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的选秀活动并没有什么亮点,雍正本人挑了两个家世也就比安陵容好点的汉军旗秀女,这两位姑娘家世平平,父亲不过是五品笔帖式,比起安陵容的县丞之家稍强些,却也远够不上显赫。雍正随口赐了 “常在” 的位分,显然没放在心上 —— 于他而言,这不过是后宫添双筷子的事,真正重要的,是借着选秀给宗室子弟拴婚,这可是拉近亲贵,构建姻亲的机会。
除了已经赐婚的弘暾和琅嬅,还有敦亲王府的弘暄和马齐的孙女,瓜尔佳文鸳也遂了三福晋的心愿,成了弘时的侧福晋,吴扎库家的格格指给了弘昼,雍正对弘昼的选择十分满意——其实是满意于这个机灵但淘气的儿子对自己清晰准确的定位。
在波诡云谲的朝局里,康熙朝他的兄弟们打得跟什么似的,弘昼此时的这份清醒比什么都可贵。
倒是如今的弘历的婚事,曦滢本来是想建议雍正把青樱指婚给他的,但谁让乌喇那拉家在雍正这里翻车翻得这么彻底呢?如今她选秀都只能站后面。
当贝勒福晋那是高攀了,于是曦滢随手把她指给弘历当格格了,至于弘历的嫡福晋,雍正给他挑了个蒙古媳妇,不管这个青樱是歪脖青樱还是大如,连带这弘历这个赘婿,绝对都能被这个厉害的格格拿捏得死死的。
殿选落幕,绛雪轩的宫灯次第熄灭,只留下满阶的落英。各府的马车在宫门外排起长队,新指的福晋、格格们揣着各自的心思登车离去,而这红墙之内的棋局,又落定了新的、不重要的棋子。
-------------------------------------
对于曦滢来说,本年度的大项目算是完美落幕了,时间如指间沙匆匆流逝,转眼便到了年底,宫里接连添了三个婴儿的哭声,把御花园的腊梅都衬得热闹了几分。
庆常在方佳淳意头一个生了,是位七公主。小家伙裹在明黄襁褓里,眉眼像极了她娘,哭声脆生生的。雍正闻讯赶来,看了两眼便提笔赐名 “安和”,庆常在也母凭女贵,晋了贵人位分。
纯嫔夏冬春这次总算如愿以偿,诞下了八阿哥。小家伙生得虎头虎脑,落地时哭声洪亮,震得窗棂都嗡嗡响。
雍正瞅着孩子红彤彤的脸蛋,大手一挥赐名 “弘曙”。
曦滢听闻时正剥着橘子,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凑到雍正跟前打趣:“皇上这起名也太敷衍了,好好一个阿哥,倒成了‘红薯’,也不担心八阿哥长大了被人笑话。”
雍正一脸委屈,指着宗人府送来的辈分字册:“你瞧瞧,先帝的孙子多如牛毛,带日字旁的吉利字早就用得差不多了,能挑出这个就不错了。”说着还把字册往曦滢面前推了推,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看得他这个近视又老花的人眼晕。
“再说,朕的阿哥,谁敢嘲笑。”
背地里蛐蛐能让你听到?
进了腊月,大雪封了紫禁城的角楼,沈眉庄也平安生下了九阿哥。
这孩子生在子时,窗外正飘着鹅毛大雪,他却不哭不闹,乖巧得紧。雍正赶来时,小家伙刚被裹进襁褓,他捏了捏孩子的小手,笑道:“就叫弘晚吧,雪夜降生,倒应了这个时辰。”
说着还不忘冲曦滢扬下巴:“看吧,就说没得挑了!” 沈眉庄也因这桩喜事,终于从惠贵人晋成了惠嫔,宫人见了她,也要恭恭敬敬地喊一声 “惠主子”了。
也是看着沈眉庄出了月子抱着九阿哥接受众人道贺,曦滢才猛地拍了下额头,想起件被遗忘的事。
晚膳时,她见雍正正扒拉着碗里的白米饭,便状似无意地问:“皇上,您是不是忘了给六公主起名字?”
雍正轻咳两声,眼神飘向窗外的雪梅:“咳咳,朕是觉得,六公主自小体弱,才想着等过了周岁再说的,图个稳妥。”
曦滢忍着笑,故意逗他:“皇上不会也忘了,六公主的周岁宴早过了吧?” 虽说规模很小,参加的人很少,帝后也都没亲自到场,但曦滢可是依照惯例赏了宴的,还特意让人送了柄暖玉如意过去,宫里的人都知道。
雍正被戳穿心事,耳根微微发红,却仍强撑着端起帝王的架子:“既如此,那就赐名康和吧,愿她往后康健和顺,平平安安。” 说罢亲自夹了一块冬笋放在曦滢的碟子里,像是要曦滢把这句略显仓促的赐名咽进肚子里。
曦滢看着他故作镇定的模样,眼底的笑意漫了出来。
不过雍正随机拿了另外一件事情牵动了曦滢的心神:“明年弘昕和弘景就该开蒙了,朕已经给弘昕挑好了老师和哈哈珠子——师傅定了张廷玉、朱轼和福敏,师傅你不适合见,赶明儿朕把哈哈珠子传进宫来,你也看看,你也看看合不合心意。”
“明年就开蒙?”曦滢有些惊讶,手里的汤匙停在半空。
“他们明年就五岁了,也到岁数了,阿哥们惯常也是这个岁数进尚书房的。”雍正说。
主要是他的岁数大了,只能寄望于儿子长大得再早些,长成得再快些,才不至于让他走的时候把偌大的江山交付给一个稚嫩的小儿。
曦滢无语,那叫五岁吗?虚岁五岁,周岁才三岁就要被拉去鸡娃,清朝皇帝个子不高绝对有这个原因。
没想到弘昕倒是对去尚书房念书这事儿跃跃欲试,恨不得明天就去,不过他“胆大包天”的提了一个要求,他要和姐姐一起去。
弘景也在一旁强烈要求——弟弟能去尚书房,为什么她不能去。
雍正思索了片刻,看着一双儿女期待的眼神,竟然也答应了:“行,那就一起去,让师傅也好好教你,不过可不许反悔。”
弘景信誓旦旦:“绝不!”
过了几天,苏培盛果然亲自领着一队小孩儿进了承乾宫。
曦滢五哥阿里衮的儿子丰升额,李荣保的幺儿傅恒,鄂尔泰的三子鄂弼,张廷玉的次子张若澄,还有四位年岁相仿、由蒙古各部亲王送来京城教养的王子。
曦滢看着这一排金尊玉贵粉雕玉琢的孩子,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这简直是全明星阵容啊。
把这群孩子圈在弘昕和弘景身边一起长大,还怕他们的老爹不吭哧吭哧给皇帝好好搬砖?
这不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