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后天你们就要高考了,明天好好休息一天为后天的高考做准备,老师知道你们为了高考已经努力了很多年,现在马上就是要上战场了……”
班主任神情复杂的看着底下的同学,“同学们,这两天你们就好好休息,不要给自己压力,没什么有压力的,就当做平常考试一样,放松心态。”
闻庭之挡着嘴小声道:“每个老师真的没有去什么地方统一培训过吗?这几段话我年年在高考前夕都能刷到一样的视频。”
“做老师的想的可能都一样。”陈归年回。
“好了,老师说多了你们也觉得烦,老师在这里预祝各位金榜题名。”
班上同学也被老师这番话说的眼睛酸酸的,“老师你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考给你长脸。”
“是啊是啊!老师你别忘了我们班还有个学神,一定给你拿状元回来。”
班主任被逗笑,挥挥手让他们各回各家,目送他们全部走出教室。
关门落锁,再打开门就不是这群学生了。
闻庭之觉得很奇怪,越到高考他反而越不紧张,陈归年说这是足够相信自己。
也是,这一百来天他可没放松过,每天学习到一点多那是常态,眼睛下面都熬了一层淡淡的黑眼圈。
他皮肤白就更明显了。
马上就要高考,哪怕是忙碌的陈月蔷也暂时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回家陪陈归年。
闻父闻母更不用说,家里两个高考生,绝对公平对待。
虽然他们都说不用这么紧张,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但双方父母还是不想错过儿子高考这么重要的一个事情。
他们已经错过孩子很多成长瞬间了,现在能不错过一个就不错过一个。
闻周山手指敲了敲,还在想怎么在闻庭之的考生袋里装作弊纸条。
“庭之,这么晚了你去哪里?”
闻母正在厨房里做夜宵,他们高二高三都要上晚自习,每次放学回来都跟饿死鬼投胎一样饿。
家里都备了宵夜给他们吃,临近考试更是不敢让他们吃外面的食物。
闻母看十点多了,想着下两碗面条一人一碗,吃了好好睡一觉,休息一天就该上考场了。
“妈,我有个题目不懂,去隔壁问一下陈归年,马上回来?”
“好,问问归年要不要过来一起吃面条。”
“知道了。”
闻庭之手上拿着一张卷子出去了,闻周山咽了咽口水,悄无声息来到了闻庭之房门口。
轻轻按压门把手进去,闻庭之读小学时,他还经常来闻庭之房间,长大后基本上就没进来过。
倒是陈归年是常客。
他一眼就看到了闻庭之书桌上的书本试卷,但怎么也没看到考生袋。
就在他想继续找的时候听到楼下传来说话声,闻庭之带着陈归年来了。
妈妈不过是客气一句,闻庭之倒是一点都不客气,还真把陈归年带过来吃东西。
闻周山不太高兴,没找到考生袋只好又退了出去。
“归年,你记得帮我好好保管考生袋,我怕丢东西,等我们一起去考场的时候你在给我。”
他和陈归年还是挺幸运的,两个人都分在了盛世国际高中考试,不过不在同一个教室。
至于闻周山则被分到了另外的学校。
闻周山:……
什么意思?考生袋在陈归年手上,显得他刚刚提心吊胆进去想放小抄纸条像个小丑。
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不自己保管,要让陈归年保管,闻周山气的肺都要炸了。
没事没事,平常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平常心。
闻周山劝自己冷静下来。
“吃吧,一人一个荷包蛋,吃饱就早点休息,别熬夜了。”
“谢谢阿姨,看起来就很好吃。”陈归年笑笑。
闻庭之:“嗯……闻起来也很香,给妈妈的厨艺点个赞。”
闻母笑的花枝乱颤,没有一个女人不喜欢被夸,男人也一样。
所有人都看着闻周山,闻周山落座的动作停在空中,很是搞笑。
“妈妈你做的面条色香味俱全。”他憋出一句话坐下。
想不到如何陷害闻庭之的方法,闻周山闷闷不乐吃完面条回了房间。
自然没有人管他心情好坏,闻庭之和陈归年有说有笑。
转眼就到了高考早上。
闻庭之打开窗户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洗漱吃饭前往考场。
“你们都别紧张,我们都相信你们能够金榜题名,发挥超常。”
因为闻周山和他们不在一个考场,所以是闻父开车送的,而闻庭之和陈归年则是闻母和陈月蔷。
“庭之,归年,你们两个好好考,我们就在车里等着你们,加油。”
“我知道了妈妈,走了。”
闻庭之和陈归年终于有了单独的相处空间,学校大树下。
两人停下来。
“庭之,高考加油。”
陈归年眉目温润如玉,微微弯腰认真的看着他,闻庭之用力点点头,“归年,你也是,我期待你给我考个状元回来哦。”
“好,你想要的我都会给你。”
陈归年轻轻的抱了抱闻庭之,两人在大树下分开,各自前往考场。
周围都是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叽叽喳喳在猜测考题难不难。
也有人还在不停看书背书,试图能够多记一些。
“哇塞,那位男同学好帅,好像就是这个考场。”
“确实,让我看看……”
“怎么有人连准考证都拍的这么好看,盛世高中闻庭之,就连名字都这么好听。”
闻庭之摸了摸耳垂,抿了抿唇。
终于听见监考老师让他们准备准备进教室了。
“各位同学好,我是你们的监考老师,我手上拿着的……”
试卷发了下来,闻庭之坐在靠窗的位置,抬眸就能看到窗外一棵百年老树。
树叶随风飘动,他低头看向文章——沉默的树。
一笔一划写下答案。
另一边,陈归年沉着冷静,拿到卷子后扫了一遍题目。
落笔。
两人都在只剩下最后三十分钟停笔。
陈归年想:庭之一定对语文得心应手。
闻庭之想:归年一定对语文手拿把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