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落霞山的景色轮回变换,小屋周围的菜园早已郁郁葱葱,丫丫种下的花也开了又谢,一年时光悄然流逝。
阿禾渐渐褪去了初来时的腼腆,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她心灵手巧,跟着苏晴学会了不少针线活,绣出的帕子上,花鸟鱼虫栩栩如生,连镇上的绣庄都像收购。
这日清晨,林墨正在院中指点丫丫和阿禾练剑。丫丫的剑法愈发灵动,一招一式都带着一股飒爽之气;阿禾则更擅防守,剑招沉稳,总能在不经意间化解攻势。
“不错,都有进步。”林墨颔首笑道,“只是丫丫你性子急躁,出剑太过急切,容易露出破绽;阿禾你则过于保守,缺少几分主动。”
两人认真点头,记下林墨的指点,又开始一遍遍地练习。
苏晴端着刚熬好的粥走出屋,看着院中练剑的身影,嘴角弯起温柔的弧度。她将粥放在石桌上,喊道:“先歇歇,喝点粥吧。”
丫丫和阿禾立刻收剑,笑着跑过来,拿起碗便喝了起来。
“苏晴姐姐,你的粥真好喝!”阿禾小声赞道。
“喜欢就多喝点。”苏晴笑着给她添了一勺。
林墨走过来,刚拿起碗,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呼救声,声音微弱,却清晰地传入耳中。
“有人呼救!”林墨放下碗,“你们在家等着,我去看看。”
“我跟你一起去!”丫丫立刻道。
苏晴也站起身:“多个人多个照应,我也去。”
阿禾虽然有些害怕,却也鼓起勇气:“我……我也想帮忙。”
林墨看了看她们,点了点头:“好,一起去,但一定要跟紧我。”
四人循着呼救声,向着后山深处走去。山路崎岖,林密草深,呼救声时断时续,越来越近。
来到一处陡峭的山坡下,他们终于看到了呼救的人——一个背着药篓的老者,正被困在半山腰的一处岩缝中,腿上似乎受了伤,动弹不得。
“老人家,你怎么样?”林墨大喊。
老者抬头看到他们,眼中露出希望:“我……我采药时失足摔了下来,腿动不了了,麻烦你们救救我。”
林墨观察了一下地形,山坡陡峭,布满碎石,直接下去太过危险。“苏晴,你在这里照看阿禾和丫丫,我下去救人。”
“小心点。”苏晴叮嘱道。
林墨施展轻功,沿着岩壁上的藤蔓,小心翼翼地向下攀爬。来到老者身边,他检查了一下伤势,好在只是扭伤,没有骨折。
“我背你上去。”林墨蹲下身子。
老者感激道:“多谢壮士。”
林墨背起老者,抓着藤蔓向上攀爬。丫丫和阿禾在上面焦急地看着,直到林墨安全登顶,才松了口气。
将老者扶到平坦处,苏晴拿出随身携带的草药,简单处理了一下他的伤口。
“老人家,你家在哪里?我们送你回去。”林墨问道。
老者叹了口气:“我家就在山外的溪云村,就我一个老头子,无儿无女,这次要是遇不到你们,恐怕就……”
“老人家别这么说,我们送你回去。”丫丫道。
林墨背起老者,四人一起向溪云村走去。溪云村离落霞山不远,半个时辰便到了。村子不大,依山傍水,十分清幽。
老者的家是一间简陋的土屋,屋里陈设简单,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林墨将老者安置在床上,苏晴又帮他换了药。
“大恩不言谢,我也没什么好报答的,这些草药你们拿着吧,都是我自己采的,能治些小病。”老者指着墙角的草药道。
“老人家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林墨婉拒道。
临走时,老者忽然道:“壮士,我看你面善,是个好人。这落霞山虽然清静,但最近好像不太平,听说山里来了些陌生人,鬼鬼祟祟的,你们多加小心。”
林墨心中一动:“陌生人?什么样的陌生人?”
“不清楚,只听村里的猎户说的,好像是一群穿着黑衣的人,在山里转悠。”老者道。
林墨点了点头:“多谢老人家提醒,我们会注意的。”
离开溪云村,林墨的神色有些凝重。“黑衣陌生人?会不会是暗影阁的余党?”
苏晴也有些担心:“不好说,回去后我们多加留意。”
丫丫和阿禾握紧了手中的剑,眼中满是警惕。
回到小屋,夕阳已经西斜。林墨站在院门口,望着后山的方向,若有所思。他总觉得,那些陌生人的出现,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平静的日子或许又将被打破,但他知道,只要身边的人都在,他便有勇气面对一切风雨。
落霞山的夜晚,虫鸣渐起,月光洒在院中,静谧而祥和。只是那份潜藏的暗流,已在悄然涌动。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