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之风,凛冽依旧,却吹不散心头那份沉甸甸的承诺。
我与婆婆、小石头、山参佬以及小白鹿下了山,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却已物是人非的白山黑水之间。根据小石头的记忆和婆婆的指引,我们在距离白鱼湾镇外一片向阳的山坡上,找到了老敖头萨满遇害的地方。
那里还残留着挣扎的痕迹和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甚至能看到几缕被撕碎的、带有萨满纹饰的布条。一具残缺不全、被野兽啃噬过的遗体,被简单掩盖在枯枝和积雪之下,景象凄惨。
小石头看到这一幕,再也抑制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扑上去想要扒开那些枯枝,却被婆婆紧紧拉住。
“好孩子,让你爷爷安息吧。”婆婆的声音沙哑而悲痛,她浑浊的眼中也噙满了泪水。山参佬在一旁默默垂首,小白鹿发出悲伤的呜咽。
我心中亦是沉重。这位默默守护一方的老萨满,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皆是因那贪婪的幽府。
“让老人家入土为安吧。”我沉声道,上前一步,【地厚】之气运转,山坡上坚硬的冻土如同拥有了生命般,自行向两边分开,形成了一个规整的墓穴。
我和小石头小心翼翼地将老敖头的遗骸整理好,放入墓穴之中。没有棺椁,唯有他生前常用的一柄老旧烟袋锅和几件破损的萨满法器随葬。
婆婆站在墓前,戴上了一个古朴的面具,摇动起一个残存的单鼓,开始吟唱起苍凉而古老的萨满安魂曲。歌声不再具有强大的自然之力,却充满了对逝者的追思与祝福,指引着亡魂回归山川祖灵之地。
小石头跪在墓前,磕了三个响头,稚嫩的脸上满是泪痕,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坚毅。
我默默站在一旁,以我的方式致哀。灵台中主天字盒微微震动,星辉洒落,【山河玉玺】散发沉凝之光,【戍边獒魄】肃立,【森罗之心】传递生机,【天池星核】散发寒意,【锋镝遗魄】微微鸣响——以巡天者之名,以华夏地脉之力,告慰这位守护者的英灵。
安魂曲毕,泥土缓缓合拢,隆起一个简单的坟包。我找来一块青石,以指代笔,【锋镝】之气刻画,在石上留下了“敖公萨满之墓”几个朴拙却有力的大字。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或许就是许多如老敖头这般民间守护者的写照。
回到白鱼湾镇老敖头那破旧的家,婆婆帮着收拾了一些遗物,主要是些记载着萨满知识的陈旧皮卷和几件有纪念意义的小物件,交给了小石头。
“孩子,你爷爷走了,但他的传承不能断。”婆婆看着小石头,眼神慈祥而郑重,“你若愿意,以后就跟着婆婆,学习这山林的知识,继承你爷爷的遗志,可好?”
小石头紧紧抱着那些遗物,重重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嗯!我要像爷爷一样,守护大山!”
看着他,我仿佛看到了某种精神的延续。这片土地,永远不会缺少守护它的人。
至此,东北之事,总算彻底了结。
告别之时,婆婆将一枚用兽骨和彩石精心雕刻的护身符递给我:“巡天者,带上这个。上面有山灵的气息,或许在你未来的旅途中,能帮你避开一些林野间的麻烦,也能让你感受到来自长白山的祝福。”
我郑重接过,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纯净自然之力:“多谢婆婆。”
山参佬也挣扎着起身,从自己身上取下了一根细小的、蕴含着浓郁生机的参须:“恩人……这个……关键时刻,或能吊住一口气……”我同样小心收下,这份情谊太重。
小白鹿依依不舍地蹭着我的腿,呦呦鸣叫。
小石头则跑回屋里,拿出一个他爷爷亲手做的、有些粗糙的木凋小马,塞到我手里:“星野哥,送给你!以后……以后要回来看我们!”
