轻飘飘的分量,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外面风大,回屋躺着。”他不由分说地半扶半抱着父亲,将他搀扶回里屋的炕上。炕上铺着洗得发白的旧床单,空气中弥漫着更浓的药味和一种久病之人特有的衰败气息。
安顿好父亲躺下,盖好薄被,邹波才去把院门关好,又把背包和帆布包提进屋。他没有立刻去翻找药物,而是走到厨房,麻利地生火烧水。熟悉的灶台,熟悉的动作,冰冷的锅灶很快被橘红的灶火舔舐得有了温度。他舀了半碗小米,淘洗干净,又从空间里“取出”一小袋在城里买的新鲜莲子(通过口袋锚点)。莲子饱满圆润,带着特有的清香,是他特意挑选的。
水很快烧开了。邹波将小米和莲子一起下锅,用勺子轻轻搅动着。他闭上眼,精神力微凝,尝试调动空间那微弱的水\/生命能量感知能力。锅中的水沸腾着,米粒翻滚,莲子沉浮。在他的感知里,水分子激烈地运动着,传递着热量,同时也将莲子和小米中蕴含的、极其微弱的植物生命精华一点点析出。他尝试着将一丝更精微的控制力融入其中——不是控制能量,而是利用感知去引导热量的均匀分布和水分子的渗透路径。这很困难,如同在惊涛骇浪中试图控制一片树叶的轨迹,精神力消耗不小,额角很快见汗,但锅中的粥香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醇厚起来,米油开始析出,莲子的清香被彻底激发。
“小波……弄啥呢?这么香?”里屋传来父亲虚弱却带着一丝惊奇的声音。
“给您熬点莲子小米粥,养养胃。”邹波应道,心中稍定。看来这点微弱的精神力引导,对食物风味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粥熬好了,粘稠金黄,米油浓厚,莲子软糯。邹波盛了一小碗,端到炕边。他先试了试温度,然后小心地扶起父亲,用勺子一点点喂。邹建国精神似乎好了一点,小口小口地喝着,温热的粥滑入食道,似乎缓解了肺部的灼痛,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
“好……好粥……比药还顺口……”他喘息着说,浑浊的眼里有了点微弱的光。
看着父亲喝下半碗粥,呼吸似乎平稳了一些,邹波才从帆布包的最里层,小心地拿出一个密封的塑料袋。里面正是他在城里买的几盒处方药,还有一瓶进口的营养补充剂。药盒崭新,包装完好无损。他特意在药店买完后,第一时间就“存”进了空间,确保了药效没有丝毫流失。
“爸,这是给您带的药,还有这个营养粉,医生说对恢复体力好。”邹波拆开药盒,按照医嘱取出药片,又把温水递到父亲嘴边。
邹建国看着儿子手中那几粒小小的药片,又看看那瓶包装精致的营养粉,嘴唇动了动,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药吃了下去,又把邹波冲好的小半杯营养粉慢慢喝了。药效自然没那么快,但邹波敏锐地察觉到,父亲喝下那杯营养粉后,原本死灰般的脸色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难以察觉的红润,呼吸的深度也似乎增加了一点点。这绝不仅仅是心理作用!空间保存,完美锁住了这些药物和营养品最核心的活性成分!
“这药……贵吧?”邹建国吃完药,躺下后,才低声问了一句,声音里带着沉重和忧虑。
“您别操心钱的事,安心养病。”邹波避重就轻,替父亲掖好被角,“我去收拾收拾,您先睡会儿。”
走出屋子,邹波的心情并未轻松。父亲的状态比他预想的还要差,那沉重的药费和后续可能的治疗费用像无形的枷锁套在脖子上。他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草木清香的乡村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钱,必须尽快想办法。空间的新技术需要能量,父亲的病更需要钱!能量和金钱,成了压在他肩头两座必须翻越的大山。
他拎起一把靠在墙角的旧柴刀,决定去后山转转。一来是散散心,理清思绪;二来,也是想验证一下在家乡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空间那新获得的微弱能量感知,是否能带来惊喜。
沿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小路向山坳走去。秋日的山林色彩斑斓,枯黄的落叶铺满了小径,踩上去沙沙作响。鸟鸣声清脆,空气清冽。邹波放慢脚步,尝试将精神力如同细密的蛛网般向四周环境发散,专注于空间赋予他的那种对“水”和“生命”能量的微弱感应。
起初,感知中一片混沌。泥土、岩石、枯枝落叶、流动的空气……信息庞杂而微弱,难以分辨。他并不气馁,将感知力主要集中在地面、靠近水源的地方以及那些看起来生机特别旺盛的植物附近。
走过一片向阳的山坡,几株野生的金银花藤蔓攀附在岩石上,虽然花期已过,叶子也有些蔫了,但邹波的感知中却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清凉而坚韧的“生”的气息,如同暗夜中一点几不可察的萤火。他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藤蔓的老根部位,那丝气息稍微清晰了一瞬。
他继续前行。来到山坳深处一条清澈的小溪旁。溪水潺潺,冰凉刺骨。邹波蹲在溪边,将手掌完全浸入流动的溪水中。冰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同时,精神感知也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漾开了一圈涟漪。
这一次,感知变得清晰了许多!溪水本身蕴含的“活性”印记比瓶装水强得多,像无数细小的光点在欢快地流动。更让他心头一跳的是,溪水冲刷着的几块深青色、表面布满苔藓的鹅卵石,在感知中隐隐散发出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沉凝厚重的气息,如同沉睡的脉搏,缓慢而坚定地与脚下的大地相连。那是……大地的脉动?地脉的余息?
他尝试引导空间,看是否能吸收这些能量。空间壁垒微微闪烁了一下,反馈回的信息极其微弱:
发现微量、惰性、低纯度自然能量(草木精华\/地脉余息)。可尝试引导吸收。
吸收效率预估:极低(约0.0001单位\/小时)。
风险:无(能量惰性温和)。
建议:建立稳定锚点进行长时间、被动式微量采集(需消耗空间能量维持锚点)。
0.0001单位\/小时!邹波差点以为自己感知错了。这效率低得令人发指!就算在这溪边坐上一百年,也未必能攒够1单位能量!然而,空间提示的“建立稳定锚点”和“被动式微量采集”却让他眼睛一亮。
效率低,但安全!而且这是可持续的!如同在空间里安装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虽然功率小得可怜,但胜在日夜不停,涓滴成河!这简直是给他规划了一条“安全种田”的雏形路径!不需要冒险穿梭,不需要寻找奇珍异宝,就在家乡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利用空间的能力,像老农耕作一样,一点一滴地积累最基础的能量!
这个发现,如同一道微弱却充满希望的光,刺破了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清澈的溪水、深青色的鹅卵石、山坡上的金银花藤,以及远处层林尽染的山峦。新方向,就在脚下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之中。他需要找到一个能量相对更“富集”的点,建立第一个空间能量采集锚点。根基初固,前路虽艰,但方向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