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方舟核心控制室内,能量流如同实质的液态光晕般缓缓旋转,将悬浮于正中的邹玥(邹波意识主导)映照得宛如神只。然而,她紧锁的眉头和微微抿起的嘴唇,却透露出与这神圣景象截然不同的沉重压力。她的意识正与火种源深度交融,前方全息界面上,那道由无数破碎光斑和扭曲线条构成的裂隙模型早已被替换成实时战略星图。
星图上,代表微光彼岸临时安全区的绿色光圈之外,是大片令人不安的、仿佛被无形之力缓慢搅动的暗红色区域——那是索尔塔监听网络结合伏羲算力推演出的、观测者【广域静默扫描】最活跃的空域,并且这片暗红正在以肉眼难以察觉,但精确仪器却能明确感知的速度,极其缓慢却坚定不移地向内渗透、挤压,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
“【动态围栏】正在生成,确认无疑。”索尔塔首席监听官的声音透过精神链接传来,带着一种冰冷的、近乎绝望的确认,“虽然目前强度很低,更像是一种法则层面的‘淤塞’而非实体屏障,但它确实在有效压缩我们的战略机动空间。超光速跃迁引擎预热模拟显示,空间协调系数正持续下降,干扰强度每标准时循环提升0.031个百分点。照此趋势,最多150时循环后,强行跃迁的风险将超过临界值。”
另一个屏幕上,则跳跃着令人稍感安慰的数据流。【能量同频转化】网络的铺设正在以近乎疯狂的速度进行。数以万计、大小不一的能量采集单元如同被撒出的种子,被工程舰密集投放到安全区外围那些能量相对富集又较为平静的空域。这些单元形态各异,有的如同巨大的、散发着微光的金属蒲公英,有的则是嵌入小行星的棱柱阵列,其核心无一不应用着革命性的同频技术。它们无声地运行着,温和地与微光彼岸的环境能量产生深层共振,将其从温和的“背景辐射”状态激活,转化为稳定而澎湃的能源,再通过临时构建的、蛛网般的能量输运光束,汇入星火方舟及联军各舰的能源核心。
“能源净增益率持续上升,目前已稳定在基准线的118%!并且还有提升空间!”一位人类工程师报告道,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疲惫,“方舟界层稳定度受益于能量注入,已回升至74.3%!三艘重伤舰‘坚韧号’、‘守望者号’、‘星尘号’的动力核心已得到初步修复,工程师报告预计下一时循环末可恢复基本机动能力!这真是个奇迹!”
邹玥(邹波意识主导)悬浮在中央,她的意识仿佛被撕裂成数股,同时处理着多方面的信息洪流。她能清晰地感受到火种源超负荷运转带来的细微震颤,仿佛这颗文明的心脏正在不堪重负地剧烈跳动;她也能通过新生的【同频感应】能力,模糊地捕捉到远方那令人心悸的、冰冷且庞大的恶意正在集结、靠近。压力前所未有,时间成为了最奢侈、最无情的资源。
“命令:能源采集阵列铺设速度再提升15%!优先级超越一切非必要活动!所有生活舱室、非关键研究项目、娱乐设施实行最高级别限电,一切为‘能源革命’让路!我要看到能源储备库的曲线以更陡峭的斜率上升!”她的命令清晰、迅速,不容置疑,每一个字都如同敲打在时间的鼓点上。
“命令:伏羲网络,分出70%算力,深度分析所有捕获的扫描波纹模式,进行交叉比对和模式识别。我需要一个更精确的时间窗口!告诉我他们主力抵达的最可能时间点,以及可能的攻击强度评估模型!误差范围必须缩小!”
“命令:索尔塔团队,你们的任务是像用梳子梳理最细微的发丝一样,监控围栏生成速率和干扰模式的任何细微变化!尝试寻找其波动规律、强度不均点或者任何可以被利用的薄弱环节!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给我找出来!”
一道道指令如同冰冷的箭矢,精准地射向各自的目标。整个联军如同一台上紧了发条、并且开始过载运行的精密战争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在高速咬合,迸发出惊人的效率。星空中,工程舰如同忙碌的工蜂,穿梭不息;能量采集器如同被点亮的星辰,越来越多,逐渐将安全区外围渲染成一片柔和的能量光雾。方舟内部,所有工厂全开,流水线日夜不停地生产着更多的采集单元、防御矩阵节点组件和武器能量电池。
邹玥的目光再次落在那缓慢而坚定收缩的暗红色区域上。她知道,这短暂的平静只是风暴眼中心的假象,是毁灭性雷暴降临前最后的、令人窒息的死寂。观测者的“净化”绝非恐吓,那必然是一场旨在彻底抹除他们的、程式化且高效的打击。他们必须在这有限的、不断减少的倒计时内,尽可能多地汲取能量,铸造足以抵挡最初冲击的盾牌,甚至…磨利可能用于反击的矛尖。
她也能感受到自身的变化。持续的高强度运算、对逆熵法则越来越精细的操控,特别是在协调规模日益庞大的能量同频网络稳定运行时,让她对【同频】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她开始能隐约预感到能量流中那些极其细微的不谐波动,这些波动往往预示着远方观测者活动的细微变化。她将这种新生的、模糊的能力命名为【净化波纹感应】,虽然它时灵时不灵,且极度消耗心神,但这无疑是一个宝贵的预警方向。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滴答声中无情流逝。能源储备库的读数缓慢而坚定地上升,界层稳定度也随之爬升到了75%。修复中的舰船不断传来好消息。但同时,索尔塔监听站的预警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急促——暗红色区域的渗透速度似乎又加快了零点几个百分点,并且检测到数次极其短暂但强度更高的聚焦扫描,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冰冷的眼睛正在从不同角度,仔细打量猎物的要害,寻找着最下口的位置。
“综合所有数据源,包括最新的波纹模式分析和围栏收缩加速度,”伏羲网络汇总了所有信息后,给出了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结论,“推算出的最可能攻击窗口,位于79至115时循环之后。概率峰值出现在…第98时循环。”
不足一百个时循环!
这个消息像冰水一样泼洒在指挥中心每一个人的心头。倒计时仿佛变成了一块不断增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胸腔上,让人呼吸困难。
“不够…速度还不够快…”邹玥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收紧。她看了一眼安置在一旁、处于沉睡中的叶灵,监测数据显示她的污染指数略微上升到了44.1%,似乎远方那逼近的、充满恶意的庞大存在,也影响到了她无意识的平衡状态。
必须更快!要在这该死的倒计时结束前,不仅填饱肚子,还要磨利刀剑,铸坚盔甲,看清敌人的模样!
“防御计划‘三重壁垒’,立即启动!优先级与能源采集并列!”邹玥眼中闪过决绝的光芒,仿佛有火焰在燃烧,“能源输出分配方案调整,优先保障防御体系建设所需!”
争分夺秒的蓄能阶段,进入了更激烈、更疯狂、与时间亡命赛跑的冲刺期。星穹之下,微光之中,同频网络的光芒愈发璀璨夺目,但那并非庆祝的盛宴焰火,而是文明为了存续,在黑暗降临前点燃的、用以照明的求生之火。这火光能亮多久,无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