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将白日的喧嚣与纷扰彻底吞没。苏氏医堂后院,最后一点灯火也熄灭了,只留下满院清冷的月光和空气中挥之不去的药香。
苏念卿独自坐在诊室内,却没有丝毫睡意。白日里那些质疑的目光、尖锐的指责、孙老伯绝望的泪水,如同走马灯般在她脑海中反复回放。她面前摊开着医案,指尖却久久没有落下。暖棕色的眼眸深处,是连日操劳留下的血丝,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迷茫。
石磊无声地出现在门外,手中端着一碗刚刚煎好的安神汤。他没有立即进来,只是在门外驻足片刻,看着那个在灯下显得格外单薄的身影。
“苏大夫。”他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苏念卿回过神,勉强扯出一丝笑意:“石先生,这么晚了,你还没休息?”
“你的安神汤。”石磊将药碗放在她面前,氤氲的热气带着药材特有的苦涩清香,“趁热喝。”
“多谢。”苏念卿捧起温热的药碗,指尖传来的暖意稍稍驱散了夜间的寒凉,也让她紧绷的心神略微放松。她小口啜饮着药汤,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这份沉默并不尴尬,反而带着一种并肩作战后形成的奇特默契。
“这些天…多谢你。”苏念卿放下药碗,声音很轻,却格外真诚。她感谢的,不仅是他在混乱中如同磐石般的护卫,更是那份自始至终未曾动摇的、沉默却坚定的支持。在她几乎被千夫所指时,他依旧站在她身后,用行动表明着他的立场。
石磊站在阴影里,身形挺拔如松,月光勾勒出他硬朗的轮廓。“分内之事。”他的回答依旧简洁,顿了顿,而后才补充道,“流言止于智者,亦止于行者。你做得很好。”
这是他第一次明确肯定她的应对。苏念卿微微一怔,抬头看向他。月光下,他那双总是锐利如鹰隼的眼眸,此刻竟显得格外沉静,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明了。
“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对的事。”她低下头,看着碗底残留的褐色药汁,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只是不知,这坚持究竟能换来什么。” 病患的背离,合作药商态度的转变,还有那隐藏在暗处、如同毒蛇般伺机而动的晦…这一切都像沉重的枷锁,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她不禁怀疑,自己以一己之力,究竟能在这浑浊的漩涡中支撑多久。
“信任非一日可建,亦非一日可摧。”石磊的声音低沉而肯定,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通透,“苏氏医堂百年根基,悬壶济世,活人无数,其声誉岂是几句宵小之言就能轻易动摇?你今日之坦荡,直面质疑,将一切置于阳光之下,自有明眼人看得分明。”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穿透那无边的黑暗,精准地锁定那些仍在暗中窥伺的恶意,“况且,你并非独自一人。”
他的话像是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虽然轻微,却足以荡开层层涟漪。苏念卿想起白日里,尽管有人在一片恐慌中选择离去,却也有更多病患在骚乱平息后,依旧选择留下,甚至有人避开旁人的视线,悄悄对她表达信任。她想起陈医师和其他几位同仁,尽管眉宇间难掩忧虑,却始终与她一同坚守在这风雨飘摇的医堂。她想起远在金陵,处境想必同样不易,却时刻关注着苏州动向、及时提供情报与支持的梅知雪;还有眼前这个话语不多,却总能在她最需要时出现,用行动而非言语给予支撑的守护者。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悄然涌上心头,缓缓驱散了盘踞不散的疲惫与寒意。她将碗中最后的药汤饮尽,苦涩过后,喉间竟泛起一丝奇异的回甘。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躺在桌角的那个特殊加密通讯器,屏幕突然亮起,发出极轻微却不容忽视的震动。一条来自凌昭的加密信息,跨越了空间的距离,精准地抵达她的眼前。
信息异常简短,只有四个字,却带着他一贯的风格,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信你。勿虑。】
没有多余的安慰,没有对细节的追问,甚至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流言的字眼。只有这最核心、最直接的表达——毫无保留的信任。
苏念卿握着那冰凉的通讯器,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眼眸中瞬间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汽,但嘴角却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了一个弧度。她甚至能清晰地想象出,凌昭在金陵那个同样危机四伏的环境下,或许刚结束一场无声的交锋,或许正与梅知雪紧张地分析着局势,却仍在百忙之中,分出心神,发出这条言简意赅信息的样子。他总是这样,沉默寡言,却总能用最直接的方式,给予最坚实、最不容置疑的支撑。
石磊虽未看到信息的具体内容,但他敏锐地捕捉到苏念卿那份萦绕不散的沉重与迷茫,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讯息冲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新凝聚起来的坚定。他不再多言,只是将身形更稳地融入门口的阴影里,如同最忠实的影子,守护着这片短暂的宁静与力量。
苏念卿将通讯器轻轻贴近心口,感受着那冰冷的金属外壳下,仿佛正传递过来的、来自远方的温度与力量。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抬眼时,眸中所有的脆弱与水光都已褪去,重新燃起了明亮而坚定的光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璀璨。
是的,她并非独自一人。前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暗处的敌人或许更加狡诈凶残,但只要这份跨越山海的信任与守护还在,只要她内心坚守的仁心与正道不灭,她便有无限的勇气,也有足够的力量,披荆斩棘,继续走下去。
夜色浓重如墨,但苏氏医堂这片小小的天地里,那重新点燃的心火,却仿佛比天上的星辰,更加明亮,更加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