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星者号”脱离了“摇篮”星系的引力井,再次沉入那片熟悉的、令人心生敬畏的宇宙深空。星舰内部,之前激战的痕迹已被仔细修复,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能量过载后的淡淡臭氧味,以及“摇篮”星球带来的、若有若无的草木清香。这两种气息交织,提醒着众人刚刚结束的那场关乎一个世界存亡的战斗。
短暂的宁静笼罩着舰桥。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却又显得有些沉默。李振刚仔细核查着每一个系统读数,确保飞船在经历了地心深处的能量冲击和高速突围后,没有任何隐藏的损伤。赵岩则带着陆战队员清点着武器和装备损耗,补充在战斗中消耗的弹药和能量电池。
唐雪坐在通讯官的位置上,闭着双眼,指尖轻轻按在控制面板边缘泛着微光的植物纹路上——那是盖亚意识在她缔结“共生之契”后留下的、几乎不可见的印记。她的精神力如同蛛网般蔓延,并非在进行超光速通讯,而是在感受着飞船本身的状态,感受着星海中流淌的、微弱却无处不在的能量流。她的感知比以前更加敏锐和广阔,这是“摇篮”的赠礼之一。
许放站在舷窗前,凝视着窗外以惊人速度向后掠过的、被拉长成线条状的星光。他的右臂自然垂落,外表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只有他自己能感受到内里的变化。那颗融入肩胛的“生命之种”如同一眼清泉,持续不断地释放着温和而坚韧的生机,滋养着因过度催动混沌能量而受损的经脉与细胞。刺痛和麻木感已经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缓慢修复过程中的微痒与温热。
他尝试着调动了一丝混沌能量,不再是之前那种狂暴不羁、需要强行约束的感觉,能量流变得更加“顺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梳理过,响应速度更快,消耗的心神也更少。虽然距离如臂使指还差得远,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能感觉到,“生命之种”不仅是在修复,更像是在帮助他“调和”这股力量,在混沌的暴烈与生命的秩序之间,搭建起一座更加稳固的桥梁。
“按照目前航速,预计七十三小时后抵达‘万法星域’预设边缘坐标。”李振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调出了星图,一个被特殊标记出的、星辰分布呈现出奇异规律性的区域在屏幕上放大。“根据‘摇篮’给予的坐标和有限信息,该星域物理规则极其混乱,不同区域可能遵循截然不同的宇宙常数。我们的常规探测手段在那里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许放转过身,目光扫过星图。“飞船的能量护盾和结构强度能否承受规则剧变带来的压力?”
“理论上,护盾系统可以自适应调整,但需要消耗巨额能量,而且如果规则变化过于突兀和极端,依然存在风险。结构强度方面,‘逐星者号’在设计时考虑过一定的异常空间环境,但‘万法星域’……显然是另一种层面的挑战。”李振刚的语气带着谨慎,“我们需要在进入之前,尽可能收集更多关于边缘区域规则扰动的数据,以便调整护盾参数和航行模式。”
“唐雪,你的感知在那里可能会成为我们的眼睛。”许放看向她。
唐雪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翠绿的光泽,点了点头:“我能感觉到那片区域的‘不协调’,能量流动的方式非常……古怪。进入之后,我会全力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尝试提前预警。”
就在他们讨论之时,飞船的常规空间探测器发出了低级别的警报。
“检测到前方零点一光年处存在小规模空间湍流,强度中等,但结构复杂,疑似受‘万法星域’远端规则扰动影响。”负责导航的船员报告道。
主屏幕上出现了探测器的模拟图像。那并非他们穿越龙门时遭遇的、狂暴的能量漩涡,而更像是一片无形的、布满褶皱和涟漪的空间结构,如同平静湖面下隐藏的暗流,看似无害,却足以让误入其中的飞船偏离航线,甚至被扭曲的空间结构撕碎。
“常规规避路线计算中……受到湍流干扰,计算量巨大,需要时间。”导航员的声音有些紧张。以他们目前的速度,很快就会进入那片区域。
“来不及做精细计算了。”许放走到控制台前,目光锐利地扫过湍流的数据模型,“手动驾驶。李工,将引擎控制权限临时接驳到主控台。唐雪,感知湍流核心和相对稳定的‘缝隙’。”
“明白!”
命令被迅速执行。许放双手放在控制界面上,深吸一口气,右臂那被调和过的混沌能量悄然流转,并非用于攻击或防御,而是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延伸出去,感受着前方那片混乱空间结构中,能量的细微差别与流向。
在他的感知中,那片湍流不再是模糊的数据,而是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色彩斑斓的“能量地形图”。狂暴的乱流区域呈现出刺眼的猩红,相对平缓的区域则是柔和的蓝色,而那些可以安全通行的、转瞬即逝的“缝隙”,则闪烁着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银白色。
“左转十七度,俯冲角负五,维持三秒!”许放沉声下令,同时双手在控制台上做出相应的微调。
“逐星者号”庞大的舰体以一个极其灵巧的姿态偏转,险之又险地切入一条刚刚形成的银白色“缝隙”。船体轻微震动,外部护盾与扭曲的空间摩擦,激起一连串绚烂的能量火花。
“右舷三十五度,加速穿过!前方有红色乱流汇聚!”唐雪紧闭双眼,急促地补充道,她的感知与许放的能量感知相互印证,构成了更完整的导航图景。
许放毫不犹豫,推动引擎功率,飞船如同游鱼般从即将闭合的缝隙中激射而出,几乎是擦着一片突然爆发的猩红乱流的边缘掠过。剧烈的空间扰动让舰桥内的灯光都闪烁了一下,所有人都感到一阵短暂的失重和超重交替的眩晕感。
就这样,在许放精准的直觉驾驶和唐雪的感知预警下,“逐星者号”在这片危险的湍流中左冲右突,时而急停,时而加速,做出各种违反常规宇航常识的机动动作。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却仿佛经历了一场高强度的空战。
当飞船猛地一震,彻底冲出了那片扭曲的空间区域,重新进入平稳的常规空间时,舰桥内响起了一片压抑着的、松气的声音。
“成功规避空间湍流。航线修正完毕。”导航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李振刚看着许放,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他清楚,刚才那种情况,依靠飞船的自动系统绝对无法安全通过,即便是最顶尖的王牌飞行员,在没有如此诡异而精准的“导航”下,也极有可能迷失甚至坠毁。许放对能量的敏锐感知,在这次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放松开了控制台,接过唐雪递来的能量饮料喝了一口,缓解着精神高度集中带来的疲惫。他看了一眼自己恢复平静的右臂,心中对“万法星域”的警惕又加深了一层。仅仅是其远端规则扰动引发的空间湍流就如此棘手,星域内部又会是何等光景?
“我们距离目标还有多远?”他问道。
“按照修正后的航线,六十八小时后抵达。”李振刚回答。
许放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主屏幕,那片标志着“万法星域”的、星辰排列奇特的区域,在深邃的黑暗中,仿佛一只沉默的、等待着探索者的巨眼。
短暂的插曲证明了前路的艰险,但也锤炼了团队的默契,验证了许放新获得的能力。他们如同砺剑的旅人,正一步步靠近那片传说中藏着答案的法则之海。
---
(第九十一章 完)