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考核表彰大会的余波尚未平息,一场关乎李双林个人命运转折的重要会议,在清源县委常委会议室里悄然进行。
这次县委常委会的议题之一,是研究讨论部分干部的调整任用方案。会议室内的气氛,比往常任何一次都要显得凝重和微妙。常委们面前摆放着拟调整人员的名单和考察材料,排在第一位的,赫然正是“李双林”三个字,拟任职务是——清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主管工业、招商引资、科技。
这个提议,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虽然坊间早有传闻,但当它真正摆上常委会的桌面时,依旧让部分常委感到些许意外和震动。以李双林的年龄和资历(正科刚满三年),直接提拔为副县级,属于典型的“破格”,这在整个江阳市的干部任用中,也并不多见。
组织部长首先介绍了李双林的基本情况、工作实绩和考察情况,重点突出了他在青云镇三年期间,尤其是在引进“未来动力”项目、打造产业集群、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及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中极高的认可度。
介绍完毕,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县长刘国栋轻轻咳嗽了一声,率先打破了沉寂。他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既有对既定事实的接受,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曾几何时,他还是马文斌背后的支持者,对李双林的“激进”颇有微词。但如今,铁一般的成绩摆在面前,任何个人好恶在组织原则和发展大局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谈点看法吧。”刘国栋开口,语气平稳,“李双林同志在青云镇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是创造了我们清源县乡镇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青云模式’也得到了市委的肯定。这位同志,思路开阔,魄力足,敢闯敢干,尤其是在抓工业、抓项目、抓招商方面,能力非常突出。虽然年轻,资历稍浅,但我们用人,不能完全论资排辈,更要看能力,看实绩,看发展潜力。我认为,提拔李双林同志担任副县长,主管工业和招商,是合适的,有利于发挥他的特长,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我同意这个提议。”
刘国栋的表态,让好几个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常委暗暗松了口气,也迅速厘清了方向。连曾经隐约的“对立面”都明确支持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随后,副书记、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等其他常委也纷纷发言,无一例外,都对李双林的能力和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破格提拔符合干部任用规定,有利于工作,表示同意。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县委书记杨国威身上。他一直在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待到所有人都发表完意见,杨国威才缓缓坐直身体,目光沉静而有力扫过全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锤定音的权威:
“同志们刚才的意见都很中肯,我也同意。李双林同志在青云镇的三年,是经受住了考验的三年,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三年。他不光有能力、有魄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在青云镇最困难的时候,他没有退缩;在项目引进最危急的关头,他顶住了压力;在发展取得成绩后,他没有自满,而是继续谋划长远。”
“我们破格提拔年轻干部,就是要树立一种鲜明的导向:让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把像李双林这样经过重大考验、实绩突出的干部,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干部本人最大的激励和负责。”
“所以,对于李双林同志的任命,我完全赞成。希望大家都能支持双林同志今后的工作,共同把我们清源县的事情办得更好。”
“现在,对李双林同志拟任清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进行表决。同意的请举手。”
杨国威率先举起了手。紧接着,刘国栋、副书记、组织部长……所有县委常委,无一例外,全部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
全票通过!
“通过。”杨国威平静地宣布,随即对组织部长交代,“按程序进行公示,准备后续事宜。”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清源县的官场。李双林,这个三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镇党委书记,如今以无可争议的姿态,一步迈入了县级领导的行列,完成了其仕途生涯中一次关键性的飞跃!
当李双林在青云镇的办公室,接到杨国威书记亲自打来的电话,正式告知他常委会的决定时,他握着话筒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激动波涛,对着话筒,只说了简洁而有力的十一个字:
“感谢组织信任,必竭尽全力!”
放下电话,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片他奋斗了三年、如今已彻底改变模样的土地,眼眶微微湿润。得偿所愿的激动,与肩负更大责任的沉重,交织在一起,化作一股更强大的动力。他知道,新的舞台已经铺开,更艰巨的挑战,正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