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的声音还在通讯器里回荡,杨辰的手已经按在主控台的权限切断键上。系统日志中的调用记录没有消失,反而开始扩散。军用卫星轨道数据库的访问请求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了整整十七秒,期间下载了三组模拟数据包。
他立刻断开周博的远程终端连接。
屏幕上的三维关系图还在转动,但杨辰的目光落在Emp残骸接口与冲绳交接设备的比对结果上——完全吻合。外部情报链仍在运作,而内部出现了漏洞。这个漏洞来自最不该出问题的地方。
他按下内线指令:“雷震,去实验室,带两个人,把周博‘请’到b区安全屋。不要惊动其他人。”
十秒后,雷震的声音传来:“收到。”
杨辰转向加密信道,接通秦峰。“有人为操作痕迹吗?”
“有。”秦峰的回答很短,“指令经过三层跳转,伪装成系统自检程序。最终Ip定位在平壤郊区的一个废弃通信站,属于朝鲜人民军旧频段,三年前停用。”
杨辰盯着那个地址。系统自动判定为高危外泄事件,应急响应协议已激活。下一秒,指挥中心警报声响起,红光闪烁。三十七名死士从不同区域同时行动,封锁总部所有技术实验室出口。监控画面显示,赵虎带队控制了数据中心主入口,两名死士潜入通风管道,另一组直接切断了无线信号发射模块。
这不是人为下令的结果。系统自己动了。
杨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死士系统的防御机制正在升级,它不再依赖他的指令,而是根据威胁等级自主反应。钱花得够多,规则就开始自己运行。
他抓起外套,走向电梯。
实验室走廊空无一人。雷震站在门外,战术夹克上有未干的血迹,但没说话,只是侧身让开。门打开时,周博正坐在工作台前,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屏幕上还停留着未关闭的调用界面。
杨辰走进来,关掉所有监控设备,只留下雷震守在门口。
他把父亲留下的钢表放在桌上,轻轻转动表冠。这是他最后一次对核心成员释放底线信号。
“你说吧。”他说。
周博抬头,脸色发白。“我只是测试算法极限。我想看看它能不能处理高轨卫星的轨迹预测……我没有联系境外势力。”
“那你用了哪个端口?”杨辰问。
“军方模拟数据库的测试接口。编号xG-7N-V9K-L2m,是公开资料里的废弃通道。”
“可它三个月前被重新启用。”杨辰点开平板,播放一段录音。是秦峰从地下车库黑客尸体上取下的U盘内容。一个低沉的声音说:“算法可重构雷达识别模型,交付后销毁原始代码。”接着是一串坐标和时间标记,正是昨晚周博发起调用的时间点。
周博的手抖了一下。
“他们拿你母亲的病历威胁你?”杨辰问。
周博低下头,声音很小:“他们说,如果我不提供非商用性能数据,医院会停止治疗。”
“所以你就碰了军事级资源?”
“我以为只是模拟数据……我不知道他们会用来对接真实系统!”
杨辰没再说话。他拿起钢表,转身走向门口。
“把他带到地下安全屋,赵虎负责看管。电脑、手机、所有存储设备全部收缴。”
雷震点头,上前一步。
周博突然站起来:“杨辰!我可以修复!我可以写反向追踪程序!别把我关起来!”
杨辰停下脚步,没回头。“你是天才。但天才也不能碰红线。”
门关上了。
地下车库,秦峰蹲在尸体旁。这是一名试图闯入总部外围的黑客,身份不明,手机自毁,身上没有任何证件。唯一的线索是插在胸口战术背心内的U盘。他用镊子小心取出,放进电磁屏蔽箱。
五分钟后,数据读取成功。
三份文件。
第一份是算法优化建议,指出当前语音识别模型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误差率可降低41%,并附带一组改进参数。第二份是死士行动模式推测文档,列出七条规律性行为路径,包括资金兑换频率与任务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第三份是一封标注“商业合作意向书”的朝方联络函,提出以两吨黄金加医疗资源换取完整算法源码,并注明“可接受分阶段交付”。
秦峰看完,立刻加密上传。
杨辰在安全屋外接到消息。他打开文件,重点看了最后一份。对方还没有拿到核心代码,只是通过逆向推导猜到了部分功能。真正危险的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花钱换人”的系统规则,并试图复制这种模式——用资源绑定忠诚执行者。
这不只是技术泄露,是规则模仿。
他下令:“销毁所有测试环境中的非必要数据副本。启用‘影子算法’替换主系统训练集。国际发布版本植入自毁后门,触发条件设为境外服务器集群访问峰值超过阈值。”
命令发出后,他走进地下指挥中心。
屏幕上,算法结构图静静悬浮。右下角有一个按钮:“全局重置”。一旦按下,所有历史数据清零,系统回归初始状态。代价是近三年积累的用户模型全部作废,商业布局倒退三年。
他的手指悬在按钮上方。
没有按下去。
改为选择“延迟执行”,设定倒计时七十二小时。
他转身,接通秦峰的频道。
“准备好‘假死’程序。”
“明白。”秦峰的声音冷静,“要让他们以为算法失控。”
“对。”杨辰说,“让全世界都这么想。”
灯光渐暗,服务器指示灯如星河闪烁。杨辰站在主控台前,右手握着父亲的钢表,左手放在系统确认键上。指挥中心只剩他一个人。空气安静得能听见散热风扇的嗡鸣。
他的嘴唇动了动。
“通知雷震,准备海外清除任务。”
话音落下,门外传来脚步声。雷震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新情报。
“刚截获的消息。”他说,“朝鲜方面已经开始组装接收设备,地点在咸镜北道。他们预计七十二小时内完成第一次数据对接。”
杨辰看着屏幕上的倒计时数字跳动。
71:59:48
他抬起手,将钢表戴回手腕。
表冠转动半圈,卡进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