看着这些质朴而珍贵的礼物,看着这一张张真挚的脸庞,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趟东北之行,虽有凶险,但收获的更多是感动与责任。
“一定会的。”我揉了揉小石头的脑袋,与众人挥手告别,转身踏上了归途。
没有回头,但我知道,这片黑土地上,多了几分牵挂。
先回到哈尔滨,稍作休整,处理掉租来的车,我便直接购买了南下的机票。
飞机冲上云霄,脚下是逐渐远去的、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窗外的景物逐渐被云层取代。
我闭上眼睛,心神沉入灵台。
六枚玉符环绕着主天字盒缓缓旋转,彼此气息交融,却又各具特色。星图之上,六颗星辰熠熠生辉,照亮了大半华夏版图。
而星图的指引,此刻无比清晰地投向了南方——那片以柔美婉约着称的江南水乡。
不同于北方的苍茫雄浑,也不同于西部的神秘辽阔,更不同于东北的冷冽厚重,星图反馈回的关于江南的气息,是灵动、温婉、却又暗藏玄机的。
仿佛一滴墨滴入清水中,缓缓晕开,化出千般变化,万种风情。有水汽氤氲的朦胧,有文人墨客的雅致,有市井巷弄的烟火,也有小桥流水的静谧,甚至……还隐约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藏于水底或古宅之中的阴柔诡谲之气。
江南,似乎并非表面看上去那般只有温软。
那里的天字盒残片,又会是什么?一件文房珍宝?一首失传的古曲谱?还是一段被封印在古镇流水中的千年情愫?亦或是,与某个传承悠久的玄门世家有关?
幽府的目光,必然也早已投向了那里。或许,还有其它隐匿在繁华下的势力。
飞机平稳飞行,我的心绪却已飘向了那杏花春雨的江南。
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一步出舱门,一股湿润温和、带着淡淡桂花香(虽已过季,但气息犹存)的空气便包裹而来,与北方的干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杭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以其湖光山色和人文底蕴迎接着八方来客。
我定了西湖边的一家小旅馆,房间推开窗就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和远处朦胧的青山。
放下行李,已是傍晚。我没有急着去探查,而是如同一个普通游客般,沿着苏堤慢慢走着。
夕阳下的西湖,美得如同画卷。雷峰塔静立,游船划过水面,留下长长的涟漪。远处城市华灯初上,与湖山的静谧交织在一起。
然而,在我敏锐的感知下,这片极致的柔美之下,却潜藏着别样的涌动。
【水润】玉符在此地异常活跃,疯狂吸收着空气中浓郁的水灵之气。【森罗之心】也对湖畔的草木生机感到愉悦。但【山河玉玺】和【戍边獒魄】则显得有些“安静”,似乎不太适应这种过于温软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我能感觉到,西湖的水底深处,似乎沉淀着太多太多的东西——历史的、文化的、情感的……无数游人的祈愿、文人墨客的咏叹、甚至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传说,都如同泥沙般沉淀于此,让这湖水在灵性层面,显得既丰饶又……沉重。
星图的指引并未明确指向西湖本身,而是更加飘忽,似乎笼罩着整个杭城,乃至更广阔的太湖流域。
看来,需要更多的线索。
我在路边一个小摊坐下,要了一碗片儿川,一边吃着这咸鲜滚烫的本地小吃,一边听着周围本地人的闲聊,试图捕捉任何可能有用的信息。
起初,听到的多是家长里短、工作旅游。直到旁边一桌几个老人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听说灵隐那边最近不太平啊,好几个晚上有游客说看到穿着古装的人在飞来峰那边晃悠,一眨眼又没了……”
“可不是嘛,净慈寺的老和尚前几天还做法事呢,说是超度什么‘水怨’……”
“哎,你们说,是不是跟最近运河清淤挖出那些东西有关?听说挖到不少老古董,还有口奇怪的箱子,当晚就不见了……”
古装人影?水怨?运河清淤?奇怪的箱子?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些零散的信息之间,恐怕存在着某种联系。
或许,该去灵隐寺和运河边看看了。
夜色渐深,西湖畔灯火阑珊。
江南的篇章,就在这氤氲的水汽与暗藏的谜团中,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