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野姐妹搭乘电车,从秋叶原那光怪陆离、声光交织的喧嚣中缓缓抽离。
电车的规律摇晃与窗外逐渐变化的街景,仿佛一道缓慢降下的幕布,将那个充斥着动漫色彩、电子音效与狂热活力的二次元圣地渐渐隔绝开来。
她们怀中揣着那个小小的、关于三首曲子的秘密,心情如同被微风拂过的湖面,荡漾着细微却持久的涟漪。
当她们再次站在「世道」那扇低调的、仿佛能吸收所有声音的深色木门前时,脚步不自觉地停顿了片刻。
仿佛跨越了一道无形的、划分两个世界的界限。
推门而入,熟悉的、冰冷的雪松香气与古老卷帙的沉静气息如同等候已久的守卫,瞬间包裹了全身,渗透进每一寸肌肤。
外界所有的嘈杂、活力与色彩,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彻底阻隔、吸收、净化,回归到这片领域独有的、绝对的寂静之中。
耳畔似乎还残留着秋叶原那喧嚣的余韵,但在这片寂静里,那些声音迅速褪色、远去,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
店内的一切仿佛凝固在时间里,保持着她们离开时的模样,却又有些许不同。
夕阳的光线透过高大的玻璃窗,以精确的角度落在纤尘不染的工作台和那些如同艺术品般陈列的衣物上,勾勒出静谧而孤高的轮廓,每一道阴影都显得棱角分明。
那台老旧的留声机依旧沉默地守在沙发旁,黄铜部件在光线下泛着黯淡的光泽,如同一个缄默的、来自遥远过去的永恒注脚。
她们的目光第一时间被工作台吸引。
原本散落的昂贵面料和那些需要耗费巨大心力雕刻的牛角扣已经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神圣的、完成后的整洁与完美。
那件为庆祝九条洋子病愈而定制的【常青】套装,已经完美地呈现在专用的人台上。
上衣采用了略显宽松但线条极其利落的短款设计,主色调是沉稳而深厚的深棕色,仿佛秋日收获后、孕育着无限可能的肥沃大地,宽厚而坚实。
然而,设计的精髓在于细节——在领口、袖口以及门襟处,则巧妙地嵌入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翠绿色的镶边。
这抹翠绿如同蛰伏一冬后,从丰厚大地上猛然勃发出的、不可抑制的生机,与深棕主体形成了既对比又和谐的统一,精准诠释了「常青」中「青」的意象,是战胜沉寂与苦难后生命力的耀眼迸发。
下装则是一条垂感极佳的长裙,采用了柔和而典雅的浅棕色。
这种颜色比上衣的深棕更轻盈、更温暖,如同透过林间缝隙洒落的阳光,又像是大地本身散发出的温柔气息,与上衣的沉稳构成了完美的平衡与过渡,共同诉说着生命的厚重与温暖。
大衣的扣眼旁,那五枚雕刻着精细时钟图案并经过火烧工艺处理的牛角扣,已经完美地、严丝合缝地固定了上去。
它们如同五枚凝固的时间印记,均匀分布,仿佛要将这翠绿的生机、这战胜病魔后获得新生的瞬间,永恒地镌刻并保留下来。
姐妹俩注意到,她们耗时五个小时完成的那两枚扣子,混在其中,竟然毫不逊色,完美地融入了整体,这让她们心中涌起一丝微小的自豪。
只是……神渡准的话语曾言犹在耳,这世间,没有什么是真正的永恒。
但这并不妨碍人类对美好事物长存的深切向往与渴望,这件大衣本身,便是这种向往的具象化体现。
接下来,她们的视线被衣架下方挂着的那条围巾所吸引——水野姐妹内心都不约而同地觉得,这简直太奢侈了!
哪有人会用如此精心制作的围巾作为赠り物(赠品)的?
若是一小块用料考究的ハンカチ(手帕)倒也罢了,但这分明是一条工艺复杂、用料丝毫不逊于大衣本体的完整围巾!
这条围巾的色彩,与大衣形成了意味深长的呼应与递进。
它采用了更深邃的緑(绿)、墨兰(墨兰)与浓い茶色(浓茶色)和谐交融,仿佛浓缩了一片历经风雨、步入成熟鼎盛时期的沉静森林。
与大衣那「破土新生」的意象不同,它展现的是生机已然达到最繁盛、最深邃的阶段,沉郁、丰厚、充满了包容与力量感。
更让姐妹俩惊叹的是,神渡准甚至为这条「赠品」围巾也专门设计制作了两颗同样风格的时钟牛角扣,作为隠しボタン(暗扣)。
它们可以巧妙地隐藏起来,也可以将围巾的一角外翻,优雅地展示出来,这细微之处的极致用心,可想而知其投入的心力之深。
此刻,围巾上的扣子正以展示外翻的模样呈现在她们眼前,那精致的雕刻与温润的质感一览无遗。
水野姐妹看得一清二楚,两人心中甚至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念头:
这条围巾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工艺水准,根本就逊色しない(不输给)那件主体大衣!
它们相辅相成,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的过程——从破土萌芽的脆弱与勇敢,到枝繁叶茂的沉静与丰厚。
这才是一个整体,真正地无愧于【常青】之名,这不仅是对病愈的庆祝,更是对生命韧性与成长的诗意礼赞。
「……」
寂静中,一阵极其轻微的、规律的金属摩擦声吸引了姐妹俩的注意。
她们循声望去,只见神渡准正站在一个高大的桐木储物柜前,将几件刚刚使用过的、闪烁着冷光的专业裁剪与雕刻工具,依序归位。
他的动作精准、高效、流畅,没有丝毫冗余或犹豫,每一个角度、每一次摆放都恰到好处,仿佛一台精密运行的非人机械,带着一种冷冽的美感。
雪松香正轻柔地亲吻着他的指尖。
听到开门声与她们轻微的脚步声,他并未立刻回头,只是手上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出现了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微乎其微的顿挫。
「戻ったか。」
(回来了。)
平淡的陈述句,听不出任何情绪,如同冰面划过石子,清晰却冰冷。
「はい、准様、ただいま戻りました。」
(是,准大人,我们回来了。)
姐妹俩恭敬地回应,如同训练有素的侍从,轻轻脱下鞋子,在门廊处摆放得整整齐齐,这才赤足踩在冰凉光滑的地板上,走向店内。
神渡准将最后一把造型奇特、刃口极薄的刻刀放入抽屉中特定的凹槽内,缓缓将其严丝合缝地推回原位,仿佛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仪式。
这时,他才转过身,目光淡漠地扫过她们,那眼神如同扫描仪,掠过她们的脸庞、衣着,以及似乎还带着外界气息的细微痕迹:
「どこへ行っていた?」
(去了哪里?)
水野凉子上前一步,微微躬身,以一种汇报般的姿态回答:
「はい、竹下通を少し散歩した後、秋叶原の方まで足を运んでみました。」
(是,在竹下通散了一会儿步后,我们去了一趟秋叶原。)
千鹤在一旁小声地补充,语气中带着一丝初次体验巨大文化冲击后的新奇与恍惚:
「とても…赈やかなところでした。大きなアニメの看板や、たくさんのゲームショップ、変わったコスプレをした人たちがいて…」
(是个非常…热闹的地方。有巨大的动漫广告牌,很多的游戏店,还有穿着奇特coS服装的人…)
她们努力地、用苍白的语言试图描绘秋叶原那光怪陆离的景象,那片对她们而言既新奇又陌生的二次元圣地。
神渡准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既无好奇,也无厌烦,仿佛在接收一些来自低维世界的、无关紧要的观测数据。
对他而言,人类的这些聚集地与娱乐方式,与蚂蚁巢穴依据本能进行的分工协作和社会构建,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值得冷静观察但绝大多数都是无需投入理解或共情的现象。
他听完,只是极淡地颔首,下颌线绷紧一瞬又松开:
「ふむ。」
(嗯。)
表示信息已接收并归档,便不再追问,似乎对那个充满「世俗の活気」(世俗活气)的地方本身,以及姐妹俩在那里的具体经历,毫无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店内重新陷入它本源的、深厚的寂静之中。
姐妹俩互相看了一眼,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方才在那家风格迥异的咖啡馆里,那短暂却直击心灵的共鸣体验,其强烈的余波依旧在她们的胸腔中回荡、震颤,让她们无法在这片寂静中保持彻底的沉默。
最终,还是凉子鼓起了勇气,她的声音比平时稍微提高了一些,打破了一片死寂,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因回忆美好事物而产生的激动:
「准様…もう一つ、报告することがございます。」
(准大人…还有一件事,想要向您报告。)
「私たち…秋叶原で、ある吃茶店に休憩に入ったのですが…その店で、私たちの魂に…共鸣する音楽と、期せずして出会うことができました。」
(我们…在秋叶原的一家咖啡馆休息时…在那家店里,与能和我们灵魂…产生共鸣的音乐,不期而遇了。)
「咔嗒。」
一声极其轻微、却在此刻绝对寂静的环境中显得异常清晰、甚至有些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响起。
是神渡准刚刚完全关上的、那厚重的桐木抽屉发出的最终闭合声。
他的动作,出现了一瞬间几乎不可察的停滞。
那只按在抽屉面板上的、修长而骨节分明、仿佛由最大理石雕琢而成的手,似乎在那声「咔嗒」响起的刹那,定格了那么难以测量的一帧。
他缓缓地转过身,动作似乎比平时慢了半拍。
那双深不见底、通常只映照着宇宙规则、万物本质与无尽虚无的眼眸,第一次如此真正地、聚焦般地、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注意」,落在了水野姐妹的身上。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控音完美,却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捕捉的奇异质地,仿佛光滑的冰面上出现了一道微不可见的裂痕:
「…どんな音楽だ?」
(…是什么音乐?)
姐妹俩被他这细微却绝对异常的反应惊了一下,心脏不由自主地漏跳了一拍。
她们连忙回答,语气带着一丝急切,生怕遗漏任何信息:
「はい、全部で三曲ございました。」
(是,总共有三首。)
凉子清晰地、一个一个音节地报出那几个已牢牢镌刻在脑海里的名字:
「『苍崎青子(あおざきあおこ)』と、」
(《苍崎青子》、)
千鹤紧接着接口,仿佛接力般确保信息的完整:
「『久远寺有珠(くおんじゆず)』と、」
(《久远寺有珠》、)
两人异口同声,带着一种奇异的庄重感,说出了最后一个名字:
「『静希草十郎(しずきそうじゅうろう)』という曲です。」
(和《静希草十郎》的曲子。)
空气仿佛骤然被抽空,凝固成了坚硬的琥珀。
神渡准静静地站在原地,宛若一尊突然被施加了定身咒的神像。
他极其缓慢地重复了一遍这三个名字,每个音节都吐得清晰而准确,仿佛在舌尖品尝着某种陌生又熟悉的滋味:
「苍崎青子、久远寺有珠、静希草十郎…」
他的语调平淡依旧,像是在确认某种代码或坐标,听不出任何属于人类的情感波动。
片刻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他再次开口,声音恢复了一贯的、近乎绝对零度的冷静与淡漠,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停滞与聚焦只是光影造成的错觉:
「…ふむ。それはおそらく、个人曲(テーマ)だろう。」
(…嗯。那大概是,个人曲(theme)吧。)
「その曲そのものから、直接的に连想が働き、曲中に示されているその人物像を见て取れる、というのが通例だ。」
(通常而言,能直接从曲子本身产生联想,窥见曲中所展示的那个人物形象。)
这番解释,冷静、客观、精准得不带一丝人气,像是从某个连接着万维知识的庞大数据库中直接调取出的标准化词条定义,而非源于个人的感受、体验或模糊的回忆。
正如前文所述,他早已遗忘了自己身为「蚁」时究竟聆听过哪些音乐,甚至对「音乐」这一概念本身所承载的情感重量与记忆联结,其感知都已变得极其稀薄与模糊。
这句回答,更像是一台超维计算机基于逻辑分析与信息库匹配得出的纯粹结论。
然而……
那10%的人性裂痕,那被浩瀚神性与冰冷理性深深压抑的、属于遥远过往尘俗的碎片,却在此刻,因这三个突如其来的、陌生的名字,因「灵魂共鸣」这个充满主观情感的词汇,更因「音乐」这个久违的、曾与「人类」体验紧密相连的概念,而悄然地、剧烈地涌动起来。
并非记忆的复苏,更像是一种…痉挛。
一种深埋在万载冻土之下、早已被认定死亡腐朽的根须,被不知从何而来、偶然渗透下的一缕微弱暖流所触及,而产生的无意识的、剧烈的、源自生命本能的抽搐。
他那双足以洞悉万物生灭、人性变幻,规则编织的眼眸,不由自主地、极其缓慢地、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引着,转向了沙发旁——
那台自从被安置在那里后,便一直保持着绝对沉默的、老旧的、来自尘世的留声机。
目光深沉如同古井,却又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井底最深处搅动。
与此同时,水野姐妹的目光,也下意识地、带着一丝微弱的期待与难以言喻的紧张,跟随着他那非同寻常的视线,一起聚焦到了那台沉默的留声机之上。
店内死寂无声,落针可闻。
只有那台沉默的留声机,如同一个黑色的、来自遥远过去的、沉静的坐标,静静地承受着三道目光的注视——
两道是充满人性困惑与期待的,一道是深藏着非人漩涡与死水微澜的。
雪松香依旧冰冷地盘踞在空气中。
但某种难以名状的、紧绷的、预示着变化的张力,已然在无声中悄然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