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同频转化】技术的成功验证,如同久旱甘霖,让濒临能源枯竭的联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喘息之机。星火方舟率先开始小规模应用这项技术,从周围相对温和的环境中汲取能量。虽然效率远未达到理论峰值,但已足以显着缓解能源压力,开始逐步修复穿越裂隙和遭遇意外时造成的损伤,稳定并缓慢提升界层稳定度。舰队中的工程团队日夜不停,抢修那些重伤的舰船。联军士气从悲恸的谷底有所回升,一种谨慎乐观的情绪开始蔓延。
然而,邹玥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从未有丝毫放松。技术的突破解决了生存的短期危机,但来自观测者的威胁始终是悬顶之剑。她深知,观测者绝不会轻易放弃对它们眼中“异常”和“污染”的清除。
她下达了严令:在全力应用新技术、修复损伤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周边广域空间的监控力度,尤其是对任何可能指向观测者活动的蛛丝马迹,要保持最高级别的警惕。舰队的所有远程传感系统,都调整了扫描模式,专注于捕捉异常的能量波动和信息纹路。
这项工作,主要由感知敏锐的索尔塔文明专家主导。他们种族的特性使其对细微的能量涟漪和信息素变化有着天生的直觉。他们迅速在舰队外围布设了一个极其精密、覆盖范围极广的隐形监听网络,像最细致的筛子,过滤着微光彼岸每一个角落传来的物理噪音和法则层面的微弱回响。
days turned into cycles(数日过去),监听网络捕捉到的只有这片空域固有的背景噪音和那些星云水母发出的、无害的微弱精神感应信号。就在一些人开始暗自庆幸,以为观测者尚未发现这片相对偏僻的区域时,一位负责值守最敏感频段的索尔塔监听员,其精神触须突然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异常、微弱到几乎湮没在背景噪音中的波动。
它非常特别。并非攻击性的高能粒子束或毁灭性的法则武器预热,也不是任何已知形式的超光速通讯信号。它是一种…极其微弱、覆盖范围却大得惊人的法则层面涟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微小石子,产生的波纹却 silently(寂静地)覆盖了整个湖面。它以一种极低的强度拂过整个空域,其频率特殊而诡异,甚至能 partially penetrate(部分穿透)星火方舟的界壁,若非索尔塔监听网络专门针对这种极低频法则波动进行了优化调整,几乎不可能被发现!
“检测到异常广域波动!性质:非攻击性扫描!强度等级:极低!覆盖范围:推测为当前空域及周边极大范围!”索尔塔首席监听官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立刻向邹玥汇报,“它像是在…进行一种无声的、大规模的地毯式评估和…标记!”
数据被火速提取,送至火种源和伏羲网络进行联合解析。结果令人心惊。这种被命名为【广域静默扫描】的波动,其目的并非立即发动攻击,而是进行一种战略层面的大范围摸底:细致分析空间结构稳定性、评估不同区域的能量浓度富集程度、标记信息活跃度和富集区…
毫无疑问,联军近期的活动,特别是刚刚开始应用的【能量同频转化】技术所产生的、不同于本地背景的独特能量波动,极有可能已经被这种扫描精确捕捉并标记为“高价值目标”或“异常焦点”!
更令人不安的结论来自对扫描波纹源的追溯分析。尽管信号极其微弱且难以追踪,但火种源和索尔塔分析师的联合演算显示,这种扫描并非来自某个单一方向的特定舰船或基地,而是呈现出一种庞大的、系统性的、仿佛来自一张无形巨网的特征。其背后的源头,其规模和层次,远比他们之前遭遇的那些追击单元要庞大、恐怖得多!
“这是…观测者主力的动向?”邹玥感到一股冰冷的寒意沿着脊柱悄然爬升,尽管她早已有所预料。
“无法确定是否其全部主力已然抵达,”索尔塔首席科学家确认道,他的精神影像显得异常严肃,“但至少是其一个重要分支,或者一个规模空前庞大的前沿监控网络已经被激活。其行为模式与密钥中破译的指令高度吻合:‘监控异常裂隙能量波动,标记高价值目标区域,预备大规模净化’。”
仿佛是为了佐证这一判断,伏羲网络几乎同时报告,检测到数次极其隐秘的、针对联军内部网络节点的【信息渗透】尝试。一些伪装成正常数据包的微弱误导信息试图注入,内容包含关于环境安全的错误 reassurance(保证)、关于资源点的虚假坐标、甚至挑拨不同文明间关系的伪造通讯,手段阴险而隐蔽。幸而伏羲网络一直保持高度警惕,所有渗透尝试均被成功识别并拦截,未造成实际损失。
尽管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处暂时的栖身之所,但威胁并没有因此而消散,反而愈发严重了!那些紧追不舍的猎犬虽然被暂时甩掉了,但他们的行动可能已经引起了巢穴中那头巨兽的警觉。这头巨兽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恶魔,正悄然无声地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并且已经大致确定了他们的藏身范围。
巨兽似乎在不紧不慢地绘制着一幅地图,将他们的位置、行动路线以及周围环境都标记得清清楚楚。这一切都是为了最终那场雷霆万钧的“净化”行动做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巨兽将会毫不留情地发动攻击,将他们彻底消灭。
这片看似宁静祥和的“微光彼岸”,实际上并非世外桃源,而是一个巨大狩猎场的前厅。他们就像是被猎人瞄准的猎物,完全暴露在猎人的望远镜之下,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