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苏悠悠与白月背着简单的行囊,站在宗门大门前。掌门、长老、同门皆来送行,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眼前闪过,千言万语最终都化作一句“珍重”。
苏悠悠的目光在人群中逡巡,却始终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失落。她与宋倩云曾针锋相对,后来宋倩云谈起恋爱,三人关系渐渐缓和,尤其是在迷雾中共同待了三天,那些过往的恩怨仿佛真的要烟消云散,她本以为,她们能成为朋友。
“走吧。”白月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温和。
苏悠悠最后望了一眼巍峨的宗门山门,将那些不舍与遗憾压在心底,转身与白月并肩离去。两道身影迎着朝阳,一步步踏入未知的前路。
而此刻,宋倩云的房间内,却是一片昏暗。她坐在床沿,双手紧紧抱住膝盖,肩膀不住地颤抖,压抑的哭声在寂静的房间中格外清晰。她不是不想去送行,只是一想到苏悠悠和白月要走,想到从此可能天各一方,那些尚未说出口的歉意与祝福,便堵得她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从窗棂潜入,带着熟悉的气息。宋倩云猛地抬头,泪眼朦胧中看清来人,再也忍不住,哭着扑进对方怀里:“章胜!”
被唤作章胜的男子轻轻环住她,声音带着心疼:“我都知道了。舍不得,为何不去送送她们?”
宋倩云埋在他胸口,泪水浸湿了他的衣襟:“我……我怕看到她们走,我会忍不住挽留……”
宋倩云伏在章胜怀里,哭得浑身发颤。窗外的晨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照不进她此刻翻涌着酸涩与悔恨的心底。
她想起方才趴在窗缝里看到的画面——苏悠悠与白月并肩站在宗门前,身后是黑压压的送行人群,玄风长老捋着长须嘱咐着什么,几位长老往他们行囊里塞着东西,那些平日里与苏悠悠交好的弟子更是红着眼眶拉着她的手。那样的热闹与温情,像一根细针,轻轻刺在她心上。
“我是不是很自私?”她哽咽着开口,声音沙哑得厉害,“她们有自己的路要走,要去探寻什么封印的真相,那是多重要的事。可我……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她们别走,想让她们留下来,像前几日在迷雾峡谷那样,哪怕只是安静地待着,也好。”
章胜收紧了手臂,指尖轻轻摩挲着她颤抖的脊背:“不是自私,只是舍不得。”
“可我连去送送她们都不敢。”宋倩云猛地抬起头,眼眶红肿得像核桃,泪水还在不住地往下掉,“我怕我一去,就会忍不住拉着苏悠悠和白月的手,让她们别走。我怕她们觉得我蛮横,觉得我还是以前那个只会耍脾气的宋倩云。”
她抬手抹了把脸,泪水却越擦越多。从小到大,她似乎都在这样的矛盾里挣扎。
现实中蓝渊不是她的亲外公,而是蓝璃上一任大长老,后来为了给她的母亲还有她撑腰,让她母亲为干女。
小时候在家族里,她总是穿着最华丽的衣裳,说话带着刻意练出来的骄纵,走路时下巴抬得高高的,像只斗胜了的小公鸡。下人们见了她,要么低着头不敢说话,要么就是谄媚的笑,可她知道,那些笑容背后藏着什么——是对她“妾室所生”身份的鄙夷,是在背后窃窃私语时的不屑。
她永远记得五岁那年,跟着父亲去参加一场宴席。一个穿着粉裙的小姑娘,被她母亲拉着,指着她小声说:“离她远点,她娘是……”后面的话没说出口,可那眼神里的轻蔑,像冰锥一样扎进她心里。
那天她回了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摔碎了最喜欢的玉簪。父亲推门进来时,她正趴在地上哭,眼泪把地毯浸湿了一大片。父亲蹲下来,用粗糙的手掌擦去她的眼泪,声音沉沉的:“倩云,记住,你不必看任何人的脸色。你外公是是地仙级别的剑修,我是蓝璃宗门,有我们在,没人能欺负你。”
外公也常来陪她,给她带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意儿,教她骑马舞剑,告诉她:“咱们倩云是天上的凤凰,那些凡夫俗子懂什么。”
可他们越是护着她,她越觉得那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见不得人。她开始变本加厉地“坏”——抢别的孩子的点心,故意打翻先生的茶杯,在宴会上对长辈说些没大没小的话。渐渐地,没人再敢当面议论她的出身,取而代之的是“宋家大小姐是个小魔女”的传言。
她以为这样就安全了。用一层坚硬的、带刺的外壳把自己裹起来,谁也靠近不了,自然也就伤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