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运使衙门的后花园里,秋菊正盛。林闻轩坐在石凳上,手中把玩着一封刚从京城来的密信,眉头微蹙。
信是梅知节亲笔所写,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吏部右侍郎出缺,各方瞩目。尔在扬州政绩卓着,或可一争。然冯党势大,需早作谋划。”
吏部右侍郎!正三品大员,掌管天下文官升迁调补,是真正的实权位置。这个空缺,如同一块肥肉,引得朝中各方势力垂涎。
“大人,”钱如玉轻步走来,为他披上一件外衣,“秋凉了,当心身子。”
林闻轩将信递给她看,苦笑道:“梅公这是要推我入火坑啊。”
钱如玉浏览信件,眼中闪过一丝异彩:“这是好事啊!吏部侍郎,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位置。”
“好事?”林闻轩摇头,“你可知道现在朝中局势?冯远道掌控吏部多年,这个右侍郎的位置,他必定要安排自己人。梅公让我去争,是要我当这个出头鸟。”
钱如玉嫣然一笑:“大人何必妄自菲薄?您在扬州这一年,盐税增收三成,漕运畅通无阻,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绩。更何况...”她压低声音,“您手中不是还有那个吗?”
林闻轩心中一动。她指的是红册副本。这一年多来,他暗中收集了不少官员的把柄,都记录在那本册子上。
“你的意思是...”
“冯远道再势大,也要顾及朝中其他势力的态度。”钱如玉眼中闪着精明的光,“若是大人能联合其他派系,共同推举,未必没有胜算。”
正说着,管家来报:“大人,京城来的客人到了。”
林闻轩整了整衣冠:“请到书房。”
来人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文渊的门生,名叫赵明远。李文渊是朝中清流领袖,与梅知节、冯远道皆非一党,地位超然。
“下官参见林大人。”赵明远恭敬行礼。
“赵大人不必多礼。”林闻轩请他入座,“李大人近来可好?”
“恩师一切安好,特意让下官带来书信一封。”赵明远取出一封信。
林闻轩打开一看,心中暗惊。信中李文渊对他的“政绩”大加赞赏,并暗示若他有意吏部侍郎之位,清流一派可鼎力相助。
这太不寻常了!清流一向看不起梅派官员,为何突然示好?
他不动声色地收好信,笑道:“李大人厚爱,林某感激不尽。只是林某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
赵明远意味深长地说:“林大人过谦了。恩师常说,为官首重品行。大人在扬州任上,惩治贪官,整顿盐政,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
这话中有话!林闻轩心中警铃大作。他整治张德明,表面上是为民除害,实则是权力斗争。清流为何对此大加赞赏?
送走赵明远后,林闻轩独坐书房,心中疑云重重。梅知节的推举,清流的示好,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玄机?
“大人,”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书房中,“梅公另有口信。”
林闻轩已经习惯了神出鬼没的影,镇定地问:“什么口信?”
“冯远道举荐了他的外甥赵德明接任吏部侍郎。”影的声音毫无波澜,“此人贪婪无能,若他上位,于国于民皆是大害。”
林闻轩冷笑:“所以梅公是要我为民除害?”
影不答,继续道:“三日后,漕运总督王大人设宴,冯远道的心腹也会到场。梅公希望大人能赴宴,见机行事。”
又是宴会!林闻轩想起一年前在扬州醉仙楼的那场宴席,就是那场宴席,让他中了钱满仓的美人计,从此越陷越深。
“我知道了。”他疲惫地摆手。
影悄无声息地离去。
当晚,林闻轩独自在院中散步。月光如水,洒在青石板上。他想起一年多前离开京城时,周文渊在狱中那绝望的眼神。
“闻轩,收手吧!现在还来得及!”
老友的呼喊犹在耳边,可他早已无法回头。
“大人可是在为吏部侍郎之事烦恼?”钱如玉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
林闻轩叹道:“我只是不明白,清流为何要助我?”
钱如玉轻笑:“这有什么不明白的?清流与冯党势同水火,自然不愿看到冯远道的人掌控吏部。而大人您,虽是梅公门生,但在他们眼中,总比冯党的人要好。”
“就这么简单?”
“或许...”钱如玉眼中闪过一丝深邃,“他们手中也有大人的把柄,觉得大人更容易掌控?”
这句话点醒了林闻轩。是了,清流不可能真心支持他,必是另有所图。
次日,又一位不速之客到访——忠顺亲王府的长史。
“王爷很欣赏林大人的才干,”长史开门见山,“若大人有意吏部侍郎之位,王爷愿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连宗室也插手了!林闻轩心中更加不安。忠顺亲王是皇帝叔父,在朝中影响力巨大,但一向不参与派系争斗,为何突然对他示好?
送走王府长史,林闻轩只觉得这个吏部侍郎的位置像个烫手山芋,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角逐。
“大人何必忧心?”钱如玉为他斟茶,“这是好事啊。各方都支持大人,这个位置非您莫属。”
林闻轩摇头:“你太天真了。他们不是支持我,是利用我。梅公要借我打击冯党,清流要借我制衡梅、冯两派,亲王则想通过我扩大宗室影响力。我不过是他们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那大人更要争这个位置。”钱如玉正色道,“只有站得更高,才能不做他人的棋子。”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林闻轩。是啊,这一年来,他虽然贵为盐运使,却始终受制于人。梅知节的遥控,清流的虎视,冯党的敌意,都让他如履薄冰。
若真能入主吏部,或许就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眼中重新燃起斗志:“你说得对,这个位置,我争定了!”
三日后,漕运总督王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林闻轩如期赴宴,果然见到了冯远道的心腹——户部尚书周文礼。
“林大人,久仰久仰!”周文礼满面笑容地迎上来,“大人在扬州政绩卓着,真是后生可畏啊!”
林闻轩谦逊道:“周大人过奖了,下官只是尽本分而已。”
宴席间,周文礼看似随意地问道:“听说林大人对吏部侍郎的位置有兴趣?”
林闻轩心中警惕,面上却不动声色:“下官才疏学浅,不敢有此妄想。”
周文礼大笑:“林大人何必过谦?以大人的才干,当个侍郎绰绰有余。不过...”他话锋一转,“朝中局势复杂,有些位置,不是有才干就能坐的。”
这是威胁!林闻轩心中冷笑,面上却故作惶恐:“周大人说的是。下官年轻识浅,还要多靠各位前辈提携。”
周文礼满意地点头:“林大人是聪明人。其实冯大人很欣赏你的才干,若你愿意,冯大人可保你平安富贵。”
又是拉拢!林闻轩想起一年前画舫上赵明诚的游说,场景何其相似。
他举杯笑道:“多谢冯大人和周大人厚爱,下官感激不尽。”
宴席进行到一半,忽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清流领袖李文渊上奏,弹劾冯远道结党营私、把持吏部,并举荐林闻轩接任吏部侍郎!
举座皆惊!周文礼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林闻轩也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清流的动作这么快,更没想到他们会公开举荐他。这等于把他推到了冯党的对立面!
“好手段!”周文礼冷笑着对林闻轩说,“没想到林大人与清流也有交情。”
林闻轩心中叫苦,这分明是清流的借刀杀人之计!他们公开举荐,就是要逼他与冯党决裂。
宴席不欢而散。回到府中,林闻轩立即修书向梅知节汇报。不久,梅知节回信到来,只有短短一行字:
“箭已上弦,不得不发。”
看着这七个字,林闻轩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吏部侍郎之争,